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进行了多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同时在周边区域继续开展了玉矿遗址调查。2014年4月新发现了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1],2015年9~10月,与中山大学在敦煌地区新发现了旱峡玉矿遗址,现将调查收获报告如下。
图一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置示意图
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戈壁之中三危山后山的东南部,距敦煌市约68公里。遗址东西3、南北1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图一)。共发现地面遗迹145处,其中矿坑114处、矿沟8条、岗哨12处、房址8座、选料区3处。本次调查确认玉矿矿脉三条,基本顺山体走向呈东西向分布。各类遗迹沿矿脉走向分布于山体南北两侧。矿坑均为露天开采,多为古代遗存,部分为现代开采,少量现代矿坑、矿沟系在古矿坑基础上开采形成。依遗址区内的地形特征及遗迹分布特点,可将该遗址分为三个地点。
图二 第一地点矿脉露头
图三 第一地点矿坑K1(西-东)
图四 第一地点矿坑K5(北-南)
图五 第一地点矿沟KG6(北-南)
第一地点位于遗址区西部,中心地理坐标北纬40°9′53.74″,东经95°54′02″,海拔1375.5米。该点地势相对较高,山势较陡,有多处矿脉露头(图二)。遗迹相对较少,分布疏散,初步确定矿坑、矿沟、房址等21处。
1.矿坑 14处。
K1 位于第一地点西部山体顶部北侧,不规则形深坑,东西长约5、南北宽0.5~2、深5米。坑口狭长,南北两壁较斜,西壁较直,东壁不甚规整,坑内为黄色沙土及石块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及碎玉料、玉皮,西侧坡底发现大量石锤(图三)。
K5 位于K1西70米处。椭圆形浅坑,东西长6、南北宽4、深0.4米。坑内为黄褐色沙土及碎石块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及玉料碎片、石锤等(图四)。
2.矿沟 6条。
位于第一地点东南部,山体外侧缓坡地上,均为现代开采,部分是在古矿坑的基础上开采形成,对古矿坑造成严重破坏。
KG6 位于KG5东侧18米处。南北向长条状沟槽,北端较浅,长24、宽2、深1.2米,中部向东弧形弯转,有两条相连的小沟槽与南部沟槽相接,长约6米,沟槽南部长约20、宽4~8、深5米。沟槽周边及沟内为黄色砂土及大量石块堆积,散见玉料碎片(图五)。
3.房址 1座。
F1 位于K5北部80米处,处在第一地点北部山体南坡底。地面式单间结构,平面为长方形。南北3.2、东西2.8、墙体残高0.8、宽0.35米。平地砌墙,北墙系对山体南坡底部下挖形成,东、西、南三壁用石块垒砌,间隙以小石块和红褐色粘土填充,在西墙与南墙转角处,有一宽约0.8米的缺口,推测为门道,方向220°。房内堆积黄色砂土,周边发现零星碎骨块(图六)。
图六 第一地点房址F1(西南-东北)
图七 第二地点矿坑K34(北-南)
图八 第二地点矿坑K81(南-北)
图九 第二地点矿沟KG1(西-东)
第二地点位于第一地点东北方,遗址区中部,中心地理坐标北纬40°10′8.74″,东经95°13′49.96″,海拔1324.63米。该点地势起伏较大,东西两侧山势较陡,由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自然冲沟环绕的中部山体相对低矮,形成大范围的缓坡地,遗迹较多,分布密集。确定矿坑、矿沟、房址、岗哨、选料区等90处。
1.矿坑 68处。
K34 位于K33东北部40米处,处在山体缓坡中部。不规则形浅坑,南北7、东西6、深0.5米。坑内为黄褐色沙土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发现碎玉料、石锤及夹砂红陶片(图七)。
K81 位于K80东部12米处,处在山体南坡。椭圆形深坑,东西11、南北6、深2~6米。坑内为黄沙土堆积,坑边及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发现零碎玉料、石锤(图八)。
