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旧城改造探索

2019-12-29 11:34:30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门窗 2019年8期

赵 森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相关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制度,在我国早期城镇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在上个实际特大洪水以及城市水危机的作用下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本篇文章,通过对相关城市具体事例的探明,从而将海绵城市理论基于旧城改造进行梳理,从而为中国相关的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引。

2 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将城市比喻为海绵,意为城市能和海绵一样拥有这适应、调节、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通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使绝大部分将于被消耗和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在建设过程中完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进行完美结合,构建属于不同城市的独特的防涝的相关体系。从而最大程度上将城市雨水消融、转化和净化。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强降雨对城市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不利影响。

3 案例分析

对于国内部分城市均存在着逢雨必涝的通病,从而针对此类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迫切的。对于四川遂宁市的旧城改造方针,在2015年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当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以下通过文字对齐工程的实施进行梳理与分析。

3.1 三级水系划定

遂宁市的中心城区在涪江沿海上,是市区内最大的水系走廊,不单单是涪江流域,众多的水体构成了遂宁城区的水系系统,从而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心城区水系生态。而其通常是由水流量较大的大中型河流构成,并且伴随着各小支流进行沟谷的构成。在201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当中,通过对城区主要河流进行合理划分,利用相关软件对其洪峰流量进行计算,从而明确其河道水域线,从而避免了水域空间被侵占[1]。

3.2 城市内涝缓解工程

遂宁市城区中心的洼地占1170公顷,共有56个,建设以城内洼地的认知为基础,根据洼地是否有水面以及与相关城区的关系,从而将其分成三类。建设用地要避开洼地方位,并且减少相对应的成本,从而极大程度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在遂宁市城区内的48个易内涝洼地区域,绝大部分位于老城区与工业园区交界处,并且对于相关洼地背靠居民区域,从而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生活用水管道排水不通畅,所在会引起小降雨过程中的城区内涝。具体建设是通过城市内的排水系统、官网系统以及防涝系统等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很大程度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

3.3 构建雨水系统,控制雨水总量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很大程度上将各地、各城区、各道路的控制作为工作的业务指标。通过利用空间预留法并协调相关的专业措施,将城市进行总体的划分和规整,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低影响的开发要求。并且通过对建筑施工密度、绿地普及度等硬性指标,提出对于各城区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工程的设计重点,从而将其设定为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必要设计条件[2]。

3.4 优化排水系统空间

在四川遂宁市区的排水系统当中,分为大小两种排水系统,分别对应不同流量的排水方式,跟针对大排水系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明渠、暗渠、隧道、排涝道口以及调整蓄水量等设施。主要功能是承担城市内部强降雨情况下的排水过程,而对于明渠、暗渠以及隧道和排涝道口来说,主要承担的是将汇集进相应渠道当中的雨水进行排放的过程。前者称为收集或者则成为通泄。

3.5 控制污染源,净化水环境

遂宁城市规划在进行污染源控制处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进行三段式的控制措施。在排水区域进行源头污染的控制,并且通过海绵城市、旧城改造等相关项目进行开发,提高水流总量的同时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径流的流量,并且极大程度减少进入到合流控制相关系统当中水流量,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从排水的初始阶段减少了污染物的进入,从而降低之后水处理的工序。对于中间范围内的建设措施,很大城市上是通过对污水进行分流改造,从而更加完善污水的截流过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地区缺水时节将雨水直接通向合流。而对于末端的控制来说,则会在调整蓄水量的地方进行更加合理的设施,从而提高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截流等的能力。

3.6 管控排水,保障水质

对于城内的相关合流,联盟河、明月河等等河流对于居民区的用水质量起着决定性因素。其主要的几项元素有超标的危险,全部为劣质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城区当中的饮用水受到了上游工业园区以及部分河段的影响较为严重。而通过对相关的流域进行污水现状的分析,从而采取了污水水源分区的控制方式,将蓄水环境分成高中低三个敏感区。高敏感区当中的水严重不达标,且对当地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中敏感区水质不达标但是改善压力较小;低敏感度水质量最可以接近人类可食用的范畴,处理步骤也最为简单[3]。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对四川遂宁地区的内涝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建设的措施。而为了缓解城市内涝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时十分重要的。所以本篇文章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希望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解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