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勇强
尽管英美新批评被批评“过时”了,然而对诗歌而言,不识诗人,不了然诗歌创作的背景,这也留下了客观评价的可能。由此,瑞恰兹等人推崇的“细读”的确是个值得赞赏的方法。“细读”是什么?瑞恰兹说的都忘了,只记得别人的“批判”——脱离历史和文化语境,割裂了作者与作品的联系……诸如之类,恰如眼下“茫然”的处境。其实,对于诗歌而言,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诗人当时在干什么,我们要做的仅是阅读诗歌,品味并寻找自己的感觉慰藉。曾见过这样的诗语:“微风荡啊荡啊荡,静静悄悄溜过原野……我的心啊,飘啊飘向何方?飘啊飘浮啊,飞上那青天摘啊摘云朵,流浪流浪,一颗心找寻一个停泊的地方”。由此,“细读”可以说是发自内心,寻找感觉的活动。细细读上几章,既是聆听诗人,也是审视自己的内心与感受。
打开高璨的诗集,拾撷片羽。起首一章名曰“杂乱之意”。其实,“杂乱之意”只是“乱”了心灵。诗句透出女生的细腻,其意象选择如“梦想本是/胸脯雪白的鸽子”,“胸脯雪白的鸽子”,显然就是女性的意象选择。由“鸽子的雪白胸脯”,就会想到“绒毛”和“暖意”,传递出诗人对于“暖意”的渴望。这暖意,或许是一封期待回复的信,又或是梦中才有的相逢,如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相会。
“书院”一诗,诗人一如既往地寻找内心渴望的温暖——仿佛身处金秋,却遥想越过冬天,渴望看到春天怒放的暖花。“欲雨山中/在你眉眼间一次次感动”、“山下雨/叶无落/站得近或远”,字句似曾相识,诵读出徐志摩、卞之琳的影像。客观地看,“你之体温着候鸟之裳”应是诗句的亮点,其多义呈现,若云“你的体温是候鸟之裳”,又似“你体温着候鸟的衣裳”,亦如“依偎着温暖的候鸟”。而“我很像我,你愈发不像你”,则再次露出女性特有的心意表达——仿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性德《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其反向,便是小柯一首名为《我变了,我没变》的歌曲,即“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从古至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初心从未改变,而别人却变得不像原来的模样。所以,才有“凭栏八千个日夜/日月互蚀/我很像我/你愈发不像你”的诗句。“凭栏”是女子望夫的意象,所谓“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李白《清平调》)。“八千日夜”并不久远,也就22年左右。读到此处,不禁疑问,难道这是诗人的年龄?
说实话,我同样欣赏“小女子不才/未得公子青睐/扰公子良久/公子勿怪”(《公子向北走》)这样平淡持重,娓娓道来的词句,或许才是无须炫耀的“字正腔圆”。《诗经·七月》曰:“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因此,歌曲以“公子”“小女子”称号,颇得先秦男女相会及《七月》的精髓。自语自说,熟悉又陌生,谦卑透着有礼,于是内心觉得这样的对话,透出的便是“雅”。
从古代到现代,诗歌语言形式变了,环境也变了,古今诗歌仿佛有条无法跨越的鸿沟。然而,诗歌变化也正是诗人的变化。古人什么模样,我们不知道,但是现代人的模样却可以就近捕捉。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特点是“瞬间性”,这就造成“一切取决于时间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那些耗费时间的东西”。而现代艺术的“瞬间性”则导致其意义晦涩,甚至令人费解。根据德国学者阿多诺对于现代艺术“否定性”本质的认识,对于美的外观抛弃,才构成了现代艺术的“费解”。 阿多诺认为,艺术应打破传统艺术追求完美性、整体性的幻想,用不完美性、不和谐性、零散性和破碎性的外观来实现其否定现实的本性。[1]同样道理,某些新诗也是通过外观否定,破碎语言的完整,故意造成不和谐,以实现对于现实和传统的否定。