2.矿沟 2条。
KG1 位于K20东南40米处,处于山体南坡半山腰处。东西向长条状沟槽,由多个连续相接或间断的矿坑构成,局部遭现代开采破坏。东西长约115、南北宽1~6、深0.4~3米。沟内堆积为黄色沙石土及大量石块,发现零碎玉料、夹砂红陶片、石锤。在其东部山体顶部,设有岗哨3座(图九)。
3.房址 7座。
F4 位于选料区2东北部16米处,处于山体底部外延的缓坡上。地面式单间结构,平面为长方形。东西2、南北5、残高0.2米。地面上直接砌墙,北、西、南三侧墙体保存较好,东侧墙体被一冲沟破坏不存。房内为黄色沙土及大量石子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发现大型石锤(图一〇)。
图一〇 第二地点房址F4(南-北)
4.岗哨 10处。
F04 位于F03东部40米处,处于山体顶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4、南北宽1.6、残高0.3米。墙体轮廓清晰,系石块垒砌而成,内部为碎石料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发现石锤(图一一)。
图一一 第二地点岗哨F04(西-东)
F07 位于K53东北部120米处,处于山体顶部。平面近圆形,直径约3.5米。石块垒砌,房内为黄褐色沙土及大量碎石子堆积,周边散落大量石块,推测为墙体倒塌堆积。发现玉料碎片、石锤(图一二)。
图一二 第二地点岗哨F07(西-东)
图一三 第二地点选料区1(东南-西北)
5.选料区 3处。
选料区1 位于第二地点两山体矿脉中间的平缓台地上,与南部矿脉山体的北坡底部相连,周边有矿坑、岗哨分布。东西长约36、南北宽18米。选料区1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块,发现较多碎玉料、大量夹砂红陶片、石锤等。在此范围的南部,靠近山体北坡底部,有5处平面近圆形或近长方形的大石块分布,彼此相邻,周边散布有玉料、陶片、石锤等,推测为选料区1的选料作坊(图一三),编号为F001~F005。F001位于选料区东南部,平面近圆形,直径约3米。F002位于选料区南部、F001西侧3米处,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3米。F003位于选料区南部、F002南侧1米处,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米。F004位于选料区1南部、F003西侧4米处,平面近圆形,直径约2米。F005位于选料区1中部、F004北侧18米处,平面近长方形,长约3、宽2米。均为石块围砌,内部为黄沙土及大量碎石子堆积,周边散布有玉料、陶片、石锤等。
选料区3 位于第二地点南部,处在山体南坡底部的外延缓坡台地上,周边有矿坑、岗哨分布。东西长约23、南北宽20米。地表散布大量石块,发现较多夹砂红陶片、石锤、玉料碎块及取玉后的石皮等(图一四)。
图一四 第二地点选料区3 全景(东南-西北)
图一五 第三地点矿坑K97(西南-东北)
图一六 第三地点岗哨F011、F012(南-北)
第三地点位于第二地点东侧,遗址区东部,地理坐标北纬40°10′13.46″,东经95°14′51.08″,海拔1309.03米。该地点北部山势较陡,南部相对平缓,中部为多个小山包连成的坡地。范围较第二地点小,遗迹分布相对集中,以矿坑为主。初步确定矿坑、房址、岗哨等共34处。
1.矿坑 31处。
K97 位于K96东4米处,处在山体南坡近顶部。长方形浅坑,东、北两壁较直,西壁堆积大量石块,呈缓坡状。东西5、南北4、深0.7~3米。坑内堆积黄沙土及大量碎石块,周边散落大量石块,发现石锤、碎玉料、夹砂红陶片(图一五)。
2.房址 1座。
F8 位于K92东14米处,处于山体西坡底部。地面式单间房屋,平面长方形,东西约2、南北3、残高0.5米。地面砌墙,东、西、南三墙用石块垒砌,北墙系利用山体而成,门向东南。房内为黄色沙土及大量石子堆积,周边散布有石块,发现石锤、夹砂红陶片等。
3.岗哨 2处。
F011 位于K112西北50米处,处在小山包顶部。平面近长方形,东西约4、南北5、残高0.4米。石块垒砌墙体,房内为黄褐色沙土及大量白色碎石子堆积,顺墙体散落大量石块,推测为墙体倒塌堆积。发现碎陶片、玉料、石锤等(图一六)。
F012 位于F011南1.5米处,处在小山包顶部。平面近长方形,东西约5、南北4、残高0.2米。石块垒砌墙体,东南部保存较差,墙体已不存。房内为黄褐色沙土及大量白色碎石子堆积。发现陶片、玉料碎片、石锤等。
