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款识鼻烟壶

2019-12-29 00:00:00金鉴
北京纪事 2019年7期

乾隆”款识
紫砂烟壶有“小房子”之山水浮雕

因为雾霾,这几天只好憋在家里写东西。难得一个晴朗无霾的日子,就想出来走走转转,于是决定去沙河农贸市场。沙河农贸市场近年来是远近闻名的大集市,天气好自然人就多,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个市场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可以说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您找不到的。它整整占据了沙河南大桥与河汊的西部。您别小看这地方,能容下上千家摊位,数万购物之人,在远近数十公里,非常有名。这个大集只在周日开,从早上一直到中午,下午基本就散了。

我对旧书感兴趣,逛这个市场不如说是来逛卖旧书的摊位,逛完以后,再买点新鲜蔬菜回去,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和爱好两不耽误。

到我熟悉的卖旧书的地摊看了半天,也没看到需要的书,倒是有件种盆景的紫砂盆(矮盆),长一尺有余,宽一尺,看上去样式还凑合,要价40元。您会问,卖旧书的怎么会卖紫砂盆呢?这就是这个市场的好处。您要是到潘家园,卖旧书只能卖旧书,不许经营旧书以外的其他物品,查出来罚款,而这里就是个农村大集,谁有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就地卖。

我转了几家常去的摊位,旧书旧刊物还是有一些的。种类虽不多,但也算琳琅满目了,但旧物件却很少。

您还别说,一个摊位上还真有旧货。我一眼瞄上一只紫砂鼻烟壶,个头小,也就五六厘米高,直径大概4厘米左右。类似这种紫砂鼻烟壶以前我曾经见过几次,从包浆上看绝对是个老东西。这是个匾形小烟壶,壶的两面有突出器表的圆圈,倘若这种圆圈出现在瓷器上,叫“开光”。鼻烟壶的山水图案倚着圆内展开,两面圆内雕塑有山水、树木、小亭子等图案,仔细分辨,虽说是常见的山水题材,却颇有特色,表现出不同形式的山水之美。一面山在左面,虽然不高,经雕塑家恰当的处理竟能体现出远近的层次,近处能雕出岩石的本色来。右上方一棵说不出名字的树,枝繁叶茂,与下面的草亭相映成趣,小亭隐约有人在此乘凉,熬过难挨的夏日。鼻烟壶的另一面不高的山被安排在右边,虽然仅仅是雕塑者简单地几刀处理,山的嶙峋跃然画面。同样是一棵说不出名字的树,生长在山与左边的草房之间,左上角留出恰当的布白,给人以恬淡静谧的感觉。两幅山水画,有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感觉,这正是文人追求的品位。

壶顶有绿宝石盖,盖内连接着一把挖鼻烟的小铜勺,壶底椭圆形,在中心有“乾隆”二字篆书。我以前见过类似的鼻烟壶,看过当时的“乾隆”款,今天没带放大镜,凝神细看也只是看个大概,有乾隆款的轮廓。摊主要价300元,我还价200元,摊主不卖。我说:“不就是个掌中玩的小玩意儿吗?给200元就不少了。”旁边有人掺和,200元不少了卖他吧,摊主看也没人应价,不如好事做到底,同意200元成交。

买到家中后,把玩、观赏不在话下。小小鼻烟壶竟然是两百年前“乾隆”时旧物,真正应了那句老话:“萝卜不大长在背(辈)上。”以我多年玩紫砂的经验,这种小壶确实有年头了。这包浆真的老到,倘若以乾隆元年(1736年)计算到现在已是282年了,接近300年。鼻烟壶上的包浆像年轮一样记载着它历经沧桑的历史,这也是老紫砂器比老瓷器相对好辨识的原因之一。瓷器中的官窑,大多深藏宫中,很少有人上手,保存到现在几乎跟新的一样,让外行人不好辨识。

鼻烟壶的嘴和底都有极小的“奔”,但不伤大雅。近300年在人手中把玩、使用,有个“奔”是避免不了的。当然年代越久、品相越好才是难得之物,但那就看您的运气了。立刻拍照网传朋友欣赏、共享所得不在话下。不仅拍摄鼻烟壶的正反面,为了证明其年代,底款拍摄是少不了的,可这如此小的底款拍摄起来很费劲,不得不借助放大镜来完成。将鼻烟壶倒置放在桌子上,一只手将放大镜与手机重叠在一起,另一只手控制手机快门。皇天有眼,总算拍摄下来,虽不甚满意,朋友也只能是将就着看了。

还要说说我曾几次见到过这类型的紫砂鼻烟壶,当然壶型与壶身紫砂雕琢内容大多不一样,壶底“乾隆”俩字的字体也有变化。相对来讲,我今天购买的“乾隆”底宽字还是比较清晰的(当然是在30倍放大镜下看)。

10年前,我家附近的利康旧货市场搞了一次拍卖会,其中有件紫砂鼻烟壶拍卖,底价200元,因流拍未成交。依惯例,利康在拍卖会的第二天,会将拍卖会流拍物品加价出售。那件小小紫砂鼻烟壶,底价200元,流拍后以300元出售。我当时看后挺喜欢,包浆也挺浓厚,但还是想找个懂紫砂的人看看。一个我常光顾的紫砂店店主跟我过去看了看以后,说不值。我问他紫砂壶底下的字是什么?认得出来吗?他说,这俩字我不认识。不知是他有意搪塞我,还是真不认识那两个篆书字,再有可能就是认出来也不告诉我,我一直没弄清楚他不让我买那件紫砂鼻烟壶的真实意图。当时,我是得了笔稿费才想将其拿下,未承想,请的这人让我放弃了买的欲望,至今我还有点遗憾。

10多年前,我在大钟寺爱家收藏市场看到一个台湾人开的店内,有件小小紫砂鼻烟壶。我特别看了看,东西是老东西,包浆也不错,问价店主,竟然要价600元。东西虽然不错,但这价让我无法接受。那位店主跟我讲,这是乾隆时的紫砂壶,600元要得并不高,这种壶开价千元该不成问题的。

还有一次遇到这种带有乾隆款识的紫砂鼻烟壶,是在东四环大柳树地摊市场上见到的。一只小小的紫砂鼻烟壶,品相也不错,只是要价400元,超过了我对它300元的预算价格,不得不放弃了。

错过了前三次,我这次算是把握住了机缘,总算实现了我的小小心愿,将之收藏到了自己的手中。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