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朋?商云仁?马月
摘 要: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储备人才,不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网络舆情问题的助推者之一。近年来,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在高校学生中逐渐增多,不仅影响了高校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校园的稳定。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究其原因,从政府和互联网行业、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和学生4个角度进行阐述,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以不断提高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社会和高校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作为新时代的人才,高校学生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的使用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但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社会经验、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在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舆情信息时,容易受到负面舆论语言的影响,最终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前身是指“舆论”,最初由西方的李普曼提出,后来传入中国,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解释是刘毅学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提出的,即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自己关注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的多种情绪、想法、意见相互交织的总和。[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络舆情,其含义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说法层出不穷。从理论角度看,国内学者刘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自身态度意愿和情绪的综合。[2]古斯塔夫·勒庞则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媒体或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某一焦点或事件发表的某一倾向性观点或者言论。[3]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学生这类特殊社会群体在现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校园网和互联网内,对自身关注或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表达或传播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综合。
高校学生本身特点决定其参与的网络舆情具有鲜明的群体性特征。第一,主动性和非理性。主动参与过程中有时会缺乏理性,容易凭主观意向判断网络舆情事件,片面地不顾后果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产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响。第二,群体性和趋同性。在参与网络舆情事件时,会表现出趋同的比较一致的观点言论,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减少网络舆情的传播阻力,得到群体性的大致认同。[4]第三,即时性和迅捷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校园网络的覆盖面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学生快速传播舆情事件,具有迅捷性的特点。
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缺失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为高校学生,参与过程一般是由少数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事件或者话题的论述,然后学生群体之间开始互相交流,产生激烈讨论,共同探讨事件看法和话题,引发对该事件或该话题的一定层面的思考。但是现如今在高校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事件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由学生群体发表的不文明的侮辱他人的言论,存在违反道德规范甚至法律法规的不良参与行为,这些行为影响了网络舆情事件,使其偏离了正确发展方向,导致恶劣的后果,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一些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2.2 网络舆情制度约束力不强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一些校园事件在未查明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就已经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被迅速传播,引发各种猜想,导致人心恐慌和社会紧张。比如西安科技大学高能学院发生的集体腹泻事件;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冷漠置之事件;等等。面对这些校园事件,高校大多表现出删帖、回避的冷处理态度,一味地采取拖、堵、删等比较落后的处理方式,缺少疏导和及时应对,使得学生的负面情绪不断积压,激化两者的矛盾,导致不可控制的后果。
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非理性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舆情参与行为,产生负面的舆论导向,影响校园甚至社会的稳定性。非理性的产生与高校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和社会环境的状态密切相关。当代的高校学生在面对多样的网络舆情事件时,由于受到自身网络素养和社会经验的限制,人生观、价值观不健全,在大众心理的趋势下,容易受到社会上负面舆论的影响,做出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比如在网上恶意评论舆情事件,对他人进行言语上的人身攻击,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等。这些都属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非理性表现。[5]
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出现网络舆情问题时,很多高校只会采取删、堵、改等简单方式,没有及时收集和分析校园网站上学生发表的舆情信息,无法预测和引导可能的舆情危机事件,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制度和引导制度的支持。同时管理中缺少危机应急处理制度,导致面对学生网络舆情危机无法采取有效手段来及时处理和控制舆情事件的导向和发展,只能任凭网络舆情事件在有心人士的言论影响下朝负面方向发展。[6]
3.2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水平有限
第一,在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上,高校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来指导管理工作,导致各个部门在管理中存在职能不清、管理流程不合理、合作效率不高的现象,进而使管理的成效不高。第二,管理队伍的能力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网络管理知识素养不足、缺乏职业培训、对学生的行为方式缺乏网络道德层面的引导;“一对一”的盯人战术使得管理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管理软件系统的支持;专业管理人才有限,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合作条件,综合管理能力不强。