调查采集标本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等。
以夹砂灰陶和红褐陶为主。素面居多,部分饰戳印纹、斜绳纹、刻划纹。均为手制。采集标本主要为器口、耳、腹、底、盖等残片(第一、二、三地点采集陶片标本编号分别为Ⅰ、Ⅱ、Ⅲ加p及自然序号)
1.口沿 16件。依口部特征,可分为三类。
A类 2件。口较直,夹砂,素面。标本Ⅰ : p3,圆唇。残高2.3、宽3.5、厚0.5~0.8厘米(图一七,4)。标本Ⅱ : p13,方唇,器表光滑,内壁粗糙。残高5.6、宽6.8、厚0.5~1.1厘米(图一七,1)。
图一七 陶器口沿残片
B 类 8件。侈口,方圆唇,颈略束。标本Ⅱ : p4,夹砂灰陶,饰戳印纹,残高3、宽3.5、厚0.3厘米(图一七,10)。标本Ⅱ : p5,夹砂灰陶,素面,溜肩。残高6.1、宽6.6、厚0.8~1厘米(图一七,5)。标本Ⅱ : p8,夹砂灰陶,素面,残高3.5、残宽4.5、厚0.8厘米(图一七,2)。Ⅱ : p9,夹砂灰陶,素面,残高5.2、宽2.9、厚0.85厘米(图一七,3)。标本ⅡF09 : p7,夹细砂红陶,素面,斜直沿,残高3.2、宽3.1、厚0.5~0.6厘米(图一七,11)。标本ⅡF09 : p8,夹细砂红陶,素面,残高4.2、宽4.8、厚0.4~0.6厘米(图一七,12)。标本Ⅲ : p2,夹细砂灰陶,饰戳印纹。残高3.8、宽5.5、厚0.7厘米(图一七,9)。标本Ⅰ : p1,夹砂红褐陶,素面。残高5、宽6.1、厚0.4~0.9厘米(图一七,6)。
C 类 6件。可分为二型。
A型 2件。口沿处有一周突棱,侈口,圆唇,束颈,夹粗砂,素面。标本Ⅲ : p3,灰皮红胎,残高4、宽6.5、厚0.8~0.9厘米(图一七,8)。标本Ⅱ : p6,黑褐陶。残高8.2、宽7.1、厚0.5~0.7厘米(图一七,7)。
B型 4件。口沿部一周突棱因饰戳印纹而呈花边状。标本ⅡF09 : p2,夹砂红褐陶,敞口,束颈。残高3.2、宽6.3、厚0.5~0.7厘米(图一七,13)。标本ⅢK113 : p3,夹细砂红陶,侈口,尖圆唇,束颈。残高3、宽5.9、厚0.4~0.55厘米(图一七,14)。标本ⅡF09 : p5,夹细砂红陶,口微侈。残高3、宽4.4、厚0.5厘米(图一七,15)。标本ⅢK113 : p2,夹细砂红褐陶。残高3、宽4、厚0.5厘米(图一七,16)。
2.器耳 4件。均为宽带桥形耳,夹砂陶,素面。标本Ⅱ : p3,红陶。残高5.1、宽6.5、厚1~2.3厘米(图一八,1)。标本ⅢK113 : p4,红褐陶。残高2.4、宽1.9~3.1、厚0.4~1.5厘米(图一八,3)。标本ⅢK113 : p5,红陶。残高3.3、残长6.4、厚0.7~2.3厘米,耳宽2.1、厚0.9厘米(图一八,2)。标本ⅡF09 : p9,灰陶。残高3.7、宽4.7、厚0.5~1.3厘米(图一八,4)。
图一八 陶器耳
3.颈、腹部残片 18件。可分为4类。
A类 6件。饰戳印纹,夹砂灰褐陶。标本Ⅱ : p7,残长7.6、宽4.2、厚0.6厘米(图一九,1)。标本Ⅱ : p11,残高4.1、宽6.2、厚0.8厘米(图一九,4)。标本Ⅱ : p12,残高5.8、宽4.3、厚0.6厘米(图一九,2)。标本ⅡF09 : p3,残高5.3、宽5、厚0.7厘米(图一九,3)。标本ⅡF09 : p6,残高3.3、宽4.8、厚0.5~0.7厘米(图一九,5)。标本Ⅰ : p2,颈肩部残片,残高5.5、宽9.6、厚0.5~1.1厘米(图一九,9)。
图一九 陶器颈、腹部残片
B类 3件。饰斜道绳纹,夹砂陶。标本Ⅱ : p10,灰陶。残高3.2、宽3.1、厚0.3~0.4厘米(图一九,11)。标本Ⅱ : p1,红陶。残高6.3、宽4.6、厚0.5~0.6(图一九,10)。标本ⅡF09 :p10,灰皮红胎。残高4、宽2.9、厚0.4~0.6厘米(图一九,6)。
C类 2件。饰刻划纹,夹砂。标本Ⅲ : p5,红皮灰胎,内壁有刻划印迹。残长5.9、宽4.7、厚0.7厘米(图一九,12)。标本Ⅲ : p6,器表施刻划纹。残长4、宽3、厚0.8厘米(图一九,7)。
