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
2014年11月~201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在西安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100米处发掘了一座西魏墓葬,编号M2(图一)。墓葬位于郭庄村农耕地内,南邻M1(唐韩休墓)约20米。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吐谷浑晖华公主与茹茹将军乞伏孝达。
墓葬所在地面由于修建干渠,呈南北向凹槽状。墓道、天井开口上方的原始地貌已被破坏,故此处文化层仅有两层:第一层,耕土层,厚0.15米。土色黄褐色,土质松散,内含大量植物根系,现代生活垃圾等。第二层近代回填土层,厚0.85~1.35米。土呈浅黄褐色,土质较硬,密度较大,内含近代砖瓦碎渣、蜗牛壳、料礓石结核等。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M2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双室土洞墓,平面呈“中”字形,坐北向南,方向175°。南北水平总长42.2米,墓室底距现存地表深9.55米,墓道开口距现存地表深约1.2米。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封门、前室、后室、壁龛等部分组成(图二、三)。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图三 砖封门、前室、壁龛俯视图
1.墓道 位于墓葬最南端,坡度17°。坡面土质较硬,略不平整。两侧壁修整光滑,从开口至坡底微外扩,呈口小底大状。北壁从开口至第一过洞顶稍向南倾斜,壁面下部亦修整光滑。墓道填土为黄褐色,较硬,内含一些砖、瓦残块及少量料礓石。墓道南北长14.37、南端宽1、北端宽1.05、坡底宽1.1、北壁从坡底至现存地表深4.35米。
2.过洞 4个。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平顶洞式,坡面较平整。第一、二过洞入口顶上减地挖凿成半圆弧形,以示门洞。并在入口及两边收分处涂白。第三、四过洞入口上部以白色涂成弧形,发掘时多已脱落。过洞内填较松散的五花土。
第一过洞:入口、顶部南端均有塌陷,其东西两边均有较窄的收分。水平进深2.32、面宽1.08、通高1.73米。
第二过洞:顶部弧度较大,且多已塌陷。仅入口处有收分。水平进深2.65、面宽1.08、通高1.7米。
第三过洞:平顶前端有少许坍塌,不见收分,其宽度与前后天井底部等宽。其水平进深2.6、面宽1.08、通高1.7米。
第四过洞:保存完整,其形制与第三过洞完全相同。水平进深2.4、面宽1.1、通高1.45米。
3.天井 4个。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土圹竖井式。四壁略作修整,东、西两壁从开口至坡底稍外扩,形成口小底大状。南北两壁从开口至过洞顶稍斜收,形成口大底小的漏斗形。在东西两壁上,各对称挖凿7~16个数量不等的脚窝,间距0.42米。脚窝截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底宽0.18、高0.12、进深0.05米。
第一天井:东西两壁上各有8个脚窝,挖凿于两壁偏北部,距天井北壁约0.24米。最顶上脚窝距现开口深0.05米。天井开口南北长3.6、东西宽0.96~1、南壁从现开口至坡底深3.95、北壁深4.72米。
图四 前室顶部壁画摹本
第二天井:东西两壁上各有7个脚窝,挖凿于两壁偏南部,距天井南壁约0.3米。最顶上脚窝距现开口深2.04米。天井开口南北长3.48、东西宽1.08、南壁从开口至坡底深5.3、北壁深6米。
第三天井:北壁被盗洞破坏。东西两壁上各有8个脚窝,挖凿于两壁偏南部,距天井南壁约0.35米。最顶上脚窝距现开口深2.5米。天井开口南北长3.18、东西宽1.15~1.08、南壁从开口至坡底深6.6、北壁深7.2米。
第四天井:东西两壁上各有16个脚窝,挖凿于两壁偏南部,距天井南壁约0.32米。最顶上脚窝距现开口深0.28米。开口南北长3.05、东西宽0.94~1、南壁从开口至坡底深7.8、北壁深8.25米。
4.甬道 南接第四天井,北连墓室,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平顶过洞式。其南半部分由于盗扰,现已坍塌。甬道地面平整,东西两壁基本竖直,原铲平修整光滑,并涂有白灰地仗,多已脱落。入口处东西两壁各留有0.03米收分,以示门洞。甬道内填较松散的五花土。南北水平进深0.85、面宽1.18、通高1.5米。
