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雨航
什么?图书馆不仅借书,还能借种子?没错,这就是“种子图书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共图书馆,它的官方名字叫“黑陶图书馆”,然而广大读者更喜欢叫它“种子图书馆”。这是为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渐渐成了被读者遗忘的角落。看着图书馆内稀稀寥寥的读者,黑陶图书馆馆长史密斯不禁愁上眉梢: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自愿地走进图书馆借阅图书呢?
一天晚上,史密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电视画面里,当时的第一夫人米歇尔正带着两个可爱的女儿在草坪上开荒种菜。米歇尔种出来的蔬果,不光供给他们一家人吃,还送给他人一起分享。看到这里,史密斯想,有第一夫人当榜样,全国上下很快就会掀起“菜园子运动”。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如果读者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可以免费领取到一份植物种子,是不是能使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呢?
很快,史密斯通过私人关系收集了一批植物的种子,然后用小纸袋分门别类地装了起来,并在每个小纸袋上贴上标签,写上名称、产地和收获年份,还附有一张长大了的植物的彩照。纸袋按植物名称的字母顺序,搁在纸盒里,置于儿童阅览室和园艺读物区。种子出借的办法也很简单:读者挑选好自己想要的种子,把小纸袋拿到服务台,向馆员出示黑陶图书馆的读者证,就可以借出了。
史密斯的“借图书,送种子”方案得到了图书馆同事们的认可,但是也有人提出问题:如果“借图书,送种子”活动持续下去,势必会需要大量的种子。可是,这些种子从哪里来呢?史密斯微微一笑,说:“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第一批种子我们可以到附近的农场和居民那里募捐来。然后,我们鼓励读者多多借书,回家播种;到了收获时节,把长得最棒、味道最好的果实的种子采集了,送还图书馆。这样,图书馆就有源源不断的新种子往外借了。”
黑陶图书馆推出“借图书,送种子”的服务后,立刻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目光,来图书馆借阅图书领取种子的读者与日俱增。当地的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一时间,黑陶图书馆名声大振,就连那些对植物有着天然好奇心的小读者也从“借图书,送种子”的报道中知晓了黑陶图书馆,纷纷要求家长带着他们来。
一个叫凯蒂的小女孩,在黑陶图书馆借完小白兔画书,抬眼往书架上一看:一只纸盒写着“彩虹胡萝卜”几个字。她拉拉妈妈的衣角,要借回家去种。妈妈欣然同意,拿着装“彩虹胡萝卜”种子的纸盒到馆员那里办理手续,馆员还送给了凯蒂一本介绍胡萝卜栽培的小册子。
自从黑陶图书馆推出“借图书,送种子”服务后,科罗拉多州的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不仅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各式蔬菜,还在街道两边种上了各种花卉和绿植。而且,居民们通过借阅图书得到种子,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通过种植植物,提高了生活品质,增添了生活情趣。特别是那些小读者,在学到栽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从小培养了环保意识。
如今,再说起种子图书馆,可不单指黑陶图书馆了。这股“借图书,送种子”大潮不仅席卷美国各地,还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去年,北京第一家种子图书馆就在海淀区落户了,有兴趣的小读者不妨去看看哦。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按照目录进行种子索引,还可以把新种子的信息补充进去,甚至建立并更新自己的个人种子日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