D类 7件。素面,夹砂。标本Ⅱ : p14,红褐陶,器表光滑,内壁粗糙。残高6、宽5.7、厚0.6厘米(图一九,15)。标本Ⅲ : p4,红陶。残高6.5、宽4.3、厚0.7厘米。(图一九,14)。标本Ⅲ : p2,红陶。残长5.8、宽4.7、厚0.7厘米(图一九,18)。标本Ⅲ : p1,灰皮红胎。残高3.9、宽3.2、厚0.2~0.3厘 米(图 一 九,8)。标 本ⅡF09 : p11,红陶。残高2.9、宽2.8、厚0.7厘米(图一九,13)。标本Ⅱ : p3,灰陶。残高3.8、宽5.5、厚0.7厘米(图一九,16)。标本Ⅱ : p2,红褐陶。残长4.2、宽3.1、厚0.4厘米(图一九,17)。
4.器底 5件。平底,夹砂。标本Ⅱ : p1,红褐陶。残径9.5、厚1.3厘米(图二〇,1)。标本Ⅱ : p2,红褐陶。残高5.6、径9.1、厚0.5~1.2厘米(图二〇,5)。标本Ⅱ : p15,灰陶。残高2.7、宽6.7、厚0.6~1厘米(图二〇,3)。标本Ⅱ : p16,灰陶。器表粗糙,内壁光滑。残高5.3、宽5.4、厚0.6厘米(图二〇,4)。标本ⅢK113 : p1,灰皮红胎。残高3.9、宽5.3、厚0.65~1.15厘米(图二〇,6)。
5.器盖 1件。标本ⅡF09 : p1,夹砂灰褐陶,覆碗状,圈足状捉手。残高2.5、宽5、厚4.5厘米(图二〇,2)。
石器多为砍砸器,以打制为主,仅第二地点F09附近采集一件磨制石器。砍砸器颜色主要为灰白色、黑色,部分浅绿色,岩石矿物组成主要为闪长玢岩,部分为辉绿岩、玄武岩,均为遗址区内出露的常见岩石类型。共采集22件,根据制作方式可分为两类。
A类 磨制石器,1件。标本ⅡF09 : 4,残,黑色。中部断裂,中部穿孔,对钻而成,一端有凹槽。高7.6、宽2.6~3.8、厚2.7厘米(图二一,9)。
图二〇 陶器盖、底部残片
B类 打制石器,21件,根据器形可分为三型。
A型 饼状砍砸器,13件。标本Ⅱ : 1,一侧凸起,一侧较平。两端有破裂面,缘部疤痕明显。长10、宽9.5、厚5.7厘米(图二一,10)。标本Ⅱ : 3,青黑色。器身扁平,以周缘为刃,疤痕明显。长径10.5、短颈9.5、厚2.6厘米(图二一,1)。标本Ⅱ : 5,黑色。平面近圆形,较平整,顶端断裂,刃部厚钝呈弧形。通体遍布疤痕。长10.5、宽9.3、厚5.2厘米(图二一,2)。标本Ⅱ : 6,灰黑色。平面近圆形,较扁平。两侧面一面较平,一面鼓凸。一端厚钝,一端较薄且破裂。缘部疤痕明显。长11、宽10.8、厚5厘米(图二一,3)。标本Ⅱ : 7,黑色。近椭圆形。两侧面一面光滑,一面中部有一条明显的脊棱。以缘为刃,刃部疤痕明显。长10.8、宽8.9、厚4厘米(图二一,4)。标本Ⅱ : 8,灰黑色。平面近椭圆形,一端厚钝,一端较薄。缘部可见明显的疤痕。长11、宽9.2、厚5.5厘米(图二一,5)。标本ⅢF012 : 1,灰色。近圆形。长径11.5、短径11、厚5.3厘米(图二一,6)。标本ⅢF012 : 3,黑色。平面呈圆形,一面较平,另一面微鼓,疤痕明显。直径约10.5、厚5.5厘米(图二一,7)。标本ⅢF012 : 4,黑褐色。平面近椭圆形,一面为自然面,鼓凸;另一面为破裂面。以缘为刃,较厚钝。长径8.7、短径7.9、厚3.5厘米(图二一,12)。标本Ⅰ : 1,黑灰色。平面呈圆形,两侧面一面较平,一面鼓起。两端破裂明显,缘部厚钝。长径12、短径11、厚6.2厘米(图二一,8)。标本Ⅲ : 1,黑灰色。平面近圆形,两侧微鼓。以缘为刃,较厚钝。长径11.2、短径9、厚5.3厘米(图二一,11)。标本Ⅱ : 4青黑色。平面呈扇形,两侧面鼓起。一侧为自然面,较平滑;一面为破裂面,有一条凸起的脊。一端为柄部,较窄,一端为刃部,较阔。两缘呈斜刃状。长12.7、宽13、厚4.3厘米(图二一,14)。标本ⅢF012 : 5,青色。平面近圆形。一侧为自然面,微凸,粗糙;一侧为破裂面,较平。通体疤痕明显。长12.1、宽11.3、厚4.9厘米(图二一,13)。
B型 球状砍砸器,3件。标本Ⅱ : 9 ,黑色。平面近圆形,一端为手持端,另一端为刃部,刃部采用双面打制。缘部疤痕明显。直径约11.1、厚7.2厘米(图二二,3)。标本ⅡF09 : 1,灰色。平面近圆形。通体遍布疤痕。长径8、短径7.8、厚5.8厘米(图二二,7)。标本ⅡF09 : 2,灰白色。从中部破裂,平面呈圆形。使用面呈龟背形,上有使用时形成的小凹窝;破裂面较平,有一明显疤痕。长径8.9、短径8.3、厚5厘米(图二二,8)。