图五 出土遗物分布图
5.封门 以条砖封砌于甬道入口处,由于盗扰破坏,残存15层,多为平砌,夹有三层丁砌。条砖长36、宽8、厚5厘米。残存高度1.05、面宽1.07、砖墙厚度0.73米。
6.前室 南接甬道,北连后室。平面略呈梯形,南壁宽而北壁略窄,穹窿顶窑洞式。前室四壁铲平修整光滑,从地面至洞顶稍斜收,从1.35米处开始起拱,穹顶弧高0.58米。墓室顶部修整光滑,直接用白彩描画日月星象图,太阳(红心白轮廓)、月亮(红色外轮廓,内白彩晕染)、星星、银河、星云等描画清晰(图四)。东西两壁涂有白灰地仗,用红色、黑色颜料绘制壁画,有瑞禽、树木等。南北进深2.2、东西宽2.5~2.3、通高1.95米。在前室西北部发现有一长方形木箱灰迹,从木箱灰迹看,箱盖已揭开放置一旁,盖与箱灰迹呈东西并排放置,在木箱灰迹的西南角并排放置铜器5件,灰迹东西长1.25、南北宽0.78米。
7.后室 前室北部开凿后室,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拱顶土洞式。东、西、里(北)三壁从地面至起拱处基本竖直,从1.3米处开始起拱,拱顶弧高约0.1米,近平顶。壁面原铲平修整光滑,并涂抹白灰地仗,现多已坍塌。南北进深2.3、入口面宽1.26、里壁宽1.1、通高1.4米。
8.壁龛 在前室的东北角开凿一个壁龛,平面呈横长方形,平顶土洞式。南、北、里(东)三壁从地面向平顶稍斜收,使洞口形成底宽顶窄的梯形,壁面原稍作修整,略显粗涩。龛从开口至里壁稍倾斜,形成开口高而里壁低。东西进深0.44、洞口面宽0.6、通高0.8米。
图六 镇墓兽
葬具为木棺,已朽成灰。棺底灰迹结构清晰,呈前宽后窄的梯形,长2.35、前档宽1、后档宽0.68、棺板厚度0.5米,原始高度已不清。由于早期进水,棺具灰迹较地面已漂浮抬高约0.25米。墓主骨架散乱于前、后室淤土上,残存有少量肢骨、牙齿及两个头骨,葬式已不清。
该墓出土随葬品165件(组),主要放置于前室及壁龛内(图五)。有武士俑、镇墓兽、甲骑具装俑,持盾俑、骑马俑、立俑、陶鞍马、骆驼、狗、鸡、牛车、仓、厕、井、瓶、钵、管状器、墓志等。现分述如下:
图七 A型武士俑(M2:10)
图八 B型武士俑(M2:62)
图九 A型武士俑(M2:10)
图一〇 B型武士俑(M2:62)
共141件(组),均泥质灰陶,模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1.镇墓俑
镇墓兽 4件。据形制可分二型。
A型 2件。原放置于壁龛入口处,2件形制基本相同,一件为兽面,一件为人面。兽均作爬匍状,双眼圆睁,目视前方,四腿粗壮劲健,曲折前伸着地,四爪宽厚,体肥臀圆,宽扁短尾下垂贴尻。原均涂白彩地,再施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7,人面镇墓兽,颧骨高凸,双耳外翻后贴颈。颈背鬃毛高耸呈波浪状,额顶上耸独角已残佚,肥体上肋骨外凸。通高11.8、体长23厘米(图六,1;封三,1)。标本M2 : 12,兽面镇墓兽,抬头伸颈。双耳外翻后贴颈,颈背鬃毛高耸前刺。通高11.5、体长24厘米(图六,2;封三,2)。
图一一 A型甲骑具装俑(M2:39)
图一二 A型甲骑具装俑(M2:39)
图一三 B型甲骑具装俑(M2:97)
B型 2件。原放置于前室东壁下,2件形制基本相同,一件为兽面,一件为人面。其体型、动作与A型接近。无尾巴,脊背鬃毛呈栉齿状上耸,肥体上肋骨分明。原通体均涂白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18,人面镇墓兽,仰面朝天,颧骨高凸,尖锥状双耳斜上耸,额顶上独角已残断,尖锥状胡须。两腮蓄卷云状须髯,脊背栉齿状鬃毛后斜刺。通高9.5、体长19.5厘米(图六,3;封三,3)。标本M2 : 17,兽面镇墓兽,伸颈抬头,两腮凹陷,嘴前凸。双耳外翻,獠牙外露。颈背栉齿状鬃毛高耸前刺。通高10.5、体长21厘米(图六,4;封三,4)。
武士俑 3件。背为平面,体中空,背面中间钻一圆孔。以形制、服饰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2件。原放置于壁龛入口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俑直立,两腿并拢,双脚八字形叉开。头戴兜鍪,盔帔覆耳垂肩,顶有钉状髻,前沿呈倒3字形覆额护眉心,表面满布鱼鳞甲纹,帔下沿加襕边。面相方圆,颧骨高凸,两腮凹陷,宽弯眉,睁眼露齿,作吆喝状。上身外披阔袖对襟及膝长披袍,衣襟厚襕外翻,内衬穿圆领鱼鳞纹锁子甲,腹部圆鼓外凸。下穿袴,缚膝紧束,脚穿长尖首平底履。两臂下垂曲肘覆于披袍下,双手握拳上下相对置腹侧,拳心各有一插孔。通体原涂白彩,面容、双手、披袍在白彩地上再涂红彩,多有脱落。标本M2 : 10,俑宽鼻翼歪斜,盔顶钉状髻已残。通高26.5厘米(图七、九)。
图一四 骑马俑
