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探讨

2019-12-29 11:34:30许阳斌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19年8期

许阳斌 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利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建筑模式,将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到工地完成装配即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装配式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2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 缩短施工周期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的是串联式的施工方式,每一层的工期大约在一周,而且所需的构件是在工厂预制完成的,只需要将其运到施工现场完成拼接和吊装即可,一般情况下利用机械完成一层安装只需一天,因此装配式建筑能够极大的缩短施工周期,还减少了劳动投入,相比于传统建筑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1]。

2.2 降低环境污染

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部分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内完成的,因此在施工现场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湿作业所产生的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等,而且施工现场排放的建筑垃圾也有效减少,降低了周围环境负荷。

2.3 减少资源浪费

在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现浇建造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材料方面的投入,而且如果管理不善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在工厂内批量化生产构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效率,还能够有效控制材料资源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一些生产器具还可以循环利用,从而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2]。

3 装配式建筑遇到的阻碍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高效且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缺陷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存在着前期生产成本高和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尽管相比于传统建筑建设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些问题也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应用的瓶颈。首先,我国装配式建筑对配件的应用形式单一,而且生产工艺和施工管理都比较落后,虽然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本土化改进,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要求;其次,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因此在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很多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收益持怀疑态度,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可度不高,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3]。

4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1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因素、二是环境因素、三是社会因素。首先,从经济因素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主要产生在前期、建造、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四个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在前期阶段会产生增量成本,除此之外在建造阶段由于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的设计院有限,因此也会产生部分增量成本,但是在运营维护阶段,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现场作业方面的投入,减少了劳动力,在拆除回收阶段相比于传统建筑回收率较高,因此也能够创造一部分利润。其次,从环境因素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都是工厂内预制完成,减少了施工垃圾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装配式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会重点考虑室内环境和舒适程度,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更高。最后,从社会因素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装配式建筑大多是机械化作业,施工效率更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低,还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4]。

4.2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发力,首先国家方面要规划装配式建筑市场,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对装配式建筑行业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各个环节都要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其次国家要重视对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研发,特别是环保材料的应用;最后要推动该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由同一企业从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和建筑施工全过程,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在企业方面,要将发展的重点放在装配式建筑和的前期阶段和建造阶段,提升设计的标准化程度,不断优化设计流程,同时要研究适合的作业方式,合理的控制构件的预制和运输,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提升安装效率,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减少施工工期,还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污染高、消耗大的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契合,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瓶颈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