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勇 茆迎春 唐顺明
(1江苏省射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射阳 224300; 2江苏省射阳县蚕桑站,江苏射阳 224300;3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018)
射阳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栽桑养蚕。全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基本普及,年蚕种饲养量列江苏省第3位、盐城市第2位[1],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从全国蚕桑生产形势看,茧丝市场上普通茧丝供给过剩,优质茧丝供不应求[2]。射阳县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宣传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切实解决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射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瓶颈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射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供同仁参考。
21世纪以来,射阳县桑园面积稳中有升,由2000年的2 333 hm2发展到2018年的3 907 hm2,增加了1 574 hm2,增长了67.5%(图1)。其中特庸镇由1 067 hm2增加到2 741 hm2,增加了1 674 hm2,增长了156.9%;盘湾镇由440 hm2增加到972 hm2,增加了532 hm2,增长了120.9%;洋马镇略有增长,由134 hm2增加到141 hm2,仅增加了7 hm2;但是兴桥、新坍、陈洋3个乡镇的桑园面积降幅较大,由533 hm2降至44 hm2,降幅高达91.7%,目前仅占全县桑园总面积的1.1%。
21世纪以来,射阳县蚕种饲养量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县蚕种饲养量由2000年的9.95万张(盒)增加到2018年的16.65万张(盒),增加了6.70万张(盒),增长了67.3%(图2)。其中特庸镇由4.69万张(盒)增加到12.10万张(盒),增加了7.41万张(盒),增长了158.0%;盘湾镇由1.86万张(盒)增加到3.87万张(盒),增加了2.01万张(盒),增长了108.1%;洋马镇增幅不大,由0.43万张(盒)增加至0.47万张(盒),增长了9.3%;兴桥、新坍、陈洋3个乡镇的蚕种饲养量由2.08万张(盒)降至0.14万张(盒),降幅高达93.3%,目前仅占全县蚕种饲养总量的0.8%。
图2 2000—2018年射阳县的蚕种饲养量
21世纪以来,射阳县全县鲜茧总产量由2000年的3 385.0 t增加到2018年的7 117.9 t,增加了3 732.9 t,增长了110.3%(图3)。其中特庸镇由1 538.5 t增加到5 174.9 t,增加了3 636.4 t,增长了236.4%;盘湾镇由678.9 t增加到1 654.8 t,增加了975.9 t,增长了143.7%;洋马镇由179.9 t增加至194.6 t,增长了8.2%;兴桥、新坍、陈洋3个乡镇由714.6 t降至59.2 t,降幅达91.7%,目前仅占全县鲜茧总产量的0.8%。
图3 2000—2018年射阳县的鲜茧产量
21世纪以来,射阳县鲜茧收购均价由2000年的21.0元/kg上涨到2018年的45.4元/kg,每公斤增加了24.4元,增长了116.2%(图4)。各个乡镇的蚕茧收购价格和增幅与全县基本同步。
图4 2000—2018年射阳县的鲜茧收购均价
射阳县蚕茧总产值由2000年的7 08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2 346万元,增加了25 264万元,增长了356.7%(图5)。其中特庸镇由3 257万元增加到23 504万元,增加了20 247万元,增长了621.6%;盘湾镇由1 375万元增加到7 487万元,增加了6 112万元,增长了444.5%;洋马镇由371万元增加到914万元,增加了543万元,增长了146.4%;兴桥、新坍、陈洋3个乡镇由1 516万元降至285万元,降幅为81.2%,目前仅占全县蚕茧总产值的0.9%。
图5 2000—2018年射阳县的蚕茧总产值
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目前仅局限于特庸镇和盘湾镇的南部地区以及洋马镇的西部地区,这些区域由于受土地、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发展潜力不大。目前栽桑养蚕仍以一家一户为主,缺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后劲不足。
近几年来,射阳县在生产设施上虽有了一定的改善,建设了标准化的蚕房,置办了电气化设备和省力化设施,但主要集中在特庸镇蚕桑核心区——王村、红旗、长胜、码头4个村,其他地区的养蚕设施相对简陋,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蚕桑产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虽有一些省力化机械设备,但普及程度不够,大部分生产还是靠人工劳动,机械化水平远低于现代农业的其他产业。蚕桑的生产投入基本是农户自筹,缺少政策支持。
射阳县蚕桑站现有业务人员7人,27年未招录蚕桑专业技术人员;重点乡镇过去都有专业的服务队伍,现在只有1~2个专职科技服务人员;村级蚕桑员大部分是由村干部兼任的,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技术水平有限。镇、村两级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技术服务、政策宣传、信息引导均难以到位。招录对口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导致蚕桑科技服务人员断档,青黄不接。农村现行养蚕从业人员年龄总体偏大,在接受新技术、增加新投入方面意愿不强,导致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不快。
一是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蚕农一味地追求抗血液型脓病蚕品种,不问品种来路和品种质量,给蚕桑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也给非法经营者可乘之机,乱订、私购蚕种的问题严重,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订种秩序混乱,品种繁杂,严重影响了蚕茧的品质。据江苏省射阳县蚕桑站调查统计,2018年全县非法经营的蚕种比率高达46.2%。二是市场监管难度较大,蚕农不予配合,调查取证难。执法部门人手少,业务不熟练,致使市场监管有缺位的现象。
射阳县蚕桑产业大部分以一家一户独立生产为主,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关键措施有时难以落实到位。而且射阳县蚕桑产业化程度低,链条短,导致蚕桑产业的发展动力不强。
射阳县蚕桑产业比较单一,走的是桑叶养蚕、蚕茧缫丝、生丝织绸的传统道路,对桑叶、桑枝、桑椹、蚕沙、蚕蛹、蚕蛾等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目前只有少量副产物被利用,没有规模加工企业。