B型 1件。标本M2 : 62,原放置于前室东北角。俑直立,双脚八字形叉开。头戴兜鍪,盔帔覆耳垂肩,帔面饰竹节状甲纹,盔顶高凸,前沿呈倒3字形覆额护眉心。面相瘦削,颧骨高凸,两腮凹陷,深目圆睁,作大声呵斥状,上唇蓄八字胡须,下颚络腮胡。上身外披对襟阔袖齐胯披衫,衫襟加窄襕,内穿圆领明光铠,椭圆形护心镜,甲衣下摆饰鱼鳞状甲纹,腹部外鼓。下穿袴,缚膝紧束,脚穿齐膝圆首平底战靴。俑右臂已残佚,左臂下垂,曲肘隐披衫下,左手五指并拢抱于腹侧。通体饰白彩,通高28厘米(图八、一〇)。
2.甲骑具装俑
共7件,均单范模制,背平实心。马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骑俑、马四腿单范模制,先分体制作,后粘接成一体。骑俑头戴兜鍪,盔顶髻上耸。盔帔护耳覆肩,满饰横条棱状甲纹。外披对襟加襕长披袍,内着圆领铠甲,下着裤,足蹬尖首平底履。马匹低首站立,通体覆甲衣。体肥臀圆,两耳外翻,双眼圆睁,注视前下方,颈上剪平鬃,扁长尾呈锤状下垂贴尻,四腿粗壮,四蹄墩厚。据形制、服饰,可分二型。
A型 5件。原放置于前室东壁下、前室中部,形制大小相同。骑俑面相浑圆,双眼圆睁,注视前方。两臂曲肘下垂,双手握拳,抱于胸前。右手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马匹甲衣表面满饰细条棱纹,背上置桥形鞍,鞍鞯覆于甲衣下,臀上浅浮雕一朵草叶纹“寄生”基座。马通体原涂白彩地,马甲衣似再涂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39,马甲衣条纹散乱,通体涂白彩。通高16.2、马体长19.2厘米(图一一、一二)。
B型 2件。原放置于前室东北角,形制大小相同。俑头戴兜鍪,盔顶乳头状高髻,倒“3”字形盔沿覆额护眉心,甲衣表面光素无纹。骑俑抬头挺胸,身体微后仰,腹部外鼓。两臂下垂曲肘,双手握拳,相对抱胸前,左手心有与鞍桥相通的插孔,原持物已佚。马体甲衣表面素净无纹。通体原涂白彩,骑俑披袍及马甲衣似再涂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97,通高18.5、马体长16.7厘米(图一三;封二,3)。
3.骑马俑
共34件,放置于前室东壁下、前室中部。俑均背平实心,马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骑俑、马四腿单范模制,先分体制作,后粘接成一体。按形制可分为二型。
图一五 A型骑马俑(M2:23)
图一六 B型骑马俑(M2:112)
图一七 B型骑马俑(M2:41)
A型 击鼓骑马俑13件。骑俑面相方圆,上身穿低交领左衽阔袖长袍,领口加厚宽襕,内衬圆领衫,下裳被袍裾覆盖,脚穿尖首平底履,端坐于马鞍桥上。两臂下垂曲肘,右手握拳抱胸前,手心插置薄圆饼形手鼓,左手握拳抱腹侧,手原持鼓棰,已残佚,插孔尤存。马直立,细长颈曲前挺勾首,小耳外翻上耸,双眼圆睁,注视前下方。颈上剪短鬃上竖,额前尖锥状刺平前伸。马体肥硕,胸部宽平直,臀部方圆,宽扁长尾下垂贴尻。马四腿劲健粗壮,四蹄墩厚。马背上桥形鞍,鞍下衬长方形鞯,鞍鞯边沿加宽襕,马鞍前左侧各一插孔,孔内插置大厚圆饼形建鼓。标本M2 : 23,骑俑头戴高弧髻顶鲜卑帽,帽帔露耳系扎于脑后。通体涂白彩。通高16.5、马体长17厘米;手鼓径2.4、厚0.6厘米;建鼓径4.1、厚1厘米(图一四,1;图一五)。标本M2 : 72,骑俑头戴圆平顶帻,浓发上梳挽帻下。马面上有模糊的络头饰。通高15.5、马体长14.2厘米;手鼓径2.5、厚0.7厘米;建鼓径4.1、厚1厘米(图一四,6;封二,2)。
图一八 执盾俑、男立俑
B型 鼓吹骑马俑21件。骑俑面相、服饰与A型相同。两臂下垂曲肘,右手握拳抱胸前,左手隐袖内抱腹侧。骑俑右腋下有一未穿透的插孔,内插一上粗下渐细的“L”型长号状乐器。马体特征与A型相同。通体原涂白彩地。
标本M2 : 112,骑俑头戴高弧髻顶鲜卑帽,帽帔露耳系扎于脑后。马面、体上用黑彩描绘出络辔饰、攀胸、鞦带、鞘带、拔尘等马具;马鬃涂黑彩,鞍鞯涂红色,并用墨笔色勒描边。通高16.5、马体长17.8厘米;长号高8、最大径1.2厘米(图一四,3;图一六)。
图一九 A型执盾俑(M2:15)
图二〇 B型执盾俑(M2:82)
图二一 披发俑(M2:157)
标本M2 : 81,骑俑头戴小冠,面相方圆,粗脖颈高挺。上身穿低交领左衽阔袖长袍,领口加厚宽襕,半袒胸,内衬圆领衫,腰系窄带,下裳、双脚被袍裾覆盖,两脚尖外露踩马镫,端坐于马鞍桥上。两臂下垂曲肘,双手握拳上举。骑俑左腋下有一穿透的插孔,内插一上粗下渐细的“L”型长号状乐器。马直立状,粗短颈前挺勾首,马面上塑造出模糊的络头饰,尖耳上耸,颈上剪平鬃。马体肥臀圆,宽扁尾下垂贴尻。四腿粗壮,四蹄墩厚。桥形鞍下衬长方形鞯,鞍鞯边沿加窄襕,两侧悬马镫。通体均涂白彩。通高15、马体长14厘米;长号径8、高1.2厘米。(图一四,2;封二,4)。
