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探究

2019-12-30 10:57孙毓卿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门窗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价实训班级

孙毓卿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 前言

1919 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进行了革命性的设计教育改革,格罗皮乌斯推行了“基础课程”与“作坊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教育与工作培训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借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在常规的班级教学基础上,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也开始了现代学徒制的实验性探索,组成“造价工作室”,配备在校导师——学校专业教师,引进企业、引入项目、引用企业工程师,寻找在校培养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 传统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对比

2.1 传统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教学现状对比

传统教学是以班级为整体开展的,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内的课程分配在各个学期,对照相应的教学计划执行,教学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各门课程根据其特点确定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目前我校造价专业的课程是由多名教师分别教学,其中实践教学是结合专业理论课以实训周的形式分别开展的,由于师资的限制,实训周安排一名主要负责老师和2-3名辅助老师。比如我校刚刚修订的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第五学期的课程有德育课、文化课、专业课、选修课,专业课有施工技术、平法识图与钢筋放样、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法规,每周都是4 节课,安排了2 周钢筋翻样和1 周施工工种的集中实训,而造价的核心课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从第六学期才开始学习,周课时为6,安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集中实训2周。在第7、8学期会学习建筑装饰、安装的计量与计价,周课时为4。由于班级人数多,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一般只能有效实施1-2套施工图的全过程计量与计价。

现代学徒制造价工作室中学生选拔自造价、施工、装饰各专业,是对专业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每学年只有4 名左右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一般每周有3 天左右集中在一起训练,其他时间在班级跟随全班同学学习。工作室的学习是依据全套图纸,从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计量与计价开始,到水电安装计量与计价,最终算出整个工程总造价,先手工计算练习基本功,再软件计算提高工作效率,不拘泥于限定课时,由一名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全面负责,根据实践过程的进度,将专业知识穿插在实践过程中,扩展的知识除了老师当时讲授的,还需要学生积极开展自学。一般每学期完成2-3套施工图的计量与计价,这个过程老师全过程跟踪,随时教学相关识图、构造、施工方面的知识,指导计量与计价的方法。

2.2 传统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教学成效对比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从2011 年开始招生,最早一批毕业生在2016 年参加工作,到今年本专业共有3 个班级的毕业生95人,从毕业开始就能够从事造价工作的学生只有不到10 人。而在“造价工作室”学习的,毕业的7 人中,除1 人没有从事造价方面工作,其余6 人初始工作都是造价方面的,并且有2 名学生是考入本科院校学习2 年工程管理之后依然从事造价专业工作。

形成这种就业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班级课程教学由多名老师分别执行,课程与课程的互动较少,知识相互割裂呈现,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链,教学安排先理论后实践,且实训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时间少,且班级授课很少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得到针对造价岗位工作的能力训练。而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教学以工程实践为主线,长时间技能训练,实施的是“做中学”。在“造价工作室”学习的学生,前三年依图训练,之后两年由校内老师带领下参与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的实践项目,这个过程中还会获得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指导。

3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施困境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显然是在校培养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校造价工作室现代学徒制的尝试是成功的,可是为什么没有能在全体学生中实施呢?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它不能全面开展?

3.1 具有实践能力的校内老师缺乏

我校2011 年才开设“工程造价”班,原来的专业老师都偏重于施工技术方面,后来进学校的年轻老师也都是非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一进校门首先得应付名目繁多的新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成长作业及考核,且课务繁重,也难静下心来进行专业提升。虽然有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可是建筑项目基本是长周期的,老师在暑期那点时间去企业根本插不上,所以大部分专业老师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也就谈不上经验积累、能力提升。尽管学校也提出“双师型”教师要求,但只停留在证书上,没有关注实质。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不少老师也不愿意多花精力更新知识、技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专业老师本来就少,具有专业实践经验、能够教给学生与专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知识、能力的老师就更少了。

3.2 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

我校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造价工作室单独配备了电脑及软件,在这里的学生可以随时开展学习,利用电脑进行专业操作,大量操作实践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造价岗位常用的软件,直接对接工作需求。而我校建筑专业有近20 个班级,只有4 个机房,各专业上课都要用,机房排满了各门课程,留给每个班级学生在机房上课的时间每周只有8 节课左右。造价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造价专业软件时能在机房上课,其他课程只能在常规教室,软件需要加密锁才能操作,所以课后没有实训操作的条件,课程结束后学生不再接触软件就会遗忘,到了单位还要重新学习,最终导致学生不能迅速适应造价工作岗位的要求。

3.3 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

我校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造价工作室的学生除了参与了每周实践训练,其他时间都在教室上课,因为要拿到毕业证书,就必须通过每学期开设的各门课程的考试,还要在第五学期参加语、数、外、德育、识图、测量五门课程的全省统一学业水平测试。学习小组的学生实际上还自学了由于参加实践训练而没能在教室上课学习的内容,所以需要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自觉性,还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的。所以在主管部门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下,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开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3.4 深度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

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建筑企业共有9家,其中造价咨询公司1 家,建筑企业大部分项目不在宜兴,所以能够带培造价专业学生的项目及人员是有限的。目前,我校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少,主要为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做报告以及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大部分认识实习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去,企业派专家介绍一些设备、施工方面的知识,而顶岗实习实质相当于将学生交给了企业,学校不能主导企业对学生教学的安排,学生遇到的企业师傅愿不愿意教、怎样教都没有相应的要求。顶岗实习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形成有效对接,这样学校的教学指导基本处于缺失状态,缺乏可以支持现代学徒制的完善制度。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传统工艺、技术传承的有效途径,尤其适合技能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比起其他教学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是一种“高成本”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目前我校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开展形式还只能面向少数学生,是一种变式的“精英教学”。

要想面向更多学生,达到现代学徒制提倡的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理想状态,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指导机制,大量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在教师培养、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教学实施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深化改革,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

猜你喜欢
计价实训班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班级“四小怪”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班级英雄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