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央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好的学生作文需要“伯乐”赏识。识得学生在写作中的长短处,并进行点拨,必定能使学生前进一大步。
课标的“评价建议”中虽然有关于作文评价的明确要求,但实际操作性不强。教师有一点应该明确:作文评语的基本要求,是做到正确和恰当。它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写作中运用的技能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内容大致把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批改经验,对文章进行点评。在实际教学经验中,不少教师忽略了评语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直接用分数或者等级进行简单对待。其实,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文章宏观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凭借评语来引导其进行更深层次的、个性化的、科学的思考,借此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密度,乃至通晓为人之道,树立成熟、正确的价值观。
一、有效形式之一:方向明确,倾注关怀
鼓励和表扬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的努力方向。关于记忆,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记忆是什么?是家虫在床边那一年四季的长吟短唱吧!记忆是什么?是冥冥天幕上那或圆或缺、照亮心灵的月亮吧!记忆是什么?是吹在古老而又弥新的华夏大地上的阵阵罡风吧!”笔者这样撰写评语“把记忆比作虫鸣、月亮、罡风,将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诗意地表达出来,并用设问和排比的句式将三个意象连接起来,所产生的意境十分优美。此处的修辞用得很棒!老师期待这样出色的好语段不断涌现!”看到这样发的评语,学生会知道作文好在哪里,应该如何发展这一优势。
正确恰当的评语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还应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这一原则除了渗透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外,行之有效的做法还有:以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快乐作文,让写作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像上述的评语就倾注了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感情倾向。赞美型的评语有利于学生坚持创作,并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但事有两端,物极必反。如果教师在评价作文时,不管优劣不问场合,逢修辞就一味点赞,就会误导学生,为修辞而修辞。更何况,高中学生思维渐趋理性成熟,教师评语一定要“走心”。走心的评语带来的氛围是清新的,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其内涵充满着诗情画意,鼓舞人奋发向上。一句评语,注入感情,比得上几千几万遍概念化了的套语。
所以,有效的评语要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倾注教师的情感倾向和态度。
二、有效形式之二:打破传统,兼顾评人
传统的作文评语从作文的主题的锤炼、材料的选用、构思的设计、语言的表达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点或缺点,进行客观、准确、公正、到位的评价。这种传统评语本身没有错,但传统评语在写作角度上患有严重的先天不足:只评文不评人,或只重视作文而忽视作者。教师多对作文文本在写法、技巧等方面发表看法、评价,而不能对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加以评价。注重“教书”远大过“育人”。高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渐成熟,但有时难免的,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往往容易脱离实践,导致钻牛角尖式的“标新立异”。教师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会故意地偏袒这类“创新”,疏于具体分析作文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和论证材料的丰富性以及论证过程的节奏性。于是,大量所谓的“创新”作文便应运而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方式会走向极端,陷入偏执的泥淖。
2015年开始盛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原材料引發学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2016年的“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学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作文形式都对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味求新求异,不见得是好事。学生写作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生、社会乃至所在班级学校的困惑和看法。此时,教师就要用深刻精当的评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传播正能量,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发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文中体现的问题,均是文章的写作者自身存在的问题。须知,文是人写出来的,要解决文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解决写作者的问题。如果只从文章中去探究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会舍本逐末,真正的源头应是作者自身。
三、有效形式之三:亲切自然,分条缕析
传统评语中,教师喜欢用“该文”“本文”,这种角度写出的评语,庄重有余而亲切不足,理性有余而人文不足。教师无形中已然凌驾于学生之上,“平等”之说并不存在。如果换一个角度,以第二人称“你”来叙述,平添了几分亲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相信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也一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熬夜辛苦批改的作文,学生瞟两眼就直接扔进了抽屉完事。形式单一的“鸡汤式”套话评语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看多了反而令人生厌。因此,教师写评语也要有“篇章意识”。这篇作文的评语和那篇作文的评语是完全不能替换的。多用分析性评语,根据实际,变换评语的形式。
笔者曾以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题为例写作。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我们暂且称之为油条哥、老父亲和小男孩。这三则新闻各有其“暖点”,也各有“冰点”,看学生如何思考、权衡与选择。
学生作文《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选择小男孩这则新闻。
评语:议论类一等文。评分:17+18+16=51。
文章标题“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形象生动,既紧扣材料,又统领全文。第一段,运用对比,巧妙的引述材料。第二段,表明你的选择并提出观点。第三、四段由宽恕和善意两个并列层次展开,运用诗意化的语言阐述了宽恕和善意给人们带来的暖意。第五、六段用冰冷的现实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宽恕和善意的可贵。结尾再次强调观点: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一幅破损的画绽放美丽。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刻,灵活运用演绎说理、假设说理等多种方法,体现你的独立思考。语言富有意蕴,处处体现你丰厚的文化积淀。非常精彩!不足之处:三则新闻间的权衡体现得不够充分,思辨性不足。
在这段评语中,笔者抓住学生作文以丰富的论证方式见长的突出优点,详细分析论述类文章如何一步步说理,如何将平时的文化积淀加以实际应用。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就如同和学生促膝长谈。
教师评语促进学生作文的发展,而有效的作文评语需要兼顾有效性、人文性和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需时刻谨记你批改的作文后面站着一个活泼生动的人。
作者通联:浙江乐清市柳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