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漪 林思婷 邓思钰
黎世祺先生
他的名字,早已和镜平学校的发展深深镌刻在了一起。这所百年老校,见证过太多的沧桑,但是育人始终是它最崇高的理想,无论在什麽境遇之中,都坚定守护着人们灵魂的高地。身为教育家的他,与镜平学校携手走过漫漫长路,彼此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一起在澳门的教育界谱写了一曲不懈奋进的凯歌。
(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荣誉杂誌》简称“荣”,黎世祺先生简称“黎”。)
百餘年初心不忘二十餘载勇攀高峰
荣:很高兴今天能来拜访黎校长。镜平学校作为澳门办校历史最悠久、教学水平也处於一流的学校,相信最能作为我们了解澳门教育发展情况的一个窗口。希望黎校长今天能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建校历程和办学方针。
黎:镜平学校创办於1892年,是澳门持续办学的私立学校中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但在当时它並不叫现在这个名字。镜平学校的前身是镜湖小学与平民学校,1948年两校合並,在新校舍落成之後,学校正式改名为镜湖平民联合小学。後来,我们干脆就将学校的名称简化,於1992年改名为如今的镜平学校。当然,不管是最初的镜湖小学与平民学校,还是後来的镜湖平民联合小学,还是如今的镜平学校,我们的定位和宗旨始终不变,那就是为贫寒学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荣:给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你们从建校之初延续下来的传统吗?
黎:对。以前基本上只有最穷的学生才有
资格来读镜平学校,因为它是免费的。现在镜平学校虽然已经达到了一流的教学水平,但是我们招生的群体依旧没变,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贫困家庭的子女。如今的社会竞爭激烈,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孩子如果再没有好的教育,再没有上升的渠道,他们要扭转自己的命运就很难了。把这些小孩培养好,也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所作的最大贡献。
荣:澳门的教育体制跟内地似乎有很大的差别,内地是公办学校佔主导力量,澳门则正好相反,私立学校几乎承担起了澳门整个教育的重担。
黎:澳门的私立学校几乎佔了整个澳门学校90%以上的比例,剩下的才是政府办的学校,总共不超过十所。而且这些学校不管是教学的质量、办学的规模,还是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普遍不如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成为了社会人才培养的主力。而澳门的私立学校又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社团办的学校,另外一种是教会或者是宗教团体办的学校。这两者在澳门私立学校中基本上都是佔据一半的比例。
荣:作为一所平民学校,相对来说镜平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很有限的,那在这种限制之下你们是如何飞速成长,最终成为澳门的一流名校的呢?
黎:对於自身的发展,我们制订了非常明确的规划,我们以六年为一个单位,爭取每六年都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一个六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镜平学校的整体水平提升到澳门几十所中学的前50%,六年过去,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第二个六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优质学校的基础上再上升一步,成为一流学校。澳門针对学校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最常用的评核标準,那就是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六年过去,我们在PISA的评核中,每一项几乎都排在全澳门三四名的位置,成功跻身一流学校之列。第三个六年,我们发动了全校老师来共同制定这个规划,最後他们的想法就是让镜平学校持续保持现在一流的水平,这就成了我们第三个阶段的目标。同时,第三个六年成了我们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2012年的PISA测试我们考了全澳门第一。第四个六年规划我们同样是发动全校老师一起讨论,最後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建设名校,把一个传统爱国学校、平民学校办出高质量。现在这个六年计划已经走入了第四年,我们非常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荣:取得了这麽亮眼的成绩,相信你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黎:现在我们毕业生的保送率在澳门传统的爱国学校里几乎是最高的,这是社会对镜平学校办学成果的高度认可。
爱国爱澳,是镜平教育的核心
荣:镜平学校办校最核心的一个宗旨是什麽?
黎: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爱国爱澳。我们是一所传统的爱国学校。在抗日战爭时期,我们的一些校友就参加了这场民族救亡的运动,为战爭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建国初期,我们学校也有一些老师响应号召回去参与国家建设。所以爱国爱澳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也一直把它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来做。
荣:澳门回归祖国才刚刚二十年的时间,复杂的历史背景可能导致部分人对於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是那麽强,这时候爱国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黎:是的。特区政府成立之後非常重视爱国爱澳的教育,一直把它作为一个核心价值来要求。
荣:那你们具体推行的措施有哪些?
