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行
如果我们将诗理解为“生命的赋形”,那么,在这一理解方向中,生命是开端,而形式则是完成。在获得形式之前,生命处于蒙昧、混沌的原始状态,正是由于形式的规定才使生命被照亮和秩序化。从宏观上说,形式就是语言秩序,它首先体现为诗的体裁或制式。臧棣近年来发明、确立并不断书写的“入门”“丛书”“简史”等诗体,无疑体现着一种强大的形式意志。它们都属于“系列诗”的范围,而“系列诗”堪称最具“当代性”或“当代感”的诗歌制式,有着德勒兹所说的“根茎”特征。“系列诗”是用类似的方法,围绕同一类型的主题写下的若干可独立的短诗的组合,这些短诗彼此之间既能完全独立,又由于写法或主题上的类似性而可以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本诗集或一首“准组诗”。但与“组诗”不同,系列诗之中每一首的位置是可以随意调换的,并没有任何必然性,它们只是算术性的叠加,是可以随时自由拆卸的积木。系列诗本身不存在完成形态,诗人永远可以新写一首添进去,不会有任何违和感,系列诗在原则上可以无限增加新的部分。同样,从这些诗中拿掉任何一首,整个系列也不会受到实质减损。系列诗由于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开放度,又有在某一类主题上进行深掘的可能性,而成为了当代诗人最偏爱的诗歌体裁——这一写作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臧棣发起和推动的。另一方面,臧棣的系列诗还有与“史诗”进行呼应的诗学考虑,他有意将“系列诗”当成“史诗写作”在当代的某种延伸和对位。因此,我们不妨将臧棣近年来规模庞大的系列诗,视为某种“自我心智的史诗”,而这或许就是“简史”这一名称的意图。
不过,臧棣最擅长、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微观层面的形式技艺。在他的每一首诗中,几乎都能看到对句法、氛围、悬念、暗示、线索和边界的精心考量和细致处理。对诗而言,形式的本质就是表达是否精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湛的表达”呢?这取决于语言,特别是取决于“语言之看”——“诗的写作激发了这样一种情境:一方面,我们处于语言的看之中;另一方面,语言处于它自身的看之中。”
《诗歌替身学入门》这样的诗作,堪称对“语言之看”的绝妙示范。其中,视野的“昏暗”并不妨碍诗看到“季节的黑暗”正在“胀满时间的肌肉”,看到“银杏、白杨和梧桐”之间“竟然可以随意互为替身”的奇特关系。这种“替身”关系其实是语言之好奇心的产物,它既包含一种混淆或混合,也包含着某种综合。臧棣说:“诗的感觉倾向于混合,而诗的想象倾向于综合。”在此,感觉和想象都变成了语言自身的器官或功能,语言通过它们看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关联。而《冬天的捷径入门》《冰斧入门》和《业余气象观测入门》等诗作中,“语言之看”则主要是通过句法的力量来凸显的。臧棣喜欢用特殊的跨行句式(尤其是在“于”“显得”“好像”后面跟着一个事态的句式)来进行对事物、运动和状态的联结,将我们对物的观看,通过句型的延展性引向到此前我们不大可能看到的东西。“你的矮小/在反衬的作用下反而显得/你好像刚搂抱过一只小北极熊。”(《冬天的捷径入门》)这一句中的视线从现场的“身形”延伸到对某个不在场的想象状态上,强化了可爱之感。“它的握感/犹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对我们能否走出这冷酷的迷宫的/一种试探。”(《冰斧入门》)这是将“握”的触感展开为一种辽阔的探寻,并在“斧柄”中隐约看到了一个“迷宫”般的空间。句法就这样拓展、深化着生命的感知。
