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哲学的特征及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2019-12-30 01:38贺旭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影响

贺旭

【摘 要】 文章阐释了墨家哲学的内在逻辑及主要特征。即墨家从功利主义出发,提出尚俭节用、兼爱非攻、尚同尚贤等一系列主张,并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这是墨家学说对哲学的贡献。论述了墨家哲学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尚贤”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节俭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 墨家哲学;兼爱非攻;构建和谐社会;影响

墨家学说,乃平民之观点,以墨子为首的墨家不但一生在践行尚俭节用、兼爱非攻、求天下大利等一系列主张,而且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这是墨家学说对哲学的贡献。

一、墨家哲学的内在逻辑及主要特征

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墨家学说为功利主义,是墨家学说一系列观点主张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意思。墨者们明确指出了人类一切行为的规则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这无疑隐隐透露出了墨家的思想核心的潜背景。相比儒家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墨家更注重“利”和“功”。墨子认为“义,利也”,提出了利是义的本质,并指出 “利,所得喜也。” “害,所得而恶也。”。

但墨家追求的功利并非个人利益,而是人民之大利,这与杰里米.边沁的“功利哲学”有类似之处,边沁认为道德及法律的目的在于求 “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墨家亦然。在墨家看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乃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凡事物能使国家百姓人民受利,才有价值,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之“富”与“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的,否则都是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应当废弃。所以,墨家提出了尚俭节用。

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墨者反对儒家主张的厚葬久丧之制认为其对于“求富”、“求众”均有甚大妨碍,应该禁止,主张节葬短丧。同样的,类似音乐、美术,都是情感的产物,无用且无意义,需要压抑,通过“去六辟”,来使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理智的指导下行事。

一切奢华文饰,虽然都不能带来国家人民之利,但还算不上人民之大害。墨者从所处的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出发,认为国家人民之大害,在于国家人民之间没有止息的互相争斗,而互相争斗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由此提出了兼爱之道。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家要求大家都要在平等无阶级差别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只要彼此友爱,就不会出现恃强凌弱、欺骗狡诈等行为。墨子从功利方面讲到,实行兼爱之道,不只是对他人有利,而且对自己有利,论证了兼爱的必要性。同时,墨子认为当下社会最大弊病就是战争,因此,引申出非攻,呼吁大家不要动辄发动不义之战,战争只会劳民伤财,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雖然墨子认为兼爱之道是唯一的救世方法,但是墨子又认为人不是本能相爱的,他认为人性就像洁白的布料,其善恶全在于怎么“染”,普通人民很难去认识到兼爱之利,“交别”之害,需要通过种种制裁,来教化强制人 “交相爱”。由此,墨子提出了宗教的制裁和政治的制裁,即尚同。墨子认为要使世界和平,人民康乐,不但需要有一个上帝在天上,也需要有一个上帝在人间,人间的上帝即君主。墨子虽然主张天是有意志的,但同时也提倡“非命”,坚决反对命定论。他认为人民的贫富、国家的治乱,根据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经验,都决定于力而不决定于命。

墨子又提出“尚贤”作为实行他的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墨子认为,要想使国家获得治理,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他主张举贤不避嫌,广纳贤才,这就可以造成“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局面。

综上所述,墨家从功利主义出发,提出尚俭节用、兼爱非攻、尚同尚贤等一系列主张,反映了墨家学说的先进性,其很多思想不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在当下新时代环境下,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弘扬的地方。

二、墨家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战国时期,儒、墨同为“显学”,墨子的地位和影响几乎危及孔子哲学的传播。墨子哲学影响了儒家、法家和由先秦道家发展而来的黄老学、蜕变而来的道教。其“尚贤”、“尚同”的政治哲学被孟、荀、商、韩所吸收,并通过他们间接地影响后世;其唯物主义认识论被荀子、韩非等继承、改造、发扬;其“天志”、“明鬼”的宗教观被汉代董仲舒提炼为“天人感应”论;其“兼爱”的社会理想被《礼记礼运》重塑为儒家的大同思想;其政治主张和社会观成为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被改造为东汉道教的理论和教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我国,西学大量传入,墨子哲学沉寂二千余年后获得新生。维新派哲学家谭嗣同、梁启超,资产阶级哲学家胡适,无产阶级革命家陈独秀、蔡和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鲁迅,都从墨子哲学中汲取营养。他们或以墨子哲学解释、认识西学;或经过墨子哲学的洗礼,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或带着墨子哲学的痕迹,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

无论在墨学消失前,还是在墨学消失后,墨子哲学自始至终影响着中国哲学的进程。因为衰亡的是墨家学派,墨子本人的思想从未泯灭,且早已汇入中国哲学的长河中。

三、墨家哲学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1、“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兼爱”思想是墨家学说思想的核心理念,它蕴含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兼相爱”,就是要人人都要待人如己、爱人如己、相亲相爱,并以理想化的思想境界,达到墨子所希望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当代,发扬墨家“兼爱”思想,有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高等生物,人与人之间和群体关系与动物之间的族群关系不同,人们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构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手段,又是社会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所以,要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论,“兼爱”思想恰恰如实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金钱与名利的关系,在促进经济社会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墨家“兼爱”思想,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

2、“尚贤”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

在选用贤良之士方面,墨子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墨子 “尚贤”思想的核心体现,它贯穿着墨子的整个任能用贤的政治思想。在人才选拔上,要做到“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的深刻问题,人才选用得当,则对国家繁荣昌盛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甚至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墨子提出的“尚贤”思想不是一种空洞的理念,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可操作性的选贤制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墨子的“尚贤”与“尚同”思想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选用贤能担任国家重要岗位,有效的发挥其才能,为远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铺路。

3、节俭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

墨子提出节用节俭,既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也是对当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一种反省。墨子一再告诫统治者要深刻认识“俭用则昌、淫佚则亡”的重要性,但是近些年来,这一优良传统却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少数领导干部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与奢靡,他们动用公款搞排场,对国家资产蒙受损失毫不痛心;他们在衣食住行上要求“上档次”,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中国政府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墨子“节用”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把当前的环境问题都统统的交给子孙后代去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墨家学说思想,一定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中创新,特别是关于“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等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智慧,要与时俱进,进行创造性诠释,赋予其时代价值,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岱年.中國哲学大纲[M].商务印书馆.

[3] 孙波.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03.

[4] 高海深,魏重斌,墨子兼爱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6.06.

【作者简介】

贺 旭(1990.5—),男,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哲学.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