C型 条状砍砸器,5件。标本Ⅰ : 2,灰黑色。近柱状,两面较规整,刃端及一侧缘厚钝,顶端及另一侧缘破裂。通体疤痕明显。长13.3、宽8.5、厚6.5厘米(图二二,6)。标本Ⅰ : 3,灰黑色。平面呈长方形,两侧面及缘部较规整,有握手形成的对称凹窝。顶端断裂,平面较规整。刃部厚钝。通体遍布疤痕。残长11.4、宽6.5、厚2.9~4.9厘米(图二二,4)。标本Ⅱ : 2,青黑色。平面近长方形。侧面呈弧形。一端为手持端,有两道疤痕及使用痕迹;一端为刃部,呈弧形,采用双面加工,疤痕明显。长11.2、宽6.6、厚4.2厘米(图二二,5)。标本ⅡF09 : 3 ,黑色。平面近长方形。一侧平整,一侧鼓凸。一端断裂,较平整;一端厚钝,为刃部。边缘疤痕明显,且有对称的规整缺口,应为握手所用。残长10.6、宽6.2、厚2.7厘米(图二二,1)。标本ⅢF012 : 2,青绿色。平面近长方形,两面为自然面,缘部规整,两端厚钝,疤痕明显。长11.5、宽7.3、厚4.6厘米(图二二,2)。
图二一 石器
图二二 石器
敦煌旱峡古采矿遗址玉料颜色包括白、青白、青、黄白、褐红等,其中青白、黄白色最为常见(图二三~二五)。产状以山料为主,偶见戈壁料。玉料呈油脂光泽、微透明—半透明、玉质较为细腻,折射率1.61~1.62,相对密度约2.95,属于透闪石玉。另外,部分古矿坑发现少量绿色蛇纹石玉,玉质一般。
通过显微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探针及全岩化学成分等测试方法对玉料的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玉料中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呈纤维交织结构,玉质较好的样品中透闪石含量在98%以上;次要矿物包括透辉石、绿泥石、磷灰石、榍石、石墨等。其主要化学成分SiO2、MgO、CaO接近透闪石理论化学组成,Fe、Cr、Co、Ni含量较低,表明敦煌旱峡玉料为镁质大理岩型透闪石玉,与马鬃山玉矿遗址玉料特征较为一致。
图二三 第一地点采集玉料
图二四 第二地点采集玉料
图二五 第三地点采集玉料
1.遗址年代。从陶器特征来看,该遗址应是骟马文化遗存。目前已知的骟马文化遗存有瓜州兔葫芦、敦煌阳关、西土沟、玉门骟马城、肃北马鬃山等多处,可划分为骟马、兔葫芦、马鬃山等三个类型[2],其中马鬃山类型应是骟马文化年代较晚的一个类型。李水城曾通过对兔葫芦遗址采集的陶鬲、铜器与周边文化同类器风格的比较认为兔葫芦类型年代在公元前一千纪范围内[3]。从以往的测年来看,兔葫芦遗址年代在前一千纪左右,早到前12世纪末,晚至前9世纪末[4]。旱峡玉矿所见陶片,与兔葫芦遗址、阳关遗址兔葫芦类型陶器极为接近,尤其是口沿部有突棱或将突棱压、掐、戳印呈花边状的罐形器,风格极为相似,推测几处遗址年代接近。马鬃山玉矿遗址的年代初步定在战国至汉代[5],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分布在390~60BC(2Sigma),主要集中在360~150BC[6]。根据现有的认识可推定,敦煌旱峡玉矿遗址的年代应在公元前一千纪内,略早于马鬃山玉矿遗址的年代,是国内目前可确定的年代最早的玉矿遗址。
2.聚落形态。旱峡玉矿遗址发现的各类遗存,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呈现出山体顶部设岗哨、中部开矿坑、底部建房址和选料区的组合特征。较明显的组合有三组。第一组以选料区1为中心,其东北部山体顶部有岗哨F05,在山坡中部及底部集中分布着K24~K32,其东南部有房址F3和矿坑K59,南部为K55~K58,围绕选料区1基本呈扇形分布。第二组以选料区2为中心,其西部山体有岗哨F09、K70、k71,北部为F4,东部为F5、F6及K72~K76,围绕选料区2呈半圆形分布。第三组以选料区3为中心,东部山体有岗哨F07~F09及矿坑K54,西北部零散分布着K51~K53及K83,围绕选料区3呈弧形分布。此外,还有几组分布较为密集的矿坑,处在同一山体的矿脉富集区,呈簇状或长条状分布。如K1~K4近簇状分布于第一点西部的山体近顶部位置,K12~K19长条状分布于第二地点西部的山体近顶部位置。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马鬃山玉矿遗址的西南部,两者相距230余千米,发现的矿坑、岗哨、房址、选料区的组合方式与马鬃山玉矿遗址基本一致,直观的呈现了早期玉矿的空间分布、采矿规模,为了解古代的采玉活动和作业模式提供重要资料。
3.采玉人群。古籍中有一支人群与玉关系密切,《管子·揆度》载:“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房玄龄注:“禺氏,西北戎,名玉所出”,同书《国蓄》《轻重甲》《轻重乙》等分别提及“玉起于禺氏”“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玉出于禺氏之边山”,许维遹案:“禺氏即月氏,以产玉称”,今之学者亦将月氏与玉石贸易相关联[7]。
