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操喜,俞 龙,齐 攀,王跃亭,阳 星,3
(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广州 510800;2. 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州 510800;3. 广州市农瑞云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 510800)
雾灌是指在通过人工方式模拟雾天气,借此达到改变区域小气候、节水灌溉等目的。在茶园种植过程中,雾灌操作将使得阳光发生漫射,产生更多更易被茶树利用的红、黄光,进而实现茶叶的增产、增收[1-3]。为了提高雾灌的利用效率,获得更好的灌溉效果,需要精细化分析雾灌对茶叶生长环境的影响,继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灌溉策略。
随着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茶园环境信息,逐渐取代人工现场采集:周立等[4-7]应用不同通信网络,获取茶园环境信息,完成多点信息的采集;韩团军等[8,9]开发不同的控制平台,适应不同的使用对象,完成茶园的及时、高效管理;李乔宇等[10]通过搭建多信息源获取平台,获取茶园数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实现对茶园的全面、大范围管理。
本文为实现在湿度较大、衰减较强的茶园中的环境信息采集,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通信的茶园雾灌监测系统。相较于其他环境监测系统,本系统通过选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LORA通信方式[11-17],保证长距离通信效果;引入嵌入式智能设备作为通信控制节点,完成数据缓存、编码、转发等操作,增强系统实用性和稳定性。
本系统主要包括茶园本地监测单元、云服务器单元和远程监测单元三部分,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架构示意图
茶园本地监测单元主要采集茶园内大气温湿度、土壤湿度等环境变量,构建LORA通信网络,将茶园内不同节点信息收集、汇聚于通信控制节点,通信控制节点对数据进行缓存、备份。本地监测单元完成了茶园环境信息监测的本地闭环控制。
云服务器端接收不同通信控制节点发送的环境数据信息,按协议进行处理、存储、转发等操作;同时,接收远程监测平台的查询命令,查询特定地点、指定时段茶园信息。茶农、专家等不同用户可通过远程监测单元登录手机APP或电脑终端的交互平台,实现对茶园的高效管理。
茶树生长具有喜温、喜湿、耐荫等特点[18],茶园常以梯田化、良种化、园林化等方式建设,坚持等高梯层、密植绿化等标准[19-21]。雾灌是人工创建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灌溉控制要求茶园通信具有抗干扰、高可靠、强绕射等特点。
为适应茶园通信的以上特点,本系统在茶园内选用LORA+4G的混合通信方式,LORA网络实现本地信息采集,4G网络将采集的信息接入云服务器。LORA通信具有强绕射、低功耗、长距离等特点,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能很好地适应野外通信;4G网络单元可部署于固定监测站或信号较好的地点,保证系统远程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终端节点主要由充/供电电路和控制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如图2图3所示。
图2 终端节点结构图
图3 终端节点实物与电路封装图
茶园野外环境缺乏供电设施,梯田式的建设使得茶树每行高低分离,系统利用茶田间充沛的太阳能实现系统供电。为方便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灵活部署,利用GPS/北斗定位模块获取节点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作为不同终端节点的唯一标识,实现终端节点的管理。
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C8T6芯片具有性能高、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系统选用其作为主控芯片以适应野外低功耗、高可靠的需求。本地无线通信选用LORA模块,LORA模块因消除了同步开销和跳数,使其具有低功耗、结构简单等特点;扩频技术的使用,允许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可在不同频率、速率下互不干扰的传输数据,满足了茶园长距离、大范围使用的需求。
通信控制节点同样包括充/供电电路和控制处理单元两部分,其结构如图4、图5所示。
图4 通信控制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5 通信控制节点电路封装图
通信控制节点作为茶园本地监测单元的核心控制部分,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和便捷的管理接口。为此,系统一方面选用规格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另一方面以蓄电池替换锂电池,保证电量的充足供应。同时,为避免数据冗余堵塞,造成数据丢失,引入树莓派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上传云端数据的质量。
通信控制节点选用树莓派Zero_WH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串口通信方式,接受LORA通信模块发送的茶园环境信息;4G通信单元选用华为ME909S-821无线通信模块,通过USB接口与树莓派连接,最终实现LORA网络与4G网络的数据对接。
系统选用腾讯云服务器,安装有Ubuntu 16.04 64位操作系统,利用MongoDB数据库存储不同节点获取的环境信息,利用MYSQL数据库存储茶园管理人员信息,搭建JAVA运行环境,使用Netty结构完成数据接入等操作。
用户交互平台主要采用JAVA语言进行PC端和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其中,PC端采用B/S(Brower/Server)模式[22],茶农通过浏览器即可进行茶园环境信息查询等操作;Android应用程序则选用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采用MVC设计模式,将模型、视图和控制进行各自的应用开发。
为测试系统的实地运行情况,将系统部署于广州市钟落潭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示范茶田内,对雾灌主要影响的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等信息进行监测[23-25]。示范田内种植有英红九号红茶,并配有雾灌装置,其部署如图6所示,终端节点、通信控制节点野外部署如图7所示。
图6 实地测试部署图
图7 通信控制节点、终端节点野外部署实物图
系统连续监测由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21日近20 d的土壤、大气温湿度情况;其中3月4日至3月10日,示范田所在地区陆续出现降雨,其中3月4日小雨、3月5日中雨、3月6日中雨、3月7日大雨转中雨,3月8日小雨、3月7日中雨转小雨和3月10日小雨。
土壤温湿度是衡量灌溉效果、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对土壤温湿度也做了监测。测试时,根据英红九号种植规范,在40 cm深土层处埋入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26],其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土壤温湿度监测结果
由图8(a)所示,在雾灌情况下,除下雨期间(96~220 h)土壤降温明显,其他时间变化较小,大气温度在大暴雨过后出现最低温度(190 h左右),因此在土壤降温方面,雾灌操作相对于降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效果较小,不能较大程度的提升土壤温度。由图8(b)可知,土壤的含水率在96~220 h区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20~400 h区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大暴雨(190 h左右)天气土壤含水率出现偏高现象(维持在55%左右),土壤含水率240~400 h期间基本上维持在25%,在整个试验期间的土壤含水率维持在15%~25%之间,因此在水土保持方面,雾灌能够保持土壤的含水量,使其在大部分时间内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保证了茶叶等作物生长在一个含水率较稳定的环境中。同时监测到暴雨过后温度和含水量出现极值现象,能有效地为茶农提供预警提示,以便茶农提前根据土壤温湿度值的变化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大气湿度、环境温度同样影响着茶树的品质、产量,雾灌将直接影响着大气温湿度。系统对在雾灌影响下的大气温湿度进行了记录、统计,其结果如图9所示。当遇到雨水天气或雾灌时大气湿度将超过100%,水分在空气中将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大气温度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见,雾灌方式可影响大气温湿度,营造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
图9 大气温湿度监测结果
本文针对雾灌操作所主要影响的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进行了信息化监测。测试结果表明,雾灌对土壤温度影响不大,但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效果;对大气温湿度有着较好的作用效果,通过制定合理的雾灌策略,调节大气温湿度达到茶叶增产增收的目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足之处,当前雾灌监测结论只适用40 cm土深层,对其他层次的土壤温湿度影响,系统尚未研究;此外,系统在野外环境中持续、高效的运行需要稳定的能源供给,而连续阴雨天气将对此产生较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