标本M2 : 41,骑俑头戴高髻顶风帽,帽帔覆耳齐颈。右手上举持排箫,置嘴边作吹奏状,左手握拳抱胸侧。骑俑袍服涂红彩,马体原似涂红彩,已脱落,鞍鞯涂白彩。马面、背上用黑彩描画出鬃毛、络头、攀胸、鞘带、鞦带、拔尘等马具装饰。通高16、马体长16.4厘米(图一四,5;图一七)。
标本M2 : 89,骑俑手上举,双手相对半握偏左侧,似作吹奏横笛状。马鬃原似用黑彩涂抹,马面上用黑彩描画络辔饰,多已脱落。通高16.7、马体长14.3厘米(图一四,4;封二,1)。
4.执盾俑
共17件。据形制、服饰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0件。俑直立,两脚八字形叉开。头戴兜鍪,盔顶尖锥状高凸,双重三角形宽沿,覆额前凸,帽帔覆耳护颊垂肩。面相方圆,表情凶悍,细弯眉,双眼凸睛圆睁,高鼻阔翼,阔嘴大张露齿,作呵斥状,短脖臃肿,形成顿项,宽下颚前凸。上身穿阔袖齐胯长衫,衫袖呈幕帘状,外罩梯形裲裆甲,下裳为袴褶曳地覆双脚,缚膝微束,鞋尖外露,形成一马蹄形薄底座。俑右臂自然下垂置腹侧,手握拳,手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左臂下垂曲肘,手执鱼形盾牌于腹前,盾牌较短,脊面隆起,中脊两侧饰鱼鳞纹。通体原涂白彩地,面容、袴褶再涂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15,长衫原似涂红彩,盾牌涂黑彩。通高13.8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
B型 7件。形制相同,唯高低、服饰色彩稍有不同。俑面部表情、动作与A型一致。陶俑盔顶呈圆弧状,单层三角形宽沿。上身穿齐胯裲裆甲,甲裾加宽襕紧束,腹部圆鼓外凸。其左手执长条状椭圆形盾牌于胸前,盾面隆起,中脊呈宽带状,盾牌两端中脊两侧饰模糊的条棱状纹。标本M2 : 82,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通高13.8厘米(图一八,2;图二〇)。
图二二 男立俑
5.立俑
共70件。原置于前室四壁下和壁龛入口处。均泥质灰陶,单范模制,背平实心。
(1)男立俑
共68件,包括风帽男俑、笼冠男俑、小冠男俑、平帻男俑、鲜卑帽男俑、单髻男俑、披发男俑等。
风帽俑 共22件。据形制、服饰的不同,可分三型。
A型 14件。俑体较薄,双脚并拢直立,头戴高髻顶风帽,帽帔覆耳搭肩背。五官模糊不清。外披长阔袖对襟齐膝长披袍,袍领加厚宽带。内衬圆领覆胯长衫,圆领厚凸,衫裾加窄襕,腰系宽革带,下裳穿袴褶,缚膝紧束,脚穿尖首平底履,双脚后形成马蹄形薄底座。左臂自然下垂隐披袍下置腹侧,右臂下垂曲肘,手握拳置腹侧,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标本M2 : 35,通体原在白彩地上再涂红彩,多已脱落。通高16厘米(图一八,4;图二三)。
图二三 A型风帽俑(M2:35)
B型 7件。俑服饰与A型同,高颧骨凹腮,五官模糊不清,八字眉,嘴微张。两臂下垂,曲肘隐披衫下,双手握拳合抱于胸前,双拳两侧各一插孔,原插物已佚。通体原涂白彩地,面容、胸部再涂红彩,基本已脱落。标本M2 :83,通高14.5厘米(图二二,6;图二四)。
图二四 B型风帽俑(M2:83)
C型 1件。标本M2 : 55。俑上身穿圆领明光铠,椭圆形护心镜,甲下摆阴刻三道甲纹,腰系宽革带。下裳穿袴褶曳地,形成较厚的椭圆形底座,双膝用宽带紧缚,脚穿尖首平地履。两臂下垂,双手相对抱腰间,右手有插孔,原持物已佚。通体在白彩地上再涂红彩,基本已脱落殆尽。通高14厘米(图二二,3;图二五)。
图二五 C型风帽俑(M2:55)
披发俑 1件。标本M2 : 157,俑直立后仰,双腿微叉。长发披肩,颧骨高凸,两腮深陷,两耳垂肩,张口作吆喝状。上身穿圆领窄袖及膝长衫,高圆领形成顿项,袖口加宽襴紧束,腰系窄带紧扎,腹部前凸。下裳筒裤,脚穿圆首平底高靿及膝长靴,靴中间两道棱箍,薄马蹄形底座。右臂下垂曲肘,手握拳上举胸前,手心有一穿透的斜插孔,左臂下垂置腹侧,手握拳,拳心亦有一穿透的斜插孔,双手持物已佚。俑通体施白彩。通高14厘米(图一八,6;图二一)。
笼冠俑 14件。俑直立,两脚八字形叉开,头戴高髻顶笼冠,冠顶前匐,内衬介帻,帽帔护耳齐肩。面相方圆,五官模糊不清。上身穿低交领左衽阔长袖曳地长袍,袍裾覆双脚,形成马蹄形薄底座,衣领加宽厚襕边,胸系宽带抹胸,肚腹前凸。两壁自然下垂曲肘,双手隐袖内合抱于腹前,手心有插孔,原插物已佚。通体施白彩地,面容、长袍再涂红色,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67,俑双手半握拳露袖口外,双手心各一插孔,其余均为一插孔。通高16.2厘米(图二二,1;图二六)。
小冠俑 共17件。据服饰、手势的不同,可分为二型。
