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9-12-29 11:34:30笪小敏南京全力建设有限公司
门窗 2019年8期

笪小敏 南京全力建设有限公司

1 引言

由于我国的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对城市建筑面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需的建筑类型中比例较大。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是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必须做好基础结构施工处理工作。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是保证基础结构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各个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2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质上是利用基桩和桩顶的承台之间的连接对地基土地结构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强度。其中,桩基础不仅需要实现建筑工程与地面的有效连接,还需要对上部结构进行承载,从而减少建筑出现沉降等现象,为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保障。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低承台基础、高承台基础和单桩基础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桩基础类型。不同的桩基础类型在性能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低承台桩基础主要是利用主体和承台地面连接,而且桩身必须全部处于土体中;高承台基础的承台需要高于地表;单桩基础主要依靠的是桩与桩连接。

3 桩基础施工要求与原则

3.1 施工要求

桩基础可以更好的适应硬质粘土并且在坚硬的基岩地层施工,在具有良好的承载力的同时还达到了更好的应用效果。为了防止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出现沉降或者倾斜等现象,施工过程中设置的各单桩必须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从而保证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楼层数不断增加的同时,高层建筑所承受的负荷也不断增加,另外还要考虑地震、台风等极端情况,因此桩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横向承载力,才能满足横向承载需求。另外,还应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保证桩基础能够顺利的嵌入坚硬的基岩上,避免出现受到土质下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偏移问题。

3.2 施工原则

3.2.1 实际性原则

现阶段,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由于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建筑工程需要应用的桩基础技术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应用不同的技术形式。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工程的施工要求为基础,在遵循实际性原则的同时,结合地质勘查报告,选择最适应的桩基础类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工程的资金成本,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难度,为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3.2.2 灵活性原则

为了发挥在不同地质环境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的水文情况、地质情况对施工工艺与管理方案进行灵活设计,从而降低各类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全面提高结构综合性能,从而保证施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施工状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是减少各类施工问题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4 桩基础施工前期准备要点

4.1 现场勘查

为了保证桩基础施工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水文、气候和地质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料开展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中自然因素对桩基础施工工作的影响最大,因此为了排除自然因素的干扰,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工作时,应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运用对数据进行收集,比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和地下以纯管线工程等等。在考察工作结束之后,根据收集来的数据制成相应报告,对不同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作为开展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的基础。

4.2 方案设计

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开展所有施工工作的基础,因此施工方案必须具有专业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施工前应对方案中涉及的所有工序进行检查和校对,保证方案不存在任何的不合理问题。施工人员还应将现场和方案进行对比,结合工程的施工现状,对桩基础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且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为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5 桩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要点灌注桩施工技术

5.1 钻孔灌注桩

在建筑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桩基础位置钻孔打洞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许多机械设备,对孔壁做好充分的稳固处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塌陷问题的产生,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灌注混凝土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钻孔位置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将其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在通常情况下桩基础中心位置与桩基础保护膜之间的误差应控制在0.05m以内,而且一定要保证土方回填密实度,否则极可能造成浆液渗漏的严重问题发生。

5.2 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技术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外压力作用的利用,从而实现将成品桩直接打入地下土体中,虽然这种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技术相比操作更加简单,但是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很高,环境适应性较差。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环境的特点不同,如果直接打入成品桩,会对成品桩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桩的应用效果不明显,而且对外压力的力度控制的要求很高。因此如果选用沉管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采取反复捶打的方式进行作业,可以在不破坏灌注桩的同时,保证桩基础可以顺利的进入到土体内。

6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类型

6.1 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主要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完成挖孔的工作,其主要特点是投入成本较低、成桩效果好并且不会对施工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人工挖孔桩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也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人工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的应用是对挖好的地桩进行扩大,钻孔的规模大小主要是依据水流量的大小来决定,将环形钢筋圈放在透水层中,并将其同时进入混凝土中。

6.2 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利用在框架配置和自重的作用下产生的反作用力,将预制桩快速的打入到土层之中。静力压桩的优点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产生噪音和振动以及操作过程简单,这样可以减轻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的成本,从而实现减少资金成本的目的。

6.3 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主要是指通过电动机的辅助对地基产生一个垂直力,通过垂直力的作用,增强岩层和地基土层的密实度。震动的时间越长,达到的密室效果就越好。振动沉桩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保证振动机位的固定稳固是施工前提,然后在震动的作用下将桩压入土层中,在振动沉桩的过程中,应先进行力度小,短距离的锤击,再进行连续锤击,从而达到最好的应用效果,振动沉桩主要的应用范围是黏土、软土和土质送伞的沙土土层。

7 结束语

桩基础是建筑物至关重要的部分,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应根据施工现场不同的地质环境,选用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按照施工规范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做好方案设计工作,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为施工工作的有效执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