《史记·大宛传》《汉书·张骞传》都有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的记录。范晔、张守节都将汉代的祁连山视为现代的祁连山,而颜师古认为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至目前学界对月氏的原居地仍无定论,认为或在河西走廊地区,或在敦煌至新疆天山东部地区,或在新疆天山北部巴里坤草原一带[8]。但不论将祁连的地望如何解释,大家对月氏原居地与敦煌有着极大关系这一认识并无争议。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骟马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敦煌、瓜州、玉门酒泉等地区,在哈密、张掖也有发现[9],其分布范围与月氏的早期活动范围有着一定的契合。可以推测,月氏与骟马文化遗存关系密切,月氏人群很可能是敦煌旱峡玉矿的开采者。
4.学术意义。敦煌旱峡玉矿与马鬃山玉矿的发现为中国古代“西玉东输”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开展对新发现古玉料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测试,建立其地球化学“指纹”,并通过与新疆玉料及丝绸之路一带华夏城邦出土古玉(软玉)的对比,追溯其迁徙路径,对揭示汉代以前该区玉料工业和丝绸之路早期华夏玉石文明的形成,乃至揭示中原传统古玉供应运作体系意义重大。
注释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J].考古,2015(7):3-14.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2011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2(8):38-44.
[3]李水城,水涛.公元前1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C]∥宿白先生八十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宿白先生八十秩华诞纪念文集(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63-75.
[4]2007、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在河西走廊开展早期冶金遗址调查时于多处骟马文化遗址取得检测碳样,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兔葫芦遗址获得了6个有效测年数据,年代最早者为1212BC (95.4%) 976BC,最晚者为975BC (95.4%)813BC,在没有科学发掘取得更为准确的测年之前,这批数据暂可作为其年代参考。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6(1):40-53.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肃北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简报,待刊。
[7]闫亚林.关于“玉石之路”问题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2010(3):38-41.
[8]李芳.建国以来月氏、乌孙研究综述[J].西域研究,2010(3):112-124.
[9]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在哈密黑山岭调查发现骟马遗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丹过会台遗址调查发现骟马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