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格
当汉字滞于笔端,你挠挠头一笑了之,可干涸的分明不只你笔尖的墨水,还有汉字的传承。
是汉字驮着我们璀璨的文明,沿着岁月的长河泅渡至今。多了这一层承载与肩负的意义,汉字便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根基;不仅仅是表意符号,更是精神象征。它之于你我,怎可能止步于一种文字而不升华为一种信仰?于是你笔下写出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文字。也许你翻阅千年前的书笺,会触摸到汉字笔画中起承转合的力量,那时你终明白,原来这千年间的卷帙浩繁,无不是汉字诞下的子嗣。我们的文明靠着它的肩膀得以站立,我们的历史吮着它的乳汁得以长存,汉字活着,中华民族才活着。提笔忘字,你以为你忘的只是字而已?错了,你正在遗忘民族的根本。
你说,我要这笔墨有何用?你说学校的课程中没有汉字课,但它的重要性岂能用分数量化比较?你说敲击键盘比纸上书写快上数倍,但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如何能表现汉字书写的千变万化、摇曳生姿?你的实用主义让你对提笔忘字的困扰不屑一顾,甚至大言不惭地为书写汉字宣判死刑。但你忘了,汉字不单单是应用的工具,它还是我们的情感寄托,響应着我们的精神需求。书写汉字,不只是谱写铁画银钩构成的乐章,更是在传递执笔者的思想与感情。正如电子邮箱里冷冰冰的邮件,如何比得上手捧家书那热泪盈眶的温暖厚重?
你问,我会这书写又如何?忘了便忘了,你想着,就是会又怎样!却不知自己正在推卸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当你打消提笔的念头,忘却汉字的形象,还自以为不过小事一桩时,可曾想过自己已丢下了本应担负的责任?你缺少的何止是书写能力,还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中华悠久的文化走在汉字的横竖撇捺之间,倘若连汉字都已经被遗忘,文化的铭记自然也成为泡影。纸笔生尘,键盘屏幕填补不了文化乡愁的缝隙。仅被记忆在字库中的汉字,难以把自己的样子刻进人们的脑海,终将连同它代表的文化一并淡出人们视野。假使所有人都对遗忘视若无睹,终有一天,传承也将无从谈起。
当你再度提笔,脑中字形清晰可辨,千百年间汉字的情感与传承汇聚于笔端,墨水流泻在纸上,字字动人。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以文采取胜的议论文。文章标题为“别让墨水干涸在笔尖”,形象生动,既紧扣作文材料,又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既分析了汉字承载与担当的意义,又从两方面分析了“提笔忘字”的危害,立意准确,论点突出。文章语言多采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情感,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表现力强,展现了作者较深厚的语言功底。(曹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