A型 8件。俑体较薄,两脚并拢直立,头戴高髻平巾帻,浓发上梳挽于冠下。面相浑圆,细脖颈高挺。上身套穿裲裆甲,甲边缘加窄襕,内衬圆领阔袖及膝长衫,圆厚领凸出形成顿项,衫裾加窄襕边,下裳穿袴褶曳地,形成马蹄形薄底座,膝部用窄带缚扎,脚穿圆首平底履。两臂自然下垂曲肘,双手合抱于胸前,手心有一插孔,原持物已佚。通体原涂白彩,长衫再涂红彩,多已脱落。标本M2 : 46,通高18.8厘米(图二二,5;图二七)。
图二六 笼冠俑(M2:67)
B型 9件。俑直立状,两脚八字形叉开。头戴小冠,冠中横插簪导,浓发上梳挽于冠下。面相浑圆,宽额细眉。服饰与A型同,两臂自然下垂曲肘,双手隐袖内,合抱于腹前,手两侧各一插孔,原插物已佚。通体原涂白彩地,面容、长衫再涂红彩,已脱落。标本M2 : 85,俑头部微前倾,通高14厘米(图二二,4;图二八)。
图二七 A型小冠俑(M2:46)
平帻俑 1件。标本M2 : 61,俑直立,仰头挺胸,双脚叉开。头戴矮髻顶平帻,头发上梳挽于帻下,面相浑圆,宽额头。上身外穿对襟阔短袖覆胯披衫,衫领加厚宽襕,内衬穿圆领窄袖覆胯襦衫,圆高领加厚,形成顿项,衫裾加宽襕紧裹臀部,肚腹圆鼓。下裳穿宽筒裤曳地,形成马蹄形薄底座,脚穿圆首平底履。右臂自然下垂,手握拳置腹侧,左臂下垂曲肘,手握拳上举置腋前,手心插孔已残,原持物已佚。俑通体原涂白彩地,面容、披衫再涂红色,红彩多已脱落。通高15.8厘米(图一八,3;图二九)。
图二八 B型小冠俑(M2:85)
鲜卑帽俑 1件。标本M2 : 78,俑双腿并拢直立,抬头挺胸。头戴圆弧顶鲜卑帽,帽帔捋耳后搭肩,帽沿加窄厚襕边。圆脸,宽额,粗脖。上身外披对襟阔袖及膝披袍,袍领加厚宽襴,内衬穿圆领窄袖覆胯襦衫,圆高领加厚袖口加宽帛子紧束腕,衫裾加宽襴紧裹臀部,腹部外凸。下裳穿宽筒裤曳地覆双脚,形成马蹄形薄底座。右臂下垂,手握拳置腹侧,左臂下垂曲肘,手半握举于胸前,手心有插孔,原持物已佚。俑通体原涂白彩,已脱落。通高16.5厘米(图二二,2;图三〇)。
单髻俑 12件。俑两腿并拢直立。头梳单髻左斜上耸。面相方圆,宽额,凝视前方。上身外穿直襟阔袖覆胯长衫,领口、衣襟加宽襴,内衬低交领窄袖襦衫,半袒胸,衫裾紧裹臀部,鼓腹。下裳穿宽筒裤覆脚曳地,形成马蹄形薄底座。两臂下垂曲肘,双手隐袖内合揖于胸前,手两侧腋下各有一插孔,原插物已佚。发髻原涂黑彩,面部、胸部原在白彩地上再涂红彩,服饰通涂白彩,已脱落。标本M2 : 75,通高14.2厘米(图一八,5;图三一)。
图二九 平帻俑(M2:61)
图三〇 鲜卑帽俑(M2:78)
图三一 单髻俑(M2:75)
(2)女立俑
共2件。俑直立状,两脚八字形叉开。头梳扇形高髻,并用帕巾裹系,浓发上梳露耳挽于髻下。面相浑圆,宽额凹腮。上身穿低交领左衽阔长袖襦衫,领口加厚宽襴,半袒胸,胸系宽带抹胸。下裳穿高腰曳地长裙,鞋尖外露,形成马蹄形薄底座,脚穿尖首平底履。两臂自然下垂曲肘,双手隐袖内合揖于胸前。通体原涂白彩。标本M2 : 65,通高14.8厘米(图三二、三三)。
图三二 女立俑(M2:65)
图三三 女立俑(M2:65)
6.动物俑
陶鞍马 1件。标本M2 : 4,泥质灰陶,合范模制,体中空,四腿原单范模制,后与马体粘接成一体。马直立状,低首。颈上前短鬃上竖,额前尖锥状直刺,马体肥臀圆,宽扁长尾下垂贴尻,尾梢外翘,四腿粗壮。背上置桥形鞍,鞍下衬长方形鞍鞯,鞯四边沿加宽襴。胸上部刻划一道攀胸,攀胸上悬挂四枚半浮雕圆饼形杏叶。马通体施白彩。马通高27、体长19.4厘米(图三四;封三,6)。
图三四 陶鞍马(M2:4)
图三五 B 型陶骆驼(M2:98)
陶骆驼 2件。均泥质灰陶,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四腿为单范制作,后与体粘接成一体。据形制大小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2 : 113,骆驼直立状,脊背弓弧无驼峰,体肥硕,臀部宽平,四腿较细短,四蹄宽大,两前腿直立微外撇,作负重状。脊背上部中间并列两个穿透的小插孔,用于穿系两侧驮架。骆驼通体原涂白彩地,再用黑彩描画出驼毛,多已脱落。通高17、体长17.8厘米(图三六,2;图三七)。
B型 1件。标本M2 : 98,骆驼细颈直上挺,颈下垂宽扁肉帘,脊背有较低矮的弓弧形驼峰,体肥肚圆,细短尾左上盘曲贴臀,四腿劲健有力,四蹄宽大,前腿直立,后腿微蹬,作负重状。骆驼脊背上部两边粘贴双驮架。驮架为单范模制,粗索状丝绸为手制。双驮架体呈弓弧状倒“凸”字形,驮架背面光素无纹,正面凸底呈半圆弧形,面饰横向细竹席状纹,凸顶呈凹面长条形,面饰粗条棱纹。在驮架上搭扣一粗壮的半弧形纽索状物件,两边下端与骆驼腹部粘连。骆驼通体原涂白彩,已基本脱落。通高22.5、驼体长22.6厘米(图三五;封三,5)。
