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成就“教育自信”

2019-12-30 01:50朱继文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幼教文化自信

朱继文

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寻根问源,实现教育自信。

中国历来尊师重教,教育精神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方法策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涵价值,教育装载着民族之魂,文化之根。1927年3月,陈鹤琴在《幼稚教育》第一卷发表了《我们的主张》一文,鲜明地提出“幼稚园教育要适应国情”,是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对“自信的教育”的呐喊;九一八事变后,张雪门更加强调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改造民族幼稚教育,唤起民族自信;在新时代背景下,站在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口浪尖,每一位幼教人都应承担起教人、育人、树人、立人的使命,在传承中不断实践与创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自信。

我时常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幼儿园实现教育自信。从习主席的讲话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见,“美好”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力量。

在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激情的教师队伍,就拥有了实现教育美好的钥匙。文化浸润在一砖一瓦、一处一景、一字一画、一饭一汤中,又印刻在孩子和老师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中。让文化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应从行为入手,从细节入手,从外看内,从行为见心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源于实践的自我认識转化为行为上的自我管理,责任感才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教师在面对孩子时才能以儿童为本;将真善美化为可感、可知、可做的行动,并传递到每个人的身上,落地于朝夕之间,文化的光便可以在每时每刻、每一个细节处闪光。

幼儿园是个同心圆,教师是半径,它决定着圆的大小和面积,半径越长,教育的世界就越广阔。幼儿园文化如水,可浸润心灵,老师们从中悟出礼、敬、诚、善的意义,激发无限的教育智慧;幼儿园文化似线,串起众人,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承载立德树人的使命。通过文化建设,让每个人都能够发现美好、享受美好、创造美好,在美好中凝聚力量。唯有如此,幼教人方可自带光芒,教育必将充满自信。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幼教文化自信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