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决定着产业的兴衰,在提高桑叶产量的同时,也要提高桑叶质量,更要保证用叶安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科学制定规划。继续坚持“依桑拓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集中精力打造以特庸、盘湾2个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洋马、兴桥、长荡3个镇的蚕桑片区,进一步培强现有的16个蚕桑专业村,在有基础的地区再培植一批蚕桑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扩大镇、村、户的生产规模。二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发展蚕桑产业,鼓励养蚕大户、社会能人、企业领办创办蚕桑家庭农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利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三要积极推广新型栽培模式。以后再发展桑园要采用宽窄行栽植模式,宽行2.0 m,窄行1.3 m,如此既便于桑叶收获,又有利于桑园套种和机械化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是蚕桑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蚕茧产量、蚕农增收和产业稳定。为加快射阳县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生产性投入,改进生产装备。一要加大饲育设施的改进。改过去的简易蚕房、大棚为标准化蚕房,改纸板方格蔟为木片方格蔟,而且大小蚕房要相配套,建设面积与饲养量要相匹配。同时,要配套现行比较成熟的电气化设施,实现温度、湿度、气流、光线等环境因子的可控。二要加大省力化机械设备的投入。推广大蚕轨道给桑、自动上蔟、无人机治虫以及桑园机械化管理等,逐步实现蚕桑生产全程省力化,减轻蚕桑产业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三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议各级政府要像扶持其他农业产业一样扶持蚕桑产业,对蚕种、生产设施和机械等实行补贴,提高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加快蚕桑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蚕桑科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建议行业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在基础较好的大学恢复设立蚕桑本科专业,加快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满足蚕桑产业的发展需求。二是加快人才招引。要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招聘门槛,鼓励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蚕桑技术服务工作。三是定向委培。针对目前专业人员难求的实际,建议行业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进行会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定向培养,开设蚕桑专业培训班,毕业后到基层工作。四是做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合射阳县的实际,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和筛选,形成独具射阳特色的技术体系,并迅速加以普及推广,提高覆盖面和普及率。五是做好技术服务。针对服务力量薄弱的实际状况,要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建立服务平台,及时交流指导面上生产,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同时要针对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分村和集中开展培训。
随着蚕种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市场的活跃度将越来越大,要研究构建射阳县蚕种业发展新体系。一是要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工作实施办法(2017年修订)>的通知》(苏农规〔2017〕9号)相关要求,制定蚕种经营备案登记办法和管理细则。二是要加大对蚕种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督。农业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蚕种市场管理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杜绝假冒伪劣蚕种流入市场坑害蚕农。三是要加强质量监管。要建立蚕种质量溯源体系,所有蚕种都要提供省级以上认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同时还要提供生产、冷藏浸酸、催青、运输等环节的信息,以及分发到农户的相关台账资料。四是要培育优质抗病家蚕品种。研究识别家蚕染色体上基因的功能[3],培育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促进家蚕品种的优化和更新换代。五是要稳定和提高射阳县内蚕种的生产能力。目前蚕种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生产很不稳定,建议重新选址,搬迁到安全区域,并要加快建设进度,早日建成投产,保证蚕种的正常有序供给。六是要建立蚕种风险储备制度。建议射阳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蚕种风险储备,增加调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蚕农有蚕可养。
射阳县虽是蚕桑大县,但蚕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阻碍了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蚕桑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要建立蚕业合作组织。针对射阳县蚕桑产业化程度低的实际,建议加大力度鼓励企业、村级组织、蚕桑经济人创办蚕业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消毒、统一治虫、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饲养时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蚕茧收购,提高蚕茧质量,叫响射阳蚕茧品牌。二是要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学习东台市的成功经验[4],鼓励有能力和实力的人员或企业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蚕需物资配供、桑园治虫、机械消毒等全程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做不好做不了的事。积极探索小蚕集中共育,改卖种为卖蚕,降低生产风险。三是要建立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销机制。学习富安经验[5],引导现有的2家丝绸加工企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区域茧丝绸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射阳县蚕桑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更多的蚕桑价值没有被挖掘。桑叶可以加工成茶、菜、食品、饲料等;桑枝可以制作中药材、生产板材等;桑椹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直接食用,发展采摘园,也可以制作桑椹饮料、桑椹酒;蚕沙可以提取叶绿素、果胶等有机物,还可加工成蚕沙枕;蚕蛹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已成为饭桌上的一道美食,还可以制作保健食品;蚕蛾可以直接食用,制作雄蛾酒,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6]。所有这些,在射阳县基本是空白,因此发展蚕桑副产物加工业潜力较大,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招引实力雄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来射阳县投资兴业,加快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另外,要加快发展蚕桑生态旅游,借鉴外地的成功典型和先进经验,抓紧建设特庸镇蚕桑特色小镇——桑乐小镇,力争早日对外开放。
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加快构建射阳县蚕桑产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射阳县蚕桑产业,提高蚕桑产业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蚕桑生产的整体水平,推进射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