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于国际禁毒日首演

2019-12-29 00:00:00九儿
北京纪事 2019年7期

剧目海报

2019年6月3日,北京曲剧团在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召开《林则徐在北京》年度大戏发布会。据悉,2019年恰逢虎门销烟180周年,而2020年则是鸦片战争180周年,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北京市曲剧团推出新创剧目《林则徐在北京》,重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发布会之后,该剧会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首次与观众见面。

献礼建国70周年,展现禁毒举措的时代意义

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作为建国70周年献礼剧目,展示了中国近代,发生在北京的与禁毒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与当下加大禁毒力度的举措相契合,在讴歌民族英雄的同时,着眼当下生活,让林则徐禁烟的爱国精神不局限于鸦片战争时期,通过北京曲剧特殊的艺术表现,以更具亲和力的气质,让禁毒精神走向现代,赋有时代意义。

走近“虎门销烟”之前的林则徐

主演李相岿饰演林则徐

作为北京地方剧种的曲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因此主创团队将故事背景展陈于林则徐在北京期间。据史料记载,林则徐在北京时,道光皇帝曾多次面见林则徐,但他们的谈话内容并没有相关资料明确记录,而这也为剧本内容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该剧在借助真实史料的基础上,参考民间故事,与禁烟的事迹相结合,讲述了在鸦片流毒甚广、内忧外患的大清,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接秘旨来到北京,多次君臣面谈共商大事。京城九霄楼烟馆,林则徐见到官商勾结贩卖鸦片的情景深感痛心,他秉持爱国忠诚拆穿驰禁派重臣的阴谋诡计,以身作则教育长子清廉为官,排除万难不改初衷。林则徐终得道光亲封为钦差大臣,传牌良乡踏上禁烟之路。

重塑浩然正气的英雄形象

该剧中林则徐的饰演者李相岿表示,这部剧并非为标新立异而去演绎一个不一样的林则徐,他依然是刚正不阿、为了国家“置祸福荣辱于度外”的、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只是将过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鲜少提及的、禁烟之前的林则徐,重新整理加工,搬上舞台。

李相岿认为,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在北京期间与反对禁烟势力的多次正面交锋,以及他与优柔寡断、多疑善变的道光帝之间多次的心理较量,都成为“虎门销烟”以及林则徐最终命运的一系列铺垫。

主要演员畅谈心得

挖掘更多传统的曲牌,以创新的风格呈现曲剧的“北京味儿”

北京曲剧的声腔是以单弦牌子曲为主体素材,兼收各类大鼓、小曲的音乐。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中的唱段,以尽量体现北京曲剧本体曲牌和原汁原味的唱腔为创作标准。担任该剧曲牌顾问的顾伯岳认为,曲剧听的是北京味儿,希望从唱腔上加强这方面的表现。“有些观众听曲剧就是听牌子,每个曲牌的旋律是很鲜明的,但有时因为题材类型或时代发展的需要,唱腔味道衍变较多。在这部剧中,我们希望寻求一些古意,包括有些曲牌很多年都没有用过了,这次我们也努力挖掘出来。”

新生代创作力量,延续北京曲剧“烟壶”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的主创人员均属北京市曲剧团的年轻一代,剧团希望借此剧让青年创作者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更快地承担起传承和发扬这一剧种的责任。

全体合影

年轻的主创团队在《林则徐在北京》的创作中燃起对北京曲剧的热情,让剧团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北京曲剧的希望。

过去常听老师们回忆,当年曲剧团曾面临重大调整甚至有可能解散的那段故事。当时的曲剧人,为了让这个剧团、这个剧种能继续生存、重新绽放,与编剧张永和、作曲戴颐生,以及顾威导演一起合作排演了北京曲剧《烟壶》。这一作品得到很多大奖,也因此让剧团“起死回生”,至今该剧已演出数百场。而《烟壶》更重要的是,它将集体创作的团结精神留在了曲剧人心里。

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再次让我们体会到曲剧人的“烟壶“精神,集中所有力量,发自内心地为一部剧去创作和不断打磨。年轻的《林则徐在北京》必然会有瑕疵,但它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现代时尚的创作思维,以及不忘初心、继承老曲牌的创作原则,必然会使这部剧成为北京曲剧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