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2019-12-28 02:12黄显杰
灌篮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新路径赛事特征

黄显杰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竞技武术套路的相关文献搜索,对相关书籍的查阅,以及对近几年赛事的观看了解,浅析当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演变,赛事制度以及赛事开展的情况。通过研究梳理,发现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制度不精准、宣传不到位等,造成优秀后备人才稀缺,赛事发展国际化不够,没有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循环。研究提出武术套路发展方向要坚持以弘扬武术传统文化为根本,赛事改革发展应加强文化内涵和赛事的宣传工作,让国民认知、赛事级别、赛事规则“标准化”,赛事开展要对大众“开放”等建议,以期给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思路,为竞技武术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竞技武术;赛事;特征;新路径

一、竞技武术套路的赛事特征

(一)竞技武术的历史演变

武术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武艺”“功夫”“国术”等不同的名称变更到“武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突破,吸收包容,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热再度发酵。竞技武术套路也是在同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59年北京的第一届全运会,到2005年江苏南京的第十届全运会,武术由表演项目逐渐成为比赛项目。”[1]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武术,也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而创办了竞技武术比赛。多年来,套路动作与结构的突破、竞赛规则的实行、武术竞赛地位的确定、国家对武术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使竞技武术比赛越加完善。时至今日,武术由中国武术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两大部门领头羊来统筹管理并开展武术项目,另外还有国际武联和各下级分支的各省市武协、武管中心等部门来协助管理。

(二)竞技武术套路的赛事制度

“竞赛是武术发展的杠杆,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活动来达到提高和发展武术的目标。我国武术竞赛制度的建立与形成,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不定期到定期、由随意性到规范性、由规范性到科学性的发展过程。”竞技武术套路赛事的开展,多以政府机构承办比赛,较少有商业化模式的比赛举行。在近几年的发展下,以商业赞助为主要经济来源承办的赛事有所增长,但体系仍不够完善,与奥运会的各运动项目不能相比。近年来武术赛制加大力度改革,赛事规则沿用2012年出版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但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革新。

增设裁判席位,裁判员总数量的提升,弱化了裁判员个人审美对得分影响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来的裁判席位摆放位置,由场地正前面一面视角改为场地环绕式,裁判员获得多个视角来评定运动员的技术表现,以此判定比赛结果,此举弥补了早期裁判员的视线盲区角,从而避免运动员刻意规避动作扣分点的行为。

打分更细致精准化,打分计算由原来的百分位延伸至千分位,如此便于区分高水平运动员的细微差距;打分数据的公开,打分数据由前期只显示扣分点与A、B、C组各组的总分,细化至能看见每个裁判员具体给出的演练分,加强打分的“透明性”,也意味着每个裁判员必须要对给出的演练分值负责。

扣分侧重点的转移,在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中,裁判对动作规格扣分点的判定变得严格,界于规则标准与动作呈现之间的细小差距均已,也就是常说的“可扣可不扣”的动作统统都扣,严格打分说明竞技武术比赛针对基本动作规格要求的重视程度增加,证实重难度轻规格的时期已经是过去式了。种种改变都象征着中国竞技武术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武术赛事也在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迈进。

(三)竞技武术套路的赛事组织情况

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即以下地方级的比赛。国际级比赛一般是通过选拔的职业运动员和外国的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参加,国内基本不会有非专业运动员参与;其他国家武术发展程度有限,水平较低可能会有业余运动员参加的情况。国家级比赛多以各省专业运动员和各大高校的专业校队参加,业余爱好者很少能获得参赛资格。省级即以下的比赛参赛形式较多,运动员身份基本无限制,参赛人员也是最多的;此外比赛还由年龄分青少年与成人组别。

二、竞技武术套路的赛事审视

(一)竞技武术套路赛事的办赛目的不明确

中国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历经几十年,举国体制的优点是为中国快速培养出众多的优秀运动员,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挤进世界体育强国的门槛,体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体育文化,“在这种背景下,选择能代表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需求[2]。”竞技武术在与其他运动项目追赶比较时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一味地向奥林匹克运动靠拢,导致国家主导的竞技武术越来越偏离民众的需求”,与国家大力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战略目标相背离的。

