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兰 滕丽君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7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43)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4)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在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方面的差异;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比率、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差异。 结果 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4%)显著低于对照组(30.2%)(P<0.05);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救干预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并發症发生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
[关键词] 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31-0152-04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first aid of cardiac and respiratory arrest in emergency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patients' complications
ZHANG Yulan TENG Lijun
Emergency Department, Jinhua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3210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first aid of cardiac and respiratory arrest in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7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enroll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n=43) appli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n=44) treated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ime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ecovery time and spontaneous breathing recovery tim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ventilator use duration, the length of ICU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length of total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ecovery time and spontaneous breathing recov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1.4%,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0.2%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uration of ventilator use, ICU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use of targeted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intervention for emergency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ICU hospitalization and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Key words] Emergency; Heartbeat respiratory arrest; Complications; Targeted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严重表现就是心跳呼吸骤停,当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提示患者的生命健康已经受到威胁[1]。因此,给予患者采取有效、及时的相关抢救措施,能够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2]。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临床急救时,除了急诊医生需要给予有效、及时的急救措施之外,护士也需要在急救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及治疗,使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3]。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的需求及要求也随之不断升高,常规护理干预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性护理是临床中的护理方式之一,其目的主要是分析患者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存在的对病情转归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年龄18~65岁,平均(42.1±3.6)岁,其中男24例,女19例,收治原因:严重多发伤5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急性心衰8例,溺水窒息2例,其他8例。研究组4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0±3.4)岁,其中男25例,女19例,收治原因:严重多发伤6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急性心衰9例,溺水窒息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核准。
纳入标准:(1)均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成人患者;(2)年龄范围:18~65岁;(3)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4)临床资料完整者、存活者[4]。
排除标准:(1)急救中途发生死亡者;(2)不满18岁者;(3)不愿配合研究者;(4)合并精神异常者;(5)妊娠者;(6)癫痫者[5]。
1.2方法
两组均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急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实时运动反应进行评估,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DRABC程序实施评估,D代表危险、R代表患者意识、A代表呼吸道情况、B代表呼吸状态、C代表脉搏。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在1 min之内完成相关评估。第二,急救处理。(1)心肺复苏。完成评估后第一时间实施相关抢救措施,相关医护人员及时进行综合性心肺复苏干预措施。将患者的衣领及裤带解开,将患者胸部充分暴露并调整为平卧位,急救医护人员将一个手的根部放在胸骨与胸前中的交界位置,另一手在上方叠放,紧扣双手按压胸部[6]。同时将患者的身体微微前倾,保持肘部与肩部在相同平行轴线中,与患者保持90°角,利用急救医护人员的上身重力按压患者的胸部。按压幅度:胸骨下陷至少5~6 cm,放松时间与按压时间保持一致;按压频率:>(100~120)次/min,在按压过程中,急救医护人员的手掌切忌不能离开患者胸部[7]。(2)呼吸道干预。心跳呼吸骤停之后,患者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环境下,软腭十分容易阻塞气道。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另一医护人员手按患者的前额,仰头;另一手放在下颏骨处,抬颏,使地面与耳垂线、颌尖线维持90°角,使舌根发生上移。与此同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中的异物及分泌物,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采用喉镜辅助插管维持通气[8]。(3)建立静脉通路。在进行相关心肺复苏干预的同时,建立静脉通路,选择颈部或肘窝静脉血管。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干预。静脉成功建立后,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心电图变化,做好相关除颤等工作。相关医护人员做好患者24 h之内的出入量记录,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保持平衡。
1.2.2 研究组 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强化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完成相关急救措施后,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尽可能做到及时发现患者的相关体征、症状及病情改变。当发现患者出现相关变化,给予护理干预的同时及时通知当值医生实施相关干预措施。第二,强化应急护理。当发现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后,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紧急性应急处理措施。第三,强化心理干预。由于患者疾病的严重性及突发性,使患者家属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面对患者严重、不稳定的病情,家属极易产生悲观及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及沟通,使家属心情平复的同时,为其讲解病情状况,获得患者家属支持及理解,提高对相关干预措施的配合依从性。第四,呼吸道护理干预。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呼吸道护理,在患者的呼吸过程中听到明显异常响声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查。确认气管中存在相关异物及分泌物时,立即吸痰,防止痰液倒吸而引发肺部感染。全部护理操作过程均要遵循无菌原则,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在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方面的差异。心肺复苏成功的评估参考依据:通过心肺复苏干预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自主呼吸,且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以上者[9]。(2)观察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差异。(3)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比较