对生命感受进行精湛的表达,不仅体现于臧棣游刃有余的句法和独特精确的比喻之中,也不仅体现于他为这些比喻所设置的高匹配度的语境里,更重要的是,他的诗作中显示出“将元气转化为氛围”以及“通过暗示和悬念来提供线索”的高超技艺。在我看来,这是臧棣近些年在诗歌上的真正着力点之一(他的句法和“为比喻设境”的方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炉火纯青)。“世界已失去表象,/只剩下你还能看清周围/还剩下多少周围。”(《冰斧入门》)像这样的句子并不只是机智而已,它在诗中的真正功能是带来一种模糊、弥漫性的氛围,像是布下了一层笼罩的浓雾。这样,诗后面出现的冰斧的“敲击”刺破大地的“回声”和“穿透缝隙”的“强光”才具有了结构上的针对之物。杰出的诗人每一句诗都具有结构性的考虑。而最具结构意味的,仍然是诗的氛围:“好的诗造就了在我们的生命意识中一种语言的氛围。”在《业余气象观测入门》中,几乎每一句都设置了暗示和悬念:“一个黑影就可稀释掉/世界的荒谬,就好像入夜后/总会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关联,/而你必将受益于那静观的后果。”这里的“黑影”指什么?“隐秘的关联”和“静观的后果”又指什么?当读者阅读这些诗句时,联想就像空调一样被打开了,向诗中吹拂活跃感知的凉风。如果他们解开了其中一处谜题,会看到那些暗示在深邃的微明中凝成一些痕点,并连成一些轴线。过于白露的诗缺少回味,也缺乏语言的克制。语言的暗示和悬念,构成了隐藏在诗中的若干线索,而臧棣诗歌的精深之处,就是其中隐匿、编织、拉伸、收拢和解开线索的方式。可以说,臧棣与其他诗人最深刻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的诗是以“线索”的形式来组织、推进和展开的。
当诗人以恰当的方式为生命赋形、又使形式获得生命,他就抵达了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说的“感性冲动”(生命感受)与“理性冲动”(形式力量)相统一的境地。这时,他的写作就成为了本真意义上的“游戏”。在语言状态饱满的时候,臧棣的诗庶几于此。《冬天的捷径入门》给出一个例证:“我是引领者,天真于经验/最终会被好奇说服;而你更出色,/作为亲密的追随者,通过一连串/可爱的跌跌撞撞,早已将世界/还原为一个巨大的玩具。”将“世界”还原为“玩具”,就能经验到事物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冰”一会儿是“史前巨兽的脊骨”,一会儿又变成“一座梦中的白桥”。这儿,有着席勒形容“游戏”时所说的“像是在创造一样去感知,又像是在感知一样去创造”——游戏,就是生命以创造与感知不分的方式去赋形和变形。
当然,臧棣的诗歌方法也并非没有它自身的边界和困境。当形式和语言获得了主体性,当诗人被这种“形式的生命”所支配和驱使时,写作本身就可能面临一种危险:陷入到风格的封闭、内在性和超稳定结构之中。首先是语言惯性问题:当一位诗人在长期写作中形成了某种强有力的形式感和方法之后,他如何才能再次获得真正的自我更新或突破?我们看到,一种过度追求精密的诗艺,往往会使写作在某一点上止步不前,因为这种诗艺确立的是一种风格的“超稳定结构”,它在抵达某个高度后就很难被打破,也很难有进一步生长变化的空间。另一方面,当诗歌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经验、事物和关联都吸纳转变为“语言内部”和“形式内部”的关系后,诗也可能难以同实际生命产生真正的联系,因为“形式的生命”对“生命”本身进行了替代。掌握了“词与物”之精深技艺的诗人,会相信自己的诗中已经处理了足够复杂、丰富的经验,但他往往忽略了这些经验其实类似于梦中的经验,看起来满布褶皱、应有尽有,然而仔细端详就能发现它们都是经过“风格”(梦)精心过滤的产物。
在我看来,臧棣的某些近作包含着对这一边界或困境的反思和突破。臧棣的诗与以往相比,包含着远为深刻的情感力量和伦理力量。他诗歌中的视线经过了事件的调校,“眼睛”里射出的不再只是“智慧之光”,而且有了别的东西:“……早晨的眼睛,浑浊的眼睛,/噙满悲伤的反光的眼睛——/假如痛苦只想让我更盲目地/战胜生命的虚弱,世界的虚无,/那么,来吧,哪怕是这残酷的事实:/无边的悲伤让我更像一个人,/一个以悲伤为神秘的无法命名的人。”(《镜子入门》)在臧棣这里,它也重新塑造了语言之所是。以伦理的方式,诗歌才能保持与世界的真实接触,它让事件来到诗歌的语言之中,让诗人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里包含着形式与生命的第三种关联方式:生命内在的他者成为了形式的另一重起源,并使形式在事件造成的延异中永远保持开放。这种开放当然是痛苦的,它意味着生命本身在形式和语言中留下了一个永难弥合的缺口,意味着“形式的生命”无法再回到先前自足、完备的封闭状态。但这或许是一种更深刻的“形式的责任”,亦即让诗歌成为“责任的形式”。我想,每一个对臧棣诗歌有期待、敬意和同感的读者,都能在他的近作中看到这样一种形式和生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