(二)競技武术套路赛事制度不完善

诚然,近年来武术套路赛事赛制的确做出了很多调整,但是仍然没有改写武术套路竞赛体系不完善,竞赛规则不规范的事实。多次申奥失败,武术套路的发展与突破方向在哪里,是值得每一个武术人思考的问题。竞技武术要突破现下的发展瓶颈期,赛事制度的改革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一环,“赛事组织各个环节的协调完善,规范的组织形式、严密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标准体系构建下的武术赛事组织标准是武术赛事发展的重要保障。”[3]各省市的专业队出现后备人才断层的问题,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青年运动员参赛的规则与成人赛事的规则不相同,且不同地方省市级的比赛规则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间接导致青年运动员在上升到成人赛事时,过渡期长,对规则不适应的情况。从青年赛事到成人赛事的转换,没有设定可帮助运动员科学有效过渡的赛制规则。

(三)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受众狭窄

竞技武术比赛的赛事制度较好的划分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使比赛的公平性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这也让那些没有走专业路线的优秀运动员失去参加大赛的机会,没有办法在更高的比赛平台得到锻炼,“目前,我国官方主导的以标准化、精英化、竞技化为主要特征的武术赛事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限制与忽视了赛事在优化竞赛结构、增强后劲;社会化为教育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化为生活方式、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等方面的多元发展与深入盘活,极大影响了武术赛事的社会发展与服务的价值维度。”[4]

三、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发展的新路径

(一)竞技武术套路要坚持以弘扬武术文化为根本

“搭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间互动交流。传播和推广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理念、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中国标准、中国产品,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有效发挥全民健身在推广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5]竞技武术开办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播,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就目前对赛事的影响来看,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传播,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还远远不够。竞技武术的存在是为了武术更好更快的传播出去,它只是从武术中挑选出来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武术文化。因此,办比赛不能只是比技术、拿成绩,更要注重对武术文化内涵的交流及传播,使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全面的传承。

(二)竞技武术套路赛事制度“标准化”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讲到“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能由改革和创新来解决。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强改革,是新时代体育迈向新征程的必由之路”。赛事制度必须要改革,赛事规则也要改革,“标准化”是竞技武术套路全面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赛事级别“标准化”,精确正规赛事与一般赛事的区别,成绩和荣誉的含金量要统一;规则“标准化”,对同等级别的赛事规则统一,出版一套条例清晰且含概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赛事的总规则,增强全国不同地区的人才资源对规则的适应度,帮助提高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储备,也能帮助赛事制度尽快完善。

(三)竞技武术套路赛事要“开放”

比赛作为连接大众与专业运动员的纽带,要让他们有机会同场竞技,进行技术交流,进一步推进竞技武术技术的发展。对于那些不在专业队伍中,没有资格参加高级别大赛,同时又有和专业运动员与之较量的实力的运动员,提供他们在低级别比赛中可获得高一级别赛事资格的制度,比如在正规省级比赛中取得前三或冠军的运动员,能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国家级的同项目比赛,此方式在能保证国家级比赛有一定水平高度的同时,也能让业余运动员有一个可以通往高级别比赛的努力方向。“以‘我要上全运为主题在天津全运会新增19项群众性体育赛事,将天津全运会打造成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窗口和展示平台,全面实现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通过基层选拔,让普通百姓也有机会在全运会上一展风采,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让民间高手站上全国最高水平的运动赛场,这样开门办体育的举措赢得了满堂彩。”[6]这样的赛事由于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所以反响特别好。我国有很多的优秀人才埋没在人群中,在当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稀缺的时候,开展大众赛事有利于发现优秀的体育人才。

四、结语

体育赛事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导向,当今竞技武术赛事步入发展瓶颈期,赛事制度的不完善,办赛目的的不明确,赛事受众面狭窄等这些问题最终都造成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偏离初衷,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武术要找回自身的文化本质,武术的发展就必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不能一味的向着奥林匹克运动而改革,忘记本心,偏离中国文化。武术套路赛事要创造出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路徑,就一定要加强制度改革,“开放”赛事受众人群,赛事级别和赛事规则要“标准化”,统一了各地的赛事规则,有助于提高全国后备人才对规则的适应时间,帮助解决武术套路优秀后备人才发展断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4.

[2]王岗,王柏利.中国武术发展: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

[3]郑健.商业文化视角下武术国际赛事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报,2016,35(06):134-139.

[4]张君贤,戴国斌.我国武术赛事类型共生共存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05):125-131.

[5]刘兰娟.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瑜伽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12.

[6]李雪颖.人人参与体育,全民健身引领体育新风尚[N].中国体育报,2018.12.20.

猜你喜欢
新路径赛事特征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抓特征解方程组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