陶狗 2件。一件原置于前室东北角,一件置前室中部。均泥质灰陶,手制,一件实心,一件体中空。以狗姿态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2 : 57,狗作蹲坐状,粗长颈斜上挺,两耳下耷,两眼圆睁,尖锥状嘴紧闭。体肥,细长尾上翘卷曲贴臀。两前腿直斜撑,两后腿平前伸着地,四爪相扣。通体原涂白彩,已脱落。通高9.5、体长10.8厘米(图三六,1;图三八)。
B型 1件。标本M2 : 116,狗作直立状,粗长颈斜上挺,两耳下耷覆面,长嘴微张,尖长尾后翘,四腿粗壮,两前爪宽大,四腿直立微叉开。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通高7.4、体长9.8厘米(图三六,3;图三九)。
陶鸡 1件。标本M2 : 145,原置于前室壁龛入口处,泥质灰陶,手制,实心。鸡直立,粗颈上挺,尖锥状长啄,颈下垂宽肉珥,头顶高耸长扇形鸡冠,体肥,扁长尾高翘起,双翅外张,双腿呈柱状支撑,薄圆饼形底座。通高6.3、体长6厘米(图三六,4;图四〇)。
图三六 动物俑
图三七 A型陶骆驼(M2:113)
图三八 A型陶狗(M2:57)
图三九 B型陶狗(M2:116)
图四〇 陶鸡(M2:145)
共两套。一套只有车,无牛,原放置于前室中部;后一套牛、车俱全,原放置于前室东壁下、前室东北角。出土时牛、车及车轮均已分体散乱,残碎严重,后修复完整。均泥质灰陶,牛、车及两车轮均分体合范模制,兼手工修整,体中空,制作精细。以车形及是否配套牛而分为二型。
A型 一组3件。标本M2 :125—1~3,由车身、两车轮三部分组成。车后舆呈方体,车箱两帮从下至上微外撇,顶呈覆瓦状凹面卷棚,前后出簷。该车厢无前后挡,前后敞开。车箱两帮外壁顶端为宽平折沿,其上各有三个小圆插孔。车前舆呈横长方形浅凹槽,其上被顶棚前出簷摭闭,正面两边各一与车辕套接的圆形插孔。车轸为“井”字形出头,车箱两帮底边中间各一半弧形横板,其上各一插孔,与箱帮折沿中间插孔相对。车轸底中间两边各一穿透的大圆孔,用以贯穿车轴与两个车轮相套接。两个车轮与车身分离,车轮呈圆饼形,内壁为平面,较平整。内外两道轮辋,外轮辋较宽素面,与内辋之间有辐条12根,内辋较窄,与车毂间围饰一朵盛开的凹面12瓣莲花,莲瓣尖正对12根放射状辐条。圆锥形车毂较低矮,中有穿透贯轴的薮孔。车体通高12.8、身长14.5、宽14.5,顶棚长17.5、前宽10.5、后宽10.6,车轮径9.5、厚0.8厘米(图四一、四三)。
图四一 A型陶牛车(M2:125)
图四二 B型陶牛车(M2:96)
图四三 A型陶牛车(M2:125)
图四四 B型陶牛车(M2:96)
图四五 陶器
B型 一组4件。标本M2 : 96—1~4,由牛、车身、两车轮四部分组成,
陶牛直立状,粗颈上挺,昂首抬头,牛面上塑雕络辔饰,宽扁嘴微张,粗脖颈下垂厚长肉帘。牛体肥背宽臀圆,大肚腹下垂,长尾下垂,四腿粗短,四蹄墩厚,四腿直立。牛颈上搭半弧形宽扁车轭,轭足平外伸。两扁长条形车辕与轭足及牛体相粘接,车辕前细后粗,后端各有一椭圆形穿透的斜插孔,应与车前舆两端的圆形插孔套木芯相连接。牛通体原涂白彩地,白彩地上再涂红彩,现多已脱落。通高16.4、体长19.6厘米。
陶车与A型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辐条有16根,且周边无装饰。车轮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车体通高13.5、身长18.9、宽13.3,顶棚长17.8、前宽10.4、后宽10,车轮径13.3、厚0.7厘米(图四二、四四)。
共7件,发现于前室东南角和东北角,均泥质,轮制兼手修。
陶仓 2件。表面较光滑,空心。以形制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2 : 63,仓体呈高圆筒形,下粗上渐细,顶呈圆伞盖形,周边微出檐,盖顶面刻划十道斜线纹,以表示瓦棱沟。正面出檐下开一横向椭圆形仓口。原通体涂白彩,已脱落殆尽。通高9.1、盖顶径6.7、底径6.8厘米(图四五,5;图四六)。
B型 1件。标本M2 : 3,仓体呈高圆筒形,上粗下渐细,顶呈圆伞盖形,脊顶高凸,中有一穿透钻孔,周边出窄檐,盖顶面有明显的轮制旋痕。腹壁中部戳划一不规则形仓口。原通体涂白彩,已脱落殆尽。通高9.2、盖顶径8.0、底径5.5厘米(图四五,1;图四七)。
图四六 A型陶仓(M2:63)
图四七 B型陶仓(M2:3)
陶厕 2件。表面较光滑,空心。以形制的不同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2 : 132,厕体呈较低矮的长方形筒状,屋顶呈长方形覆板瓦状,屋脊中间下凹,两侧端翘起,四面出宽檐,屋顶中间刻划八道瓦沟纹,两侧端垂脊刻划横向瓦沟纹。厕壁正面右侧底部开纵向长方形厕门,门下留有较高的门坎,其余各面全封闭。陶厕原通体涂白彩。通高7.8、屋顶长10.8、宽8.2,厕体长9、宽6.5厘米(图四五,2;图四八)。
图四八 A型陶厕(M2:132)
