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课堂温度以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2019-12-30 09:43彭志菲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哥伦布航路历史

彭志菲

所谓“历史解释”,指的是以史料实证为前提,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解释素养”是一个贯穿历史学习过程的重要素养。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简单依赖教科书,简单地陈述历史事实,罗列历史结论,让学生在没有温度的课堂中进行学习,很可能将历史知识碎片化、标签化或者绝对化。这样,必然难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如何让学生在有温度的课堂里,以教科书为起点,有理有据地解释历史,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岳麓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路径加以探讨。

一、回归“人”的视角,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理解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材分别从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概括了这一重大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但高中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加之这段时期的历史,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与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陌生而遥远,无法真正理解这段历史。如何拉近学生与这段历史的距离,让学生穿越时空,近距离与这群人物进行对话,深度理解这段历史,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基础。为此,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新梳理教材叙事逻辑。巧设教学立意:从“人”的角度来探究“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

历史课堂中如果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容易导致学生与课堂的剥离,从而失去课堂中的“人”,从而无缘遇上和理解历史中的“人”,这种课堂往往会少了思想,少了共鸣。 参与远洋航行的究竟是一群什么人?是何种动机驱使他们去进行一场如此艰辛的远洋活动?假如我回归到这段历史,我会义无反顾地参加这次远洋航行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困惑而又很想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笔者精心挑选史料,并设计表格,作为学习支架,近距离和这群远洋航海者进行对话。如:

材料一:哥伦布认定地球是圆的,且海洋的面积远小于陆地的面积,因此往西航行能更快抵达印度。他借此先后游说英国、法国、葡萄牙国王支持自己的西航计划,结果未得到支持。由于他的西航计划流散到社会上,引发人们对哥伦布的嘲讽,连无知的儿童也被教唆取笑他。

材料二:1492年,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决定支持哥伦布,与其签订《圣塔菲协定》,主要内容如下:授予“唐”的贵族头衔,任命为发现和取得一切岛屿和大陆的海洋元帅,后代可以世袭;任命其为那些地区的副王和总督;获得领地内各种财富的1/10,并一概免税;在新领地内有商务裁判权,并有权对开往新领地去的一切船只投资、控股、分红1/8……哥伦布几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通过对以上两段材料的解读,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比较容易了解到,在这次远洋航海中,航海家们主要付出的是知识和勇气,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艰辛而冒险的远洋航行,获得财富、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这段教学环节中,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遥远而冰冷的历史,学生近距离看到的是一群鲜活的水手和航海家,在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追求(含精神利益和价值观念),二者不可或缺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去挑战并最终完成这一航海史上的壮举。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形成历史理解:一个成功的历史事件,其驱动力往往既包含崇高的理想,又包含现实的利益。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仅有崇高理想,往往难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仅依靠现实利益,尤其是现实物质利益的驱动,则难以产生凝聚力,并容易迷失历史的方向;最理想的类型应该是有着坚定理念的精英创造条件满足大众的利益要求,从而凝聚大众的力量,推动历史的车轮。

二、跳出必然思维的窠臼,从历史发展的一系列偶然性中多视角解释历史

在讲述“新航路开辟”一课的经过一目时,笔者精心设计问题:新航路的成功开辟是否是一种必然?很多学生认为:在當时的欧洲,一切远洋航行的条件皆已具备,远洋航行的成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笔者展示材料:

据记载,哥伦布是个有经验的水手,他了解很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有很好的计算能力,但恰恰在计算地球体积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把地球的直径少算了三分之一,所以认定向西航行要比向东航行更容易到达东方,路途也更短。他把自己的计算公式拿给西班牙国王看,西班牙国王很高兴,决定支持哥伦布,让他向西航行,打通到东方去的新航线。

通过这则史料,让学生分析:如果没有哥伦布做出那个错误的计算,美洲可能没那么快被发现。可见,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并不一定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发展并不只是单线性的必然发展,因为“人”的参与,历史发展存在偶然性,也存在着多种发展可能。学生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和先进历史人物的对话,感受先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让历史照亮现实,点燃价值之灯

“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事件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给当下的我们与未来的世界以怎样的启示?这节课如何有效地涵养历史思维?围绕这些问题与目标,本课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一目里,进行了精心设计:

笔者通过PPT展示以下图片:

并告诉学生:这是今天坐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 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近处的人像是1952 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从这一幅图片里,学生感知到的是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深深的矛盾。笔者进一步设问:如何在自己获取利益的同时,有效避免给别人带来灾难?历史的镜头慢慢拉回现实,笔者提示:这也是今天全世界人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的一个问题,为此,中国政府于2018年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请学生讨论:中国政府此举能否避免“欧洲模式”的重演?请从“现实利益”与“价值观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学生很有信心,认为中国政府此举完全可以避免“欧洲模式”的重演,理由是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谦谦中国,不会以利益为先,加之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得中国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自豪与担当,溢于言表,但也有的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的看法:认为当今世界,国家利益至上,单靠中国政府的力量,未免有点单薄,中国政府要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加强与志同道合者的亲密合作,共同肩负起这一时代重任。讨论至此处,学生情绪激昂,一种从心底喷薄而出的对国家、民族、世界的担当与责任感,让人眼前一亮。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必须让课堂有温度,回归“人”本身,巧设教学立意,精选史料,深刻理解历史知识内涵。在对历史理性分析与客观评判的基础上,强化导向,涵养观念。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哥伦布航路历史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新历史
基于交叉航路影响的航路容量模型研究
和哥伦布一起去航海
应召反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的规划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基于Event改进模型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评估
哥伦布与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