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推出22项举措,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意见明确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所谓“清考”,是指课程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也没有通过,学校会在毕业前再给一次或两次考试机会。一般来说,“清考”的考试要求都不太高,目的是让绝大部分此前“挂科”的学生都通过。取消“清考”制度,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放水”现象。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网友们普遍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大学不是用来混文凭的,取消毕业“清考”正当时。
多维解读
取消“清考”只是从严治学第一步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通识课不愿上、选修课不想上、专业课人到心不到已是常态,反正一场“清考”就可以让各种求学态度的同学在形式上殊途同归。结果是大学严进宽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说,还间接导致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而现在,“清考”取消,学生们的保护墙被打破,毕业门槛随之提高,同学们除了老老实实补足之前欠下的“学业债”以外,将没有其他退路可言。由此,高校毕业生输出的质量也有望进一步改善。
当然,取消“清考”、完善考核制度值得提倡,但这不应该成为提高高校人才质量的根本方法。毕竟,“清考”制度的实施或取消,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手段。如何让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目的,如何采取更多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取消“清考”之后整个社会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例如,教育部下发取消“清考”的通知后,不少网友提议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更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一些不作为的老师进行考核。网友的呼声反映了当下高校教育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即部分高校更注重学生端的管理而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案多年不更新,上课照着PPT念,醉心于科研项目马马虎虎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培养自己……这样的教师虽是少数,却也是腐蚀教学质量的一大因素。可见,高校在做好毕业把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教师端的过滤与升级。
取消“清考”制度难在哪里
事实上, 2018年8月教育部就曾发文要求取消“清考”制度。一年之后再次强调取消“清考”,这表明教育部对此的决心,也折射出此举的难度和存在的阻力。取消“清考”制度难在哪里?首先难在要处理一些遗留问题。比如,在大一、大二、大三期间期末考、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如果没有了“清考”机会,就无法毕业。因此,该项政策的执行,应从新生开始实行,而对于原来的学生,还应保留“清考”制度。但教育部门的担忧也源于此,对老生保留“清考”制度,会不会让高校继续给学生“放水”,进而对下一届学生产生影响,导致“清考”制度无法退出。反复强调要取消“清考”制度的意义也在于此。
目前,对于取消“清考”制度,不少人推测大学很可能会降低期末考试、第一次补考难度,让绝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另外,大学会用学分制改革的机会,让补考不过的学生,重修这一门功课,以解决没有“清考”制度的问题,学生只需多花时间和付重修學费即可。后一种做法,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中是可行的。这需要大学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教学,给学生更充分的课程选择权。同时,要通过学分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取消“清考”制度,还需要社会接受不合格的大学生被淘汰的新常态。而且,要进一步改革大学学籍管理,给被淘汰、退学学生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通途。这也是因为,我国目前没有发达国家高校间的自由申请转学(转专业),这种学校与学生间持续双向选择的机制。取消“清考”制度,是我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杜绝“放水”的标志性事件。但要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