图四九 B型陶厕(M2:152)
图五〇 陶井(M2:60)
图五一 A型陶人踩踏碓(M2:48)
B型 1件。标本M2 : 152,厕体呈高长方形筒状,屋顶呈长方形覆板瓦状,屋顶面较平,微见中脊,四面出宽檐,屋顶光素无纹。厕壁正面右侧底部开纵向长方形厕门,门下无门坎,其余各面全封闭。陶厕原通体涂白彩,多已脱落。通高8.3、屋顶长11、宽8,厕体长8.2、宽5厘米(图四五,3;图四九)。
陶井 1件。标本M2 : 60,表面粗涩,空心。井呈方柱体,上口方大,下口较小,井筒为方筒形,顶面有凸出的“井”字形架。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通高6.7、井架长9.4、上口径4.2、下口径3.8、井筒边长5.8厘米(图四五,4;图五〇)。
图五二 陶人踩踏碓
陶人踩踏碓 2套。以形制及有无陶俑分为二型。
图五三 B型陶人踩踏碓(M2:93)
A型 标本M2 : 48,用较薄的长方形泥板曲折成反“L”形,靠背低矮,底板较长,底板前端圆弧,顶中一低矮的圆形臼窝,后端靠背与底板间两边连接厚长条反向“L”形支架,两支架立柱中下部有一穿透小圆孔,原应穿轴以套接活动的杵杆。碓杵杆呈长条棱柱状,前后两端圆弧,前端竖“十”字形舂棒,靠后端有一穿轴圆孔,正对两边支架穿孔,穿轴已佚。碓通体原涂白彩,已脱落。碓通高7.5、底板长13.6、宽6.4、底板厚1、杵杆长12、宽2.1、厚1.3厘米(图五二,2;图五一)。
B型 标本M2 : 93,整体由高髻女俑、碓、杵杆三部分组成,俑为单范模制,背平实心,后与靠背粘贴成一体,碓为手制,较规整。俑直立状,头梳扇形高髻,并用帕巾裹系。面相长方。上身穿低交领左衽阔袖襦衫,领口加厚宽襴。下裳穿高腰长裙,裙腰紧束,内衬窄筒裤,脚穿圆首平底履。背靠碓后板,两臂下垂,双手扶握于碓支架上,右腿直立蹬地,左腿曲膝高抬起,脚踩碓杵杆。俑通体原涂白彩,多已脱落。通高15.2厘米。陶碓与A型相同。通体原涂白彩,已脱落。碓通高11.6、底板长17.6、宽10.5、底板厚1.2,杵杆长13.2、宽2、厚1.2厘米(图五二,1;图五三)。
共5件,均放置于前室内,泥质灰陶,轮制。
细颈瓶 3件。三件仅肩部稍有不同。瓶喇叭形侈口,宽平折沿微内斜刹,唇边一道阴弦纹,使之形成双唇,细高颈紧束,肩颈交界处一圈弦纹,广肩圆鼓,深腹中上部圆鼓,下部斜收成小平底,外底心大内凹,并有明显的破式轮制同心圆痕。瓶肩部有明显的同心圆瓦棱状弦纹。标本M2 : 143,折沿较宽,上有四道明显的轮制旋痕,肩部呈广鼓肩。通高15.5、口 径6.3、腹径10.5、底径5厘米(图四五,6;图五四)。
陶钵 2件。外表粗涩不光滑,敞口,口沿边微弇,圆唇,浅腹,圆饼形圈足。标本M2 : 5,腹壁上部微内折,内底心较平,圈足较厚。通高3.8、口径10.5、足径5.6厘米(图四五,7;图五五)。标本M2 : 6,腹较深,大内凹底心,薄饼形圈足心内凹,并有明显的破式轮制旋痕。通高3.8、口径11.2、足径5.4厘米(图四五,8;图五六)。
图五五 陶钵(M2:5)
图五六 陶钵(M2:6)
图五七 铜器、骨器、铁器
共5件。原放置于前室西北部木箱内,5件摆成一排,均铸造成形,器表打磨光滑。器类有铜铛、细颈瓶、铜壶、铜三足盘、铜钵。
铜铛 1件。标本M2 : 108,铛腹呈深腹钵形,沿外折敞口,沿内壁呈凹面双重沿,沿边斜刹尖唇,深腹。口沿一边有一深凹槽短流,腹壁折沿处焊接一长条形曲折长柄,柄末端呈蘑菇状,腹底三蹄形高足外撇。通长16.2、高6.5、口径6.5、腹深3.5、流长1.5、宽1.8厘米(图五七,3;图五八)。
铜细颈瓶 1件。标本M2 : 107,瓶喇叭口外侈,尖唇,细长颈,颈底圆饼形座,与肩部粘接,鼓溜肩,深腹外鼓下垂,高圈足外撇。瓶底残一孔。表面光素无纹。口径3.5、腹径6.2、圈足径4.3、通高13.2厘米(图五七,5;图六二)。
铜壶 1件。标本M2 : 105,壶为盘口,方唇,细矮颈紧束,广鼓肩,扁体球形深腹,平底,矮圈足外撇。底心有一残孔。通高6、口径5.4、腹径6.6、圈足径5厘米(图五七,4;图五九)。
图五八 铜铛(M2:108)
图五九 铜壶(M2:105)
铜三足盘 1件。标本M2 : 109,盘圆口外敞,方唇,浅腹,腹壁外侈,内底心高高隆起,外底心大内凹。外底边沿有一圈矮圈足,并附加三个外撇的高蹄形足。通高2.7、口径7.8、底径6.3厘米(图五七,1;图六〇)。
图六〇 铜三足盘(M2:109)
图六一 铜钵(M2:106)
铜钵 1件。标本M2 : 106,钵敞口,窄卷沿,圆唇,腹较浅,腹壁微外鼓,平底,矮圆饼形假圈足,足心大内凹,并有同心圆旋痕。通高2.9、口径8.8、底径5.4厘米(图五七,2;图六一)。
管状器 1件。与5件铜器放置在一起。标本M2 : 104,似用动物角雕琢而成,呈圆管状,下粗上渐细,细端上部雕刻纹饰三组,用三道双线阴弦纹相间,上组为一周覆莲瓣,中组为一周联珠纹,下组为一周栉齿纹。下端表面打磨光滑。长4.3、下端径1.2、下端径1厘米(图五七,6;图六三)。
