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佐
宜宾市江安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本文为探究分析PDCA 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纳的急诊科患者60例给予PDCA 循环管理模式,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纳的急诊科患者60例给予PDCA 循环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2015年2月-2016年11月的急诊科6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2 例,女28 例,年龄为34-67 岁,平均年龄为(50.44±5.71)岁。研究组患者男31 例,女29 例,年龄为35-68 岁,平均年龄为(51.42±5.8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PDCA 循环模式管理,主要从4 个方面着手:(1)P 计划,成立PDCA 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对组内工作的统筹和安排,选取急诊科是富有经验的资深护士,并给予系统的培训教育。然后分为护理管理组、护理安全组以及护理基础。护士长将此次护理目标、护理计划,以及考核指标等内容进行设立,小组成员根据护士长制定的要求进行调查汇总以及讨论分析,最终对本次针对性的实施方案进行确定。(2)D 阶段,为保证急诊科室PDCA 循环模式管理的正确性,可邀请质控组长来传授经验和管理技巧,比如如何在抢救危患者时对存在盲目慌乱以及被动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应对调整,此类问题需指导护士长做好图标定位,明确具体分工,同时还需对护士培训教育进行加强,从而使得危重患者抢救速度及抢救率提高;专业培训方面,针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级的专业技能培训,开展技能培训专题活动,可从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无菌吸痰,导尿管等基础技能进行加强,从而有利于更好配合抢救和提高业务能力;在排班制度方面,按照科室实际和患者需求弹性排班,遵循动态变化和就诊规律,在重点时段增加排班人数,加强护理人员之间沟通,注重新老搭配,便于相互之间指导和监督,有利于护理风险事件的降低[1];完善管理制度,根据急诊科既往的经验教训以及总结学习其他医院和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的成功经验,对现有的制度完善加强,比如绿色通道制度,急救抢救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分诊急诊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存在问题的方面进行补充加强,从而使得急诊科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为患者的抢救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3)C 阶段,要求管理小组统计监控管理以及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抽查以及进行全科检查。(4)A 阶段,在找出问题后,根据现有的管理制度对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后将此次对应的整改措施纳入下一个循环。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量表,主要从操作熟练度和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2]。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急诊分诊,文书书写,急救流程以及心理疏导等内容。
将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t 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7/60),对照组为83.33%(50/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4.86)分,对照组为(85.44±5.0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领域不断改革,如何保证患者在医院护理质量和降低风险事件成为一个研究重点[3]。研究表明,护理工作中良好的管理模式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PDCA 循环模式自提出后及受到不断关注,目前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较为规范的质量管理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诸多科室管理,而急诊科危重患者多、人流量大、突发事件多,属于风险性较高的科室,因此为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加强极为重要[4]。本文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7/60),对照组为83.33%(50/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4.86)分,对照组为(85.44±5.0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 循环管理,分为4 个阶段,从计划、实施、检查和整改等方面对质量循环管理进行加强。该管理特点为问题在解决后,次循环对此类问题就可针对性预防。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自动纳入下一循环,进行再次分析解决,从而使得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持续性的循环解决,这也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业务水平[5]。在整体方面也逐步实现基层科室护理流程标准化,最后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健全的护理制度。
总而言之,通过对急诊科实施PDCA 循环模式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