黄颖芬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232)
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腾飞,经济实力跃居欧洲之首,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笔者参加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职教系统教师在德国的培训,聆听了文化部官员、大学教授和行业专家授课讲座,参观了多所职业学校和企业实习场所,并拜访了商会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院。为期30天的全方位学习让笔者深刻感受到: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崛起的秘密武器,已渗透到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渗透到他们的骨髓和灵魂。
德国的教育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四个阶段。其中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名为教育,但德国实则禁止幼儿园授课)、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在德国四年小学之后就开始分流。教师综合学生表现给出择校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兴趣和爱好,主要是依据学习情况申报志愿。根据学习能力由弱到强,分别进入主体中学(又译职业预校)、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又译完全中学)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通过考试可转入文理中学但比例不高,大部分进入第二阶段的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毕业后,根据个人能力可报考第三阶段的应用性技术大学或高等职业学院。文理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报考第三阶段的综合大学。
在德国,除直接从文理中学升入大学,其他超过70%的人都要接受3—6年不等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后才能参加工作。德国立法规定,未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德国整个教育就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架构体系。[1]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但并不是全部。“双元制”适用于动手能力强的职业,依靠脑力的职业一般采用全日制。双元制学生在中学毕业时申请实习岗位,由录用企业联系职业学校每周在校学习一至两日,为期两年半。“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享有由联邦州制定的教育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同时受到中央政府《联邦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工资和劳动合同保护。在学校和培训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两个施教主体,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该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企业与学校结合、社会需求与培训计划的结合。
在德国,尊工重技理念深入人心,国家社会多方各司其职,保障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的运行。中央政府统一公布国家承认并设立的职业,规定岗位准入制度。联邦州负责学校教师薪酬和设备投入,对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并通过税收调动企业招收双元制学生的积极性。在双元制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是在百年工业化中发展相当成熟的行业协会的协调统筹作用。行业协会修订各专业教学大纲,每学期在协会的培训中心开展全面技能集训,并负责组织学生的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
德国资源短缺,以制造业复兴强国,离不开职业教育打造的为数众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在德国,进入职业学校,并不意味着没前途。这些学生毕业后通过自身努力,有多种渠道实现提升,上升空间不受限制。可选择继续学习,提升学历;也可以选择就业,与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差距不大,通过参加技能考试提高职称。笔者在学习中所遇到一些教师和专家,就曾经就读职业学校,而德国的不少州长、部长甚至总理,也出身技工。
关键能力,或翻译为核心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被称为跨职业能力,是由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在1974年提出来的概念。[2]在德国,能力被认为是超越专业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范畴之外,属于综合发展层次上的方法、社会与个人能力。[3]第一,专业能力,即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擅用方法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人能力,即在家庭和工作中承担个体应尽的职责,规划自己人生,发挥个体智慧天赋发掘其潜能机会的能力;第三,社会能力,即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的能力,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第四,学习并创新的能力,即能自觉主动学习新知识,开拓思路,有创造性的想法的能力。关键能力视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在职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中具体实施。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吸引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方法科学,激励学生积极尝试思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
2.2.1 入职条件和程序
成为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首先,必须获得大学硕士甚至更高的学历,另需修完至少两个专业,也就是之后有能力担任至少两门课程的教学。此外,还要接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方法学的专业训练。其次,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内容可在教育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中任选,通过后参加笔试和口试,并由大学教授和学校校长等代表组成的考试委员会最终评判成绩。然后,递交资料申请实习获批后开始一至两年的见习教师生涯,每周三天在校听课、试讲并参加学校的教学任务学习,两天“见习教师研习班”学习关于教师职业的理论知识。最后,实习结束还需参加侧重实践能力的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即使已就职,为更新知识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技能所需,教师的学习也从未间断。德国的教师每年享有两周的带薪培训的待遇,教师们自愿申请培训,培训分为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和学校内教师之间三个层面的交流学习。[4]
2.2.2 薪酬待遇和地位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联邦州政府的公务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得到宪法保护,没有解聘的危险,工作稳定。工资收入高,而且同为初入职者,教师岗位的公务员就比其他岗位的公务员工资要高不少。据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两倍多,与德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税前收入相当。
职业教育应面向社会,构筑以学生能力为本和着眼实践应用的课程模式,实现和企业需求有机融合。我国目前普遍使用学科化课程模式,理论基础扎实,却无法直接建立学习内容与职业行动的关联,职业学校可借鉴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将某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一个个“学习领域”,然后通过适合教学的一个个“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的过程。[5]
德国主要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任务或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德国学校一个班级只有15人左右,最多不能超过25人。而我国职业学校普遍超过30人,甚至50人。我国职业教育可以参考德国的教学法,但不能照搬照抄,根据课程需求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引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期效。
中国职业学校的准入沿用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大部分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就到职业院校,往往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经验不够。职业学校应切实鼓励或政策推动年轻教师自觉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同时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教育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为职业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形成常态化机制。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实际情况,掌握主要岗位的技术技能;参与企业的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提升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引入专业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并不是职业教育系统的一己之事,关系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应用创新转型。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并非职业院校单枪匹马所能成就,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多方长期努力。
在中国,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度低,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差。政府应以讲座宣传或论坛讨论等形式,有条件的可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到德国实地考察,让中国企业切身体验并进而深刻意识,德国以技术闻名源于企业参与并受益于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是为储备优秀人才长远投资,是提高技术能力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指导企业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和教师顶岗实习,设立奖学金计划等的自愿行动。为确保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机制长期规范运行,给予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及在企业建立并开展实训基地的经费支持,同时需要规范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义务和权利并制定奖善惩恶的细则。
如江苏省常州市以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发力点,逐步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形成对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打造国家创新科技园区,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年来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在全国各地级市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不在少数的职业仍以民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延续着。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职业技能差生产效率低,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六七十年代对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培养分配大包大揽的方法不可取,但可以借鉴德国,对职业情况充分调研,合理设计职业体系,逐步推广资格准入机制,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又满足企业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技术人才的需求。
“1”指学历证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X”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的关键技能,证本通融培养复合型技能技术性人才,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性矛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认为:“要克服职业教育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既不能普教化,也不能技能化,育训要结合。”
在中国,很多人把求学作为改变现实命运的重要途径,甚至关系家族荣辱和个人尊严。若不改变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价值观,那么职业院校势必成为差生的收容所。教育管理部门在财政资金上应向职业教育倾斜,减免学生学费以及在职业院校设立技能拓展基金,吸引优秀学生加入职业院校。政府牵头组织职业学校在市、省以及全国等多层次的技能大赛,扩大宣传和社会效应,让公众更多了解职业院校;媒体报道或以电影电视等形式,宣传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在思想上逐渐扭转中国人的择校和择业观。
2017 年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荣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其中绝大部分获奖选手来自职教系统的学生。如获得工业控制项目金牌的袁强,来自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2015级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努力,实现中国在该项目零的突破,而他也成为母校最年轻的副高职称教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自2015年起推出《青年大能手》节目,展现历届获奖的年轻一代技能能手的风采,吸引更多优质青年用精湛的技术,实现个人价值践行中国梦。
德国的教育以职业教育为重,缔造了强劲的工业实力。[6]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色,有法律的保障,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统筹,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脉相承,中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色,教育改革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效。德国的奇迹不可全面复制,但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法,以及完善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中国的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经济的腾飞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以素质教育为着力点,注重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中国教育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