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
苑贺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有上海和平影视艺术中心总编、北京黄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获得过“迎奥运全国书画展览”金奖,“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书画展览”金奖,“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节”美术展览金奖,“中国美术新经典展览”一等奖,“中国美术华表奖展览”铜奖等多项荣誉。多次参加中国美协、安徽美协、文化部组织的中国美术家赴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美术展览并获得多项荣誉。多次参加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举办的《文化四海行》书画展览。中央教育电视台一套拍摄播映了上下集纪录片《画家苑贺斌》。在法国巴黎卢浮宫颁奖典礼上发表了“中国画属于全世界”的演讲;在美国纽约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发表了“艺术是世界和平的桥梁”的演讲;在俄罗斯军事博物馆礼堂《中俄青少年艺术节》闭幕式上发表了“和平养无限生机”的演讲,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引用的古典诗词释义》画了5幅插图,出版有《苑贺斌山水画集》等七本画册。其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精彩绝伦,均有难能可贵的造诣,是实至名归的当代实力派画家。
苑贺斌的山水,在我眼里,只是他视觉审美的一个方面。书画家,是他的一个剪影,而作为本职工作的广播电视编导,他做出过杰出贡献,制作过很多优质的电视专题片。他有记者的敏感,也有编辑人的审美细致,这些都与他视觉审美的画面感分不开。画面感包括了造型能力,其中不仅仅是美术专业的东西,更多的是综合了其他一些方面的综合因素之后,偶然的一个灵感而已。
贺斌的山水画,注重气象,大多采用俯视的镜头。山峦层层如屏列,云霭蒸笼得自然氤氲之美。山水,最重要的是得气象,至于笔墨,虽然是审美符号形式的必要载体,但没有愉悦精神的磅礴气象,就缺少了可以达到持续审美的必然条件。山水,作为艺术审美的主题,其中心思想,还在于人与物交流的崇高感,它奠基于很多方面。“卧游”,当这种抽象的意识介入视觉审美之后,画面有了更多的主观意愿,“以形媚道”,可以使作者或者读者实现暂时的超脱;寄情林泉,因为毕竟人生实际的山林之旅,其时间与空间是有限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读书之外的行路,意义无外乎由实践经验而影响审美接受力继而荐灵于纸端。贺斌注重游历的经验,以便于不断地揣摩和修正自己的画法。山水气象,已然蒙养了他心中的山水面目,于是在他代山川言的過程中,自然赋予了自己理想。他并不急于一劳永逸,而是享受这个过程。
山水之外,贺斌还作花鸟,这次我看到他很多花鸟作品,其中的气质和追求也是他追求审美的过程性。他的花鸟,比如牡丹之类,葳蕤有生气,艳而不俗。生活中的景象有时是带有一丝“土味”的,但令人心里踏实、真实、实际,那确乎大美的源泉。贺斌有兴趣、有悟性去接近生活,他愿意从平常处着眼、去领悟,他不做作,也不愿意做作,笔墨到什么程度湛然明澈,也许因为他不做作、不忸怩,所以自然有一种生机流泻出来。他的花鸟有色彩的,有水墨的,但不管采取怎样的形式,目的都是直接而鲜明的,就是通过这个实践,来把握审美的整个过程——我以为那也就是把握“美”其本身。
多才多艺,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现象,因为器量之大,自然就不易装满,对于一般的画家而言,难以想象与企及。一般画家,或为生计故、为小名故,抓住一个选题比如竹子、梅花、牡丹之类,当即一味画下去,只要不是过愚,也很快能有所获得,然而毕竟小家子气。小农经济、小本买卖,与贺斌无缘,我想,他不屑一为;于是,我极为欣赏,极为投缘。
编辑 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