此事落实到中国,现代国人用白话思维,本不足为奇,只是白话用于诗歌,就易于滑向平庸。原因是现代诗不像古诗,有格律、音韵的审美追求,它已变成了纯文字的展示。本雅明所谓“瞬间性”,并不是说现代诗具有“瞬间性”的文字,而是指现代人思维不愿长久驻留在慢节奏的韵律品鉴之中。他们要从文字中快速看到奇怪的“爆点”。所以,某些现代诗人不满足于完整、平顺地呈现诗语,转向破碎、蹂躏语句,刻意寻求与传统诗语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唯有破碎表意完整的语言,才能从“陌生”中恢复生气。犹如古诗中的六言诗,因为稳定工整,缺乏变化,读者阅读无趣,往往容易丧失“诗性”。
现代诗没了文字和格律的限制,可以用更多的字词表述。然而,不受约束地使用文字,也可能是诗歌失去感觉的开始。因为“他们把一切都说得那么清楚,……他们什么都知道;没有什么高山他们觉得更奇妙”(里尔克《我那么害怕人们的言语》),文学的“特异性”没了,事物没了歌唱,万物被谋杀,诗歌便沦为一种技巧。
相比于古诗,新诗更期待破碎语言的逻辑秩序,寻求思维想象的出奇。如黄宇《生词》:“夜晚,池塘暗处隐藏着/蛙的叫声,它想就这么叫成一个钉子户”。辛北北《老虎尾巴》:“事到如今,肺病都成了语病/我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意境敞开/如陈年的风筝在空中漫游”。这两段诗中,出奇的便是“蛙的叫声”,“叫成了一个钉子户”,以及“肺病都成了语病”。诗人之所以将“蛙声”与“钉子户”相联系,而“肺病”居然成了“语病”。原因是这类新诗“能指意象”需要经由更曲折的联结,如“蛙声→气鼓→生气→抗争→钉子户”,而“肺病→病毒→咳嗽→说话不畅→表达错误→语病”,需要在象征网络中经过多次转折联结,才能找到符合诗意的确切内涵。同样,高璨《盲区》:“墨是哑的”,诗句令人愕然。然而,下一句则给予了有效的联结,因为“发声部位在笔尖”。象征联结造成的间接委婉及费解,既考验着我们的阅历与智慧,又可能寓有乐趣。
当然,越是曲折多结、跳出常理的联结,其中“隐形逻辑”往往需要诗人或读者付出艰辛的思维角力,才能获得较为清晰的诗意理解,而这些却是古诗较少出现的情况。现代诗人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表现‘他们的所见’,他们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隐藏在这个要求后面的许多问题”[2],刻意追求“恍然大悟”的出奇效果。但是,读者因为种种原因,往往并不一定能将诗中词句进行有效的联结。
通常,凡大脑能深刻记忆的事,逻辑上都进行了有效联系,使人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今诗歌比较,古诗遵守日常生活逻辑,现代诗则寻求异想离奇的跳跃。由此可见,“诗性思维”及“诗性文笔”便是今人难得易失的天赋。古今诗歌,断然不舍的,便是主情不断,余绪袅袅。
人到中年,站在边缘,一边是已知的过往,另一边是渴望探求的未知。探求美好者,将美好之心感诉诸各种载体,传诸众生。而众生皆凭此身,感受最惬意的存在,无时无刻。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诗人,这个世界也不能没有诗歌。文字无论繁简,只要能在时空流转中,将身处此界的感受说出来,表现出生活的参差多态,呈现出生命魅力的存在,这人生便是真的有意义了。
注 释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2][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594页。
附:高璨的诗(二首)
杂乱之章
梦想本是
胸脯雪白的鸽子
在我怀
双臂愿为风与流云
我的无言
一层
御寒与水的绒毛
揣不泄露之暖意
火炉衣不遮体
他不是最温暖的人
你是
冬天快到了
我的每个骨节
洒满种子
随时可能变成大地
秋天睡前的果树
冬天醒来的雪原
我永远
永远写不出
生活这样的故事
用平实的言辞落款
印一烤漆的爱
信一封没有寄出
只写过一封
亲手予你
以为我们不会重逢
梦啊
本是胸脯雪白的鸽子
深以为做过这世上
最奇绝美艳的梦
直到你来
我竟没有梦到过
书 院
欲雨山中
在你眉眼间一次次感动
唇齿 相依
山下雨 叶无落
你站得近 或远
你站得如同秋季
你之体温着候鸟之裳
凭栏八千个日夜
日月互蚀
我很像我 你愈发不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