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鹿红敏
10月21~23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的2019年全国草牧业研讨暨第四期畜牧统计监测人员培训班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贠旭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辛国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永清,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周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有璋,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站长吴彦虎,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东贵,全国畜牧总站行业统计分析处处长刘丑生等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贠旭江主持,杜永清致辞。
会上,王宗礼就我国草牧业发展成就、问题及方向做了专题报告。王宗礼在报告中指出,发展草牧业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发展草牧业以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积极推进草牧业发展。他从草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规模化水平显著提高、草牧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草牧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等五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他还指出了草牧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草畜配套不紧密、产业融合度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自给率不断下降等五大问题。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王宗礼认为,发展草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处理好数量、质量和效率的关系,生产和生态的关系,加快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加强行业统计监测信息服务。继续提高对畜牧行业统计监测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争取做到基础强、情况清、趋势明。密切关注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全面、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动态,准确发布肉牛、肉羊产业市场信息,对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市场变化做出正确预警,服务政府决策,加强行业指导,正确引导肉牛、肉羊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基础数据的上报督导审核,保证数据质量可靠,筑牢统计监测数据质量关。二是强化行业统计监测数据分析,做好生产发展形势预判。三是强化行业统计监测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形势分析和预警业务能力。四是做好信息发布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地指导生产。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四大片区协调发展。我国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分布广泛,主要在北方牧区、传统农区、南方草山草地、农牧交错带等四大区域。四大区域各有特色、各具优势,要立足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围绕草畜配套、种养结合,有序扩大优质饲草种植,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使各地区的草牧业发展更趋合理。
第三,加快产业建设,提升草牧业融合发展水平。一是提高饲草料供给能力。饲草料是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应统筹开发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种草、退耕还草、秸秆等“三草一秆”多种资源。二是推进牛羊产业提质增效。完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机制,充分挖掘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特性,深入实施牛羊等草食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计划,抓好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良种登记等基础性工作,确保牛羊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饲草种植与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饲草种植和草食畜禽养殖与加工流通业、草原畜牧业与文旅康养产业、草牧业与信息产业等多种类型融合。同时,培育和发展草牧业产业化联合体。
第四,加快科技创新,提升草牧业科技支撑水平。要依托草牧业试验试点区,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技术体系、创新联盟、学术团体和草畜企业的积极性,在优良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研发、山地作业机械研制、节本物流储运方式创新等方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整体提升草牧业科技水平。加快草牧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应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构建草牧业精细生产与智能管理系统,在产品销售环节引入“互联网+”,提升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
第五,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草牧业政策保障体系。要紧紧围绕草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创设一批新政策,完善产业政策的“四梁八柱”体系,支持草牧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针对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发挥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撬动作用,创新担保方式,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和完善肉牛、肉羊保险制度,增强行业抵御风险能力;推动监管监测服务一体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密切关注草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行情变化情况,准确发布行业信息,引导草牧业健康发展。
培训班准备的草牧业专题报告有大咖,有观点。专题报告共有7个,内容丰富、系统透彻,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南志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草地退化与治理、草类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草类植物病害与防治等,是草产业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做了题目为《实施草地农业,发展牛羊养殖》的专题报告。
赵有璋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管理、绵山羊繁育与畜禽生态研究和生产技术工作,他做了题目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趋势、主要问题和建议对策》的主题报告。
吴彦虎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题目为《宁夏肉牛产业发展思路措施》的主题报告。
杨东贵做了题目为《甘肃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情况》的主题报告。
近两年,“农业+互联网”发展迅速,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北京福通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做了题目为《肉牛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他系统地介绍了公司在“肉牛产业+互联网”方面的积极探索,创新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草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统计监测的保驾护航,更离不开信息资源。会议同期召开了2019年第四期畜牧统计监测人员培训班。辛国昌从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认识、行业管理对统计监测的新要求和畜牧业统计监测的重点工作等三方面情况做了题为《新时期畜牧业行业管理与统计监测》的专题报告。
辛国昌在报告中指出,畜牧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主要矛盾是“产量”,重点解决“不够吃”的问题;第二个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到“十二五”结束,主要矛盾是“质量”,重点解决“不安全”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从“十三五”开始的阶段,主要矛盾是“效率”,重点解决“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定位,他表示:一是保障食物安全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二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是“战略后院”“压舱石”“稳定器”,畜牧业是必须守好“战略后院”的关键一隅。三是调整农业结构的纽带产业。四是促进农牧民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
在提到行业管理对统计监测的新要求和畜牧业统计监测的重点工作时,辛国昌总结了统计监测工作十年的变化:数据从没数到有数,职能从统计到监测,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张表,一个数,一个码,一个库。他指出,统计监测队伍有服务高层决策、服务行业管理以及服务养殖生产的三大任务,面对畜牧业生产格局变化、构构改革,预算执行方式改革和重大动物疫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多重挑战,统计监测队伍要从思路上进行转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推进监管监测一体化,抓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监测预警工作,行业统计监测工作任重道远。
会议期间,还安排了统计工作要点培训和与会代表座谈肉牛、肉羊生产形势的环节。全国畜牧总站行业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利宇对新畜牧统计监测方案及信息监测平台的使用进行了业务培训并答疑,部分发言代表就各地区实际生产情况做了交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效果明显。
会议最后,刘丑生就“第四期畜牧统计监测综合培训班”的顺利召开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产品保供压力较大,党中央、国务院对肉蛋奶生产形势特别关注。统计检测队伍的监测方案、体系也随之作了较大调整,此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畜牧统计工作的认识,强化畜牧专业和统计知识,以及对新监测体系、监测平台有一个系统学习和认知。他还就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提了三方面意见。
一是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做好新时期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新时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使畜牧兽医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畜牧业产业大、环节多、转型快,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引领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对我们的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也将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是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和信息化工作成绩可圈可点。我国畜禽流动性强,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很多畜禽养殖场位置偏远,导致开展统计监测工作难度较大。但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努力,畜牧业统计监测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成绩有目共睹。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畜牧兽医统计监测数据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检验;监管监测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三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要提前谋划。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当前,做好这项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为切实做好统计监测工作,今后应着重把好队伍、监测方案、数据质量三大关,把工作想到前面,干在前面,积极谋划。(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