铁棺钉 1枚。标本M2 : 167,铸造成形,锈蚀严重。钉呈扁四棱锥状,蘑菇状钉帽。长11.5、帽径1厘米(图五七,7)。
2合。原放置于墓室入口处,均青石质。
标本 M2 : 1。带盖,盝顶方形。盖与志顶面、各立沿均抛光,未刻铭。经清理,志面刻有竖行阴线栏界,共13列。行栏内似用朱砂书写墓志,但志文大多数随淤土已脱落,清理出的少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盖边长38.3、刹面宽5、盝顶边长30.5、厚11.5厘米。志边长39、厚10.7厘米。
标本 M2 : 2。仅存志石,表面抛光,其余各面粗涩。志面有明显的阴线棋盘格,共20行21列。志文楷书,满行20字,共385字。在行文过程中,凡见“悼皇后、皇帝等尊号前空一格,以辟讳。志长49、高(宽)43、厚13厘米(图六四)。
图六二 铜细颈瓶(M2:107)
图六三 管状器(M2:104)
图六四 晖华公主墓志拓片(M2:2)
志铭:
茹茹骠骑大将军俟利莫何度支尚书金城王乞伏/孝达妻晖华公主吐谷浑氏墓志铭/
公主讳库罗伏,字尉芮文,吐谷浑主明元之第四女/也。迺祖迺考,世君西域。既鹊起而辟土,亦虎视以称/雄。斯乃备之于简素,可得而略矣。主茹茹可敦之妹,/即 悼皇后之姨也。公主之称,始自本国。金城初仕/于吐谷浑,为车骑大将军、中书监。浑主重其器望,遂/以妻之。若夫窈窕之誉,借甚于椒芳;烦辱〔缛〕之功,有闻/于权木。四教既闲,百两云萃。妇德内融,母仪外肃。又/从夫至于茹茹,亲戚礼遇,莫之与先。 悼皇后来归/也,金城以姨婿之重,作上宾于魏。时主及三子亦从/此行,婉若春风,曒如秋月,光仪容止,式谐典度。方调/琴瑟,永训闺庭,而偕老之愿未申,朝露之危奄及。春/秋卅有九,以大统七年正月甲午卒于苌〔长〕安。皇帝/悼之,葬以公主之礼。生远其乡,死异其地。德音虽在,/形颜已歇。嗟行之人,惜而泪下。粤二月己酉窆于山/北县小陵原。乃作铭曰:/
昭昭列星,乃降斯灵。诞兹闲淑,既素且贞。来仪君子,/作宾上京。规矩其度,兰菊其馨。方申介祉,式范宫庭。/岂期舟壑,奄望佳城。银海虽湛,玉桂不荣。伤哉玄夜,/已矣泉扃。/
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带四个天井的双室土洞墓,前室近方形,并在东壁开有一龛,后室窄长。前室放置随葬品,后室置双棺,是典型的前堂后室结构。这种墓葬形制多见于北周时期,西魏较为少见。在前室顶部和东西两侧壁均绘有壁画,顶部内容完整,有日、月、北斗图案,两侧壁残存有鸟禽和树木图案。目前,在西魏和北周墓葬中,很少发现有壁画。此次发现的壁画内容,丰富了这一时期葬俗研究的基础资料。
出土遗物主要放置在前室的东壁下,有镇墓兽、武士俑、甲骑具装俑、执盾俑、骑马俑、立俑,动物俑和模型明器以及陶器、铜器等。这些器物,大部分可以分为二型。如镇墓兽共出土了4件,上文中根据其趴卧姿势和体貌特征分为A、B二型。另外,在前室中部出土了5件制作精巧的铜器,器型较小。在北魏李仲胤墓[1]、北魏李翼夫妇墓[2]和北周王德衡墓[3]中也发现有相似铜器。
墓葬内共出土墓志两合,一合位于前室入口处,一合位于小龛入口处。其中前室入口处的墓志志盖均有,志文朱书,多已脱落,无法辨识。另一合墓志仅存志石,楷书刻成。据志文记载,志主为吐谷浑王明元第四女。其夫乞伏孝达初仕吐谷浑,深受明元赏识,得娶公主。后二人返回茹茹,再迁至长安。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公主卒于长安,葬于山北县小陵原。春秋三十九,知生于北魏景明四年(503年)。两人育有三子,名讳无载。
依晖华公主墓志记载内容,可推断乞伏孝达埋葬时间较晚。由于无法辨识乞伏孝达墓志的内容,我们只能依据出土物特征,初步推断墓葬时代下限为北周早期。同时,墓葬中多类随葬品分为两型,应分属夫妇两人。该墓葬是首次在西安地区发现的西魏时期有关吐谷浑氏的墓葬,出土墓志内容反映了吐谷浑、柔然、西魏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北朝时期西魏、吐谷浑、柔然的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并补充了金城一地乞伏氏的家族历史。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赞皇县北魏李仲胤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2015(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赞皇县北魏李翼夫妇墓[J].考古,2015(12).
[3]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