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远
海南苗族居住在海南岛,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海南苗族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服饰记录下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与民间特色,其服饰色彩艳丽,图案纹样丰富。因此,服饰成为了区别其他地域苗族的最直观的元素,它是海南苗族的标志和符号,也是海南苗族文化的代表。
● 题材特征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来源广泛,有历史的记忆、有神话和传说,也有身边事物的描绘、图腾的崇拜等,归纳其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历史的记忆,二是对自然的写意。
(1)历史题材
苗族的祖先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蚩尤”先前与黄帝进行战争并取得胜利。苗族的祖先认为获胜的方式是他们可以熟练地以星图来识别方向,因此在苗族服饰中“星宿花”是常见的纹样之一,他们认为有了星图才有舒适恬静的稳定生活。历史上苗人不断地从两河流域迁徙,饱受了各种苦难,磨炼了苗族的意志。后人为了铭记这艰辛的历史,将这些“历史事件”以图案纹样的形式传承并记录,后经不断地加工与简化,形成了苗族服饰图案纹样中常常采用的水波纹、山川纹及田地纹。其目的除了装饰,更重要的是通过纹样谨记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苗族古老的开天辟地歌中就有这样的记录:自然界中的现象和动植物都曾帮助苗族祖先击退敌人,进而过上安逸和谐的日子。因此,苗族服饰中的纹样和历史记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中动植物纹样往往相互呼应,两者经常同时出现,更进一步讲述和描绘了苗人的生活风貌,还原了先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苗族服饰纹样选用的历史事件,被苗人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于现在,这些纹样蕴含着深远的意义,使苗族人不忘历史,以历史为动力,不断努力并创造美好的生活。
(2)自然题材
服饰纹样中,除了记录、描绘历史故事,海南苗族还将动物纹样运用在服饰图案中。这些动物纹样多提炼于大自然,如鱼、鸟、牛等,也不乏根据想象,进一步使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创造出来的纹样,如龙、凤等。海南苗族服饰纹样选材广泛、图案精美,展示出苗人生活环境的壮丽。如金鱼纹样,象征着幸福美满、家庭和睦;犬纹样,寓意着苗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苗族人除了用写实的方式描绘大自然,提炼出图案纹样,还将一些纹样打散、重新组合排列,在苗族服饰中,往往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组合排列出现的纹样。这些纹样元素在海南苗族服饰中通过艺术的展现方式,或象征、或提炼、或变形,表达出他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苗族信奉“万物有灵”,他们认为自然界的所有生灵和人一样,都有思想和情感,并把这些生灵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如鸟的羽毛可转化为植物图案,蝴蝶翅膀可变为其他昆虫,龙可与牛、鸟、花等相互结合,这些都为传统苗族服饰纹样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 构成特征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各式各样,不同的题材和内容、不同的服装种类、不同的使用场合,导致图案也会产生不同的构成形式,从纹样本身构图形式出发,可将服饰图案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单独纹样的构图、复合纹样的构图以及多种纹样组合的构图。这些纹样常出现在苗族服饰的衣领、衣襟、袖口、腰围及女子短裙的下摆处。每一种构图形式都与苗族服饰各个部位相呼应并且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1)独立纹样的构成
独立纹样的构图,其图案往往单一独立地存在,构图形式常见均衡式和对称式两种。单出现的图案往往能够较好地展示出图案本身的形式,使人较明朗地通过图案意会或联想到图案本身想要传达的含义及蕴含的寓意。因此,独立纹样的图案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其纹样本身蕴含的寓意深远,这些图案纹样常出现在上衣的腰围、背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例如,苗族人在婚嫁时,新郎和新娘佩戴的腰围,都会绣出红色的“囍”字,其在腰围上所占的面积比重很大,主要是为了突出主题的作用,预示着新郎新娘家庭美满、万寿万福。石榴因其多籽的自然属性,被誉人们誉为长寿、家族兴旺的象征。石榴被苗族人视为生育的象征,苗族人非常喜爱使用石榴纹样,每当女子婚嫁时,新娘所穿的服饰、佩戴的饰品及村中长辈的身上常出现石榴纹,表达出苗族人对健康、长寿、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2)复合纹样的构成