黎:首先就是公民教育的教材。这两年我们率先使用了特区政府提供的历史教材,如今这本教材几乎90%的学校都在使用。我们有一个切身的感受,那就是历史教育不仅有利於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国家,也有利於他们自身的人格教育,所以我们对历史教育也会越来越重视。
其次,在前两年澳门已经实现了升国旗仪式在小学中学的全覆盖,今年大学也将纳入范畴之中。这个覆盖的意义是很大的,因为它不只包括那些爱国爱澳的学校,还包括教会学校。
此外,我们近两年也加大了和内地交流的力度,一方面请内地的专家学者来到澳门交流,指导我们的教学,对老师进行培训等等;另外一个就是政府给学生提供资助,让他们亲自到内地各个学校进行参观考察,就如近期特区政府推行的那个“千人计划”一样。
荣:让他们亲自去看去体验的话,这个感受相信会更加地深刻。那你们最後取得的实际成效如何呢?
黎:效果很好。大家都通过这个活动更多地了解了国情,了解了内地发展的状况,而且我们的学生在参加这个活动过後都会进行一个分享,他们也影响了更多的同学加强了对国家的认识。
荣:这样一个往来的参观交流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让澳门与内地之间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了解。那在专业领域,两地之间是否会产生更多的合作?
黎:澳门与内地的许多学校其实已经建立了姊妹学校,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另外就是政府近几年正大力推动澳门高中生保送回内地读书,这一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以前澳门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一半留在澳门,30%选择去台湾就读,只有不到20%的人去内地读大学,近些年随着内地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澳门学子开始去内地发展。这对於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也让他们走到了一个更大更广的舞台上,这对於他们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旨在培养高素质有品质的人才
荣:镜平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什麽?更看重德育还是智育?
黎:当然是德育,镜平学校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德育为首,教知识先教做人。推动全校学生参与义工活动就是从我们学校最先开始的。我们学生现在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平均是四十个小时一年,参与得更频繁的学生还拿到了教青局颁发的奖项。通过我们前期的引导,他们现在已经开始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懂得回馈社会了。譬如,在“天鸽”“山竹”登陆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很快便组织起来打扫街道,为停水停电的高层住户送水和食品,那些受助的人都特别感动,学生们自己也有收穫。培养既爱国爱澳又有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镜平学校一直都在走的一条路。
荣:澳门作为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不用为生计发愁,再加上澳门有博彩业这一经济支撑,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安於现状,您怎麽看这一点?
黎:澳门的学生什麽都好,但就最缺一点,缺竞爭力、抗压能力。我一直对大家说,每个来镜平学校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凖备,追求舒服,追求平庸,那就不要来。现在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镜平学校既然要建设一流名校,其培养目标也就必然是高精尖的人才。现在就开始贪图享乐,那以後只会更辛苦。
荣: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為一名教育家,您怎麽理解这句话?
黎:我们现在培养人才实际上就是在为未来储备人才,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一些凖备工作。教育委员会这些年来也一直在研究,未来十年教育应该怎样配合社会的发展,如何保证培养的人才未来能顺利走入社会,所以其实教育与社会发展状况是紧紧相连的。譬如现在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产业发展蓬勃,我们也开始尝试着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虽然一切还在探索之中,但是我们也是在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在迈进。
澳门教育的得与失
荣:您认为澳门如今的教育,最大的优点和不足分别在哪儿?
黎:首先说优点。“一国两制”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它的教育多元自主,可以和不同的教育流派,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之间展开一些广泛的交流,这对於我们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开阔自身的视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澳门引入了许多国际上的评核制度,比如PISA测试和世界学生阅读能力评核。通过这个评核,可以把整个教与学放到一个更国际化的范围里,从更宏观的维度分析澳门的教育发展现状,有利於澳门的反思和成长。另外就是澳门学生对外交流更多,相比内地学生来说,可能更加具备国际视野。这都是我们的优势。
当然,澳门教育的不足也很明显:首先,缺少一个固定的标凖去衡量教育的质量和教学的成果。澳门教育一直奉行多元自主的原则,学校自己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自己评估自己的教学成果,但这就导致出现了各种不一的评判标凖,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其次,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其实有很大的影响,澳门产业单一,对我们的人才培养产生了一种大学毕业後就业的限制,造成了教育和就业之间的错位。
荣:谢谢黎校长精彩的分享,相信您的话语会让大家对澳门教育领域的发展有更深的了解,也给更多教育界人士带来新的启发!
黎:谢谢!
教书育人对於黎世祺先生来说,早已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一种理想。他深知,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不辞辛苦地在镜平学校工作几十年,不只是为青年引路,更是为澳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人才。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朴素也最崇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