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岩
我是通过了“国考”,才有了这份事业单位宣传科的工作。一年前,面试那天,11位候选人中只录用一人。因是笔试第一名,我最后一个出场。刚落座,主考官的手机响了。“稍等。”他向我点下头,接听。我坐在他对面,能听到手机里的内容,大致是会议室音响设备的麦克风出了毛病,一会儿有个重要会议,机关的局长要到场讲话。“我正在面试呢,你找办公室的人。”主考官明显不高兴了。
我在大学是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经常跟音响设备打交道。旁听到电话内容,马上知道毛病所在,便说:“估计是垫片松了,用螺丝刀拧紧就行了。”主考官看我一眼,马上回拨电话,把我的话转述给对方。就在他翻看我提供的材料之际,手机又响了,“修好了?好,知道了。”說完,他摁下电话,笑问我怎么对电器这么在行。我一字一句地回答,他边听边翻我的简历,看完什么也没问,轻轻说了句“回去等消息吧”。
我做好等几天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报到通知。原来,主考官是单位二把手,那通电话简直是神助攻,加之我笔试成绩优异,他当即就有了答案。在班子例会上,他对我大加赞扬,于是,我无可争议地被录用了。
成功的喜悦仅维持了一个月,烦恼莫名来袭。早上8点40分签字上班,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电脑无所事事。电脑没连外网,除了单位那些事,没有其他内容。办公室也没有WIFI,不可以畅快地看手机。同事们聊天之余就是喝茶,一个小电热杯,红枣、百合、小金橘、花草,换着样地煮。角落里还有一个煮蛋小电器,下班前,大家喝足了佳饮,再吃一个煮鸡蛋,精神抖擞地离开。
按理说,有这样一个稳定、舒适的工作,我应该满意才对。可实际情况是,我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一种说不清的沉重。我刚23岁,难道也加入这样的喝茶聊天队伍?每天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8小时,要熬到何时才是头?
又忍了一个月,这种工作状态毫无改变迹象,我动了辞职念头。向科长提出口头申请,他愣住了,以为我是一时头脑发热,便说:“你知道走到这个岗位有多难吗?知道这份工作多让人羡慕吗?这才干了几天,就不干了,太不负责了!回去好好想想,今天的话,就当你没说。”
如果他能理解我的感受,支持我的选择,我可能会另眼相看他和他领导下的岗位。可他没有,我知道他这么说也是出于好意,但压抑已久的逆反情绪,让我的念头变成了决定,一周后,我正式递交了辞职申请。在我的坚持下,领导班子例会批准了这个申请,我头都没回地告别了这个曾让我充满憧憬的事业单位。
辞职意味着我与体制作别,经过3个月的折腾,我终于签到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顶头上司、策划部部长只比我大6岁,姓汪,是大学传媒专业的高才生。但共事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他业务能力虽然拔尖,但工作方式实在一般,不适合在领导岗位。
那天,我把自己写的一份策划方案,交给了汪部长。他瞥了一眼,随手放到桌子上。下班后,我整理工作案台时,竟然看到这份文案被丢到纸桶里,捡起来翻翻,页面干干净净的,连个折痕都没有,估计汪部长都没打开过,更别说细看了。这可是我几个工作日的心血啊!
汪部长视我如空气,我怎么努力表现,都入不了他的眼。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率先开口:“你不适合做这行,体制内的工作经历,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你的策划俗套、老旧,没有任何创意。想做一名称职的员工,路还长着哪。”
不久,汪部长领衔洽谈一个大单,但在最后签约关头,客户爽约了。他又急又气,如热锅蚂蚁,在办公室里团团转。为了安慰他,我轻声说:“没到最后时刻,还有运作机会。”他把眼睛一瞪,近乎吼着说:“有个屁机会,你是装傻还是真傻?”
我无比尴尬,转身离开,瞒着所有人去见了爽约的客户。第二天快下班时,老总满面喜色地走进来,大声说:“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小江为我们公司立了一个大功。他的方案说服了客户,为我们挽回了一笔大业务。明天中午,我们要为他庆贺一下。他有担当,又有不服输的劲头,做事情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汪部长的脸唰地红了,老总没说他什么,可从眼神里我能看出,他对我相当不满。不满又如何?你的不满可以通过打压我来宣泄,我的不满只能用实力和行动来自我安慰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拿着自己几经修改的方案,敲开客户方负责人的房间,转机就此出现。负责人说,汪部长的方案他们一直不太满意,但一时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就勉强同意签约。可没想到就在当晚,另外一家公司的方案摆到面前,他们当即决定跟汪部长爽约。汪部长在电话里大发雷霆,他们淡淡一笑,说了句“下次再与你们合作”,就把电话撂了。
负责人看完我的方案,立马神采飞扬,问我:“你代表自己还是公司?”我答:“当然是公司。”“好!”他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我会跟你们老总直接谈的,我要告诉他,你们公司有这样一位策划高手,被汪部长给埋没了。”
通过这件事,我在公司站稳了脚跟。不久,汪部长被调到别的岗位,新部长非常赏识我。毅然辞别舒服的体制内工作,毅然挑战汪部长的权威,你可以说我不安分、不善茬,但这是我的性格,也是我抵御平庸、挑战生活的武器。实践也一次次地证明,不安分才安全,不安分才进步。
摘自《当代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