复合纹样较独立纹样在构图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出图案紋样的韵律与层次感。它是从独立纹样演变而成的,由同一个独立纹样连续或循环排列拼凑而形成的,其装饰效果非常强烈。在复合纹样中,出现并使用较多的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以及在图案中起辅助、装饰作用的直线纹、折线纹、水波纹等。苗族服装的袖口、衣襟、短裙下摆常会出现有复合纹样图案。
(3)组合纹样的构成
组合纹样构成是按照图案题材、内容的选取,将多个纹样打散、重新排列、通过艺术重构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图案。它不是简单的组合,添加排列的纹样要与主题的寓意相关。
苗族服饰图案纹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是组合纹样,这种组合纹样,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苗族人对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来的憧憬。苗族人所穿戴的头巾,常绣有人们崇拜的枫树纹,枫树被誉为“最古老的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在枫树纹的四周往往还会搭配着绣上蝴蝶纹、蛙纹、花卉纹或人纹,寓示着苗族人对历史的敬畏、生命的尊重,同时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的工艺特征
(一)织锦
海南苗族有着娴熟的织锦工艺,他们在原先的织锦工艺基础上加以变化,结合海南独特地域因素,把传统的织锦工艺与海南黎族的织锦工艺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苗族织锦技艺。
海南苗族织锦纹样多种多样,有展现人们世代居住的自然环境,如山、河、房屋;也有描绘身边的动、植物及人物的图案。这些图案造型质朴简练、色彩多样,突显海南苗族的特色。
(二)蜡染图案
海南苗族的蜡染是一种古老的蜡染工艺,用蜂蜡为染剂,采用点蜡绘图、入染、晒干、水煮去蜡等工序绘制。图案纹样多采用几何构图,用蓝色或黑色底,白点花。这样图案纹样主要出现在女子短裙和服饰的配件上,其构图工整,色彩和谐,精致典雅。
海南苗族的蜡染图案多提取于自然环境,如山、水、动物、植物等,将艺术的方法融入其中绘制纹样,其常出现在短裙、头巾、腰围等服饰上面,仿佛穿此服饰的人身处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刺绣图案
海南苗族刺绣从属于苗绣,是苗绣的分支,在苗人历史的迁移中,海南苗绣融入了海南的地方特色。海南苗族刺绣图案多选材于人们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图腾文化等,常见的自然形态图案有树、蝶、龙、牛、鱼,几何图案多以“十”字纹、“巿”字纹为主。
● 色彩特征
海南苗族的服饰主体色彩以蓝、黑为主,搭配色彩艳丽的图案纹样,对比强烈,又不失和谐之美。
海南苗族女子不同年龄段的服装款式区别较小,但图案纹样使用的色彩却非常丰富,服飾上不同部位如头巾、领口、衣襟等色彩是区分各个年龄段的重要元素。由于海南苗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其色彩特征如下:
(一)颜色艳丽
苗族是一个善于使用色彩的民族。他们对色彩的运用炉火纯青,能够把纯色和暖色完美底搭配,色彩艳丽、和谐。这样的搭配展示出海南苗族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二)对比强烈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突出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将橙红、紫红等辅助色运用在图案纹样上,与蓝、黑色的块面形成了强烈对比。同时在纹样中加入白色、黄色进行中和,巧妙地避免了冷暖色的过度对比,表现出节奏感,给人以热情、爽朗的感觉,具有高辨识度和本族特征。
(三)色彩情感
海南苗族居住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山区,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以,其服饰图案多采红、黄等暖色,传递着他们的热情。
海南苗族的服饰图案纹样以红色为主,黄色、绿色、蓝色为辅,也有冷色调为主的图案,多绣在年龄较大的苗族人的服饰上,这体现着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同时,在盛大节日中,海南苗族服饰也会通过图案纹样的色彩来表现人们对不同节日的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结语
海南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他们对历史的记录、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虽然海南苗族服饰的款式大多相同,但服饰的纹样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根据服饰着装场合之别运用于服装的图案亦有所不同,苗族织、绣无论是图案的造型还是表现形式,都体现出了苗人的审美价值。
(作者工作于琼台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