3.3 非理性的社会环境
首先,在政府方面,目前仍然缺少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约束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同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针和对策,许多网民自由发布不良言论和负面情绪,营造非理性的社会氛围;其次,在互联网行业中,对不良信息的监测和过滤不足,缺乏大范围的舆情监测体系和信息过滤技术,无法有效的制止和引导负面信息,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提供了不良的网络言论环境;最后,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面对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舆情事件的舆论观点的持续轰炸时,缺乏正面具体的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在自身心理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非理性的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做出缺乏理智的网络舆情参与行为,产生高校网络舆情的非理性问题。
4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打造理性的社会网络环境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首先,需要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来推动网络道德素养建设,在道德层面约束人们的上网行为。其次,政府需要颁布实施明确具体的专门的法律规范,并对已存在的法律条例,如《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要不断完善,进而从法律层面约束社会网民的上网行为,打造健康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要推动网络环境净化。互联网行业需要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软件和网络不良信息过滤技术水平,建立用于处理网络信息预警的数据库,同时加强各个网站间的合作,建立共同的监测平台,并不断扩大舆情监测和过滤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时处理负面的舆论信息,净化网络环境,为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提供文明的网络环境。
4.2 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1)重视对学生的网络教育。面对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较低的现状,高校需实施一系列教育措施来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伦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和认知网络舆情的含义、特点、形成和影响,并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深刻感悟网络舆情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舆论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伦理素养。[7]第二,通过网络舆情管理者和老师共同参与学生的言论探讨的方式,利用教育者的权威性的影响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来引导学生舆论向正面发展。
(2)加强建设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高校的思政人员应合理把控网络舆情,提升教育活动针对性、影响力和接受度。[8]首先,针对管理队伍的网络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对其定期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表达方式,从更有效的角度,适当引导高校学生舆情。其次,注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并调整队伍结构。高校需要提高舆情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招收舆情管理分析师、网络舆情信息过滤和使用监管软件的专业人员,同时招收一些校园老师、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学生群体,并与专家建立联系,以保证在必要时能提供专家性意见,及时有效地处理舆情管理问题。最后,高校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身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对负面言论的抵抗力,坚定信念,从客观的角度、以冷静的态度参与网络舆情传播。[9]
(3)革新管理手段,引进新技术。首先,高校需要从外引进或者自主研发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和监测系统,提高管理队伍的技术应用能力,及时过滤校园网络不良信息,并时刻监测校园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尤其是学生常用的校园贴吧、论坛和BBS。其次,舆情管理方法中要注重引导,樹立高校的权威性,需要有专门的信息发布员,及时公布学生关注的校园信息,如举办的活动和比赛内容,考试新规则和考公之类的信息等,同时要树立权威性,针对校园安全类事件及时发布官方说法,引导学生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4.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高校需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主要包括4个方面:信息收集与整理,紧急应对与处理,迅速联动与执行,有效引导和实施。具体如下:校园舆情管理队伍通过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利用不良信息过滤技术以及其他方式来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并整理和分析信息,同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队伍,与其协商沟通,根据网络舆情的类型制定合理的紧急应对方案。如果是校内舆情,则应加大管理力度,采用舆论引导的方式,缓和学生间的利益冲突,减小舆论压力;如果是校外舆情,则需及时表明校方态度,联合媒体和政府,共同引导,减少舆论的负面影响。[10]
参考文献:
[1] 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6.
[2] 凯撒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出版集团,2003:16.
[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
[4] 朱磊.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D].华中师范学院,2011:4-5.
[5] 徐洋,陈婉晓珂,别业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现状及对策研究[J].品牌,2015(3):285.
[6] 郑飞.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管理问题与现状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9.
[7] 将谨慎.试论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和引导反馈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11):148-149.
[8] 郁文娟.网络舆情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评论,2019(09):71-74.
[9] 黄博.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探究[J].商,2016(6):212.
[10] 冯文艳.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策略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4):43-44.
作者简介:李永朋(1994—),男,江苏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