研究组在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比较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2%,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4%,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心脏呼吸骤停作为临床急诊科最为危重的一种疾病及现象,在发病后的数分钟内便能使患者的相关器官发生衰竭、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死亡风险十分高[10]。发生心脏呼吸骤停后,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重点及关键是挽救濒死的心脑细胞,最大程度地避免相关心脑细胞因为缺氧及缺血而发生坏死。随着临床急诊医疗急救技术及设备的日趋升级,对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逐渐升高,但是除了急救治疗之外,相关的护理措施也是急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1]。因此,要求护理模式及方式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能够配合不断升高的急救技术及设备,在保障急救顺利完成的同时,促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功能尽快康復。
研究指出,急诊医师在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配合实施很多干预措施[12]。但是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临床中常规护理并不能满足急救工作的实际需求,一旦医护人员发生护理差错,十分容易影响患者的整体急救效果。所以,在急救过程中相关护理干预工作一定要符合严谨、规范及科学的基本原则,确保急救工作迅速、高效及安全地进行[13]。相关研究指出,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14]。但是实际临床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在急救方面缺乏充足的经验,很难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的配合,大部分均是遵医嘱的被动状态,影响急救护理效果。
近年来,诸多现代化科学的护理干预开始在临床中出现并逐渐投入应用[15]。针对性护理是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而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物,具有十分现实的积极意义[16],其主要内容是分析患者在接受干预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或缓解相关因素而对干预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预后[17]。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在心肺复苏成功所需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针对性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存现较多的危险影响因素,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除颤等,还需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预防颅内高压发生[18]。而针对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及比率[19]。同时在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过程中,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针对护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改,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整个针对性护理的过程使急救流程的流畅程度显著增加,从而确保在抢救患者的整个过程中能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救治效果[20-29]。
综上所述,在给予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急救干预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
[参考文献]
[1] 丰建胜,楼炳恒,陈毓. 院前急救中连续胸外按压与间断胸外按压临床效果与生存预后的比较[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8,11(4):473-480.
[2] 朱梦莉,王智超,朱维芳,等.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跳骤停患者实施EICU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与感染预防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504-507.
[3] Webster R,Thompson AR,Norman P,et al. The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n anxiety reduction intervention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non-cardiac chest pain[J].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2017,22(1):1-11.
[4] 汪翼,李阳安,李健,等. 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1):26-28.
[5] 杨芳,柳娟娟,罗辉宇. 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构建对急诊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12(3):292-296.
[6] Schwab K,Leung H,Smith A,et al. 303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Guideline-Based Anticoagula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7,70(4):S119-S120.
[7] 戢星辉,毕晓丽. 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流程及时效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1(7):769-770.
[8] 朱爱华,郑利先,赵祝明,等. 医联体模式对基层医院急诊科患者影响的调查分析[J]. 重庆医学,2019,48(2):136-138.
[9] Westhuizen CVD,Malan M,Naledi T,et al. Tobacco Use in South African Emergency Centre Patients: Opportunities for Interven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2018,9(8):1-8.
[10] 王婕,吴国兰,杨荣华,等.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 29(3):265-267.
[11] SUN Xueyu,ZHANG Yuying,HAN Zenglei. Effects of bivalirudin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19(4):29-35.
[12] 何婉玲,袁惠萍,罗鹏. 针对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4):4180-4182.
[13] 兰丁,肖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37(3):1045-1051.
[14] Guo SB,Chen Y X,Yu XZ.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Interventions in Shock Patients in Chinese Emergency Department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7,130(10):1146-1154.
[15] 陈擘璨.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379-384.
[16] 徐梅玲,孙文会,梁宁,等. 心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7, 20(S2):65-66.
[17] 陈朝红,陈小华,李雪苹. 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B12):302-303.
[18] 赵文风,沈洁,杨娟,等.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8,47(17):116-117,120.
[19] 杨学芳,黄琪,李晨,等. 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6):710.
[20] 马艳丽,陈沁璐,邵杰.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的预防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J]. 广东医学,2017,38(18):2893-2894.
[21] 陈慧.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4):123-124.
[22] 杨月,张文. 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5):716-718.
[23] 余金花,郭莉媛. 针对性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119-121.
[24] 张学敏,张呈叶,成城. 观察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J]. 当代医学,2017,23(25):153-155.
[25] 李小莉,张苏华,陈桂花.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8):143-145.
[26] 程錦怡.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8):92-95.
[27] 黄凤佳,张秀丽,曾秀芳,等. 对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7, 7(19):155-157.
[28] 方晓莉,胡艳琴,汪丽霞. 针对性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阴式手术围术期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2017,23(28):160-161.
[29] 赵燕,王金菊,龙书寒.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8, 18(11):1711-1713.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