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宁武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高职院校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下,配备校舍、设备、组织机构、师资等教学基础条件,从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等招录学生,通过高职人才培养系统实现服务于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就是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使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创业,使部分学生升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
高职人才培养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系统的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一般性原理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中同样存在,并发挥某种作用。当前,已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职人才培养系统及要素做了相关研究。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提出“三要素说”,认为教育系统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三要素构成[1];此后,“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等在“三要素说”的基础上增加或调整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要素[2];陈茵用国内外对比的方法,从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产学结合等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进行了分析[2];欧美强基于系统论角度提出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特色、动力和调控等四个子系统以及高职生需求分析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等八大能力要素,并建立了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测评方法[3]。
同类研究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尚未真正深入到人才培养系统组成要素的分析方面,也未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优化做出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按照系统在一定“环境”约束下进行“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的基本模型,我们将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要素分为环境要素、输入要素、转换要素、输出要素、反馈要素等五个大类。
①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必须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运转,同时,受到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的影响,如地方经济、区域文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只有建立这样的格局,才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加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目标、定位。
②学校环境。可以分为战略、战术和执行三个层面。战略层面主要是指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及目标,表现为各高校的《章程》以及《发展规划》及其子规划。战术层面主要是指学校文化软环境,包括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园文化传统等软性方面以及激励、教务管理、创新创业等制度环境方面;此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标准等也列入文化软环境。执行层面主要指学校硬件环境,包括道路、景观、校舍、实训室以及其他设施、设备等物化的内容。
③合作企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实习、校招、就业为目的的浅层合作;以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为基础的中层合作;以生源、师资、项目、基地等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合作企业接纳毕业生的情况能够反映系统输出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如中层、深层合作时,合作企业也可以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输入要素。
①人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学生来源于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等,不同区域、不同录取方式的生源,质量有一定差异,生源质量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入学奖学金、提前录取等方式争抢优质生源。教师包括公共课教师、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其中专业教师主要讲授专业课程,是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决定要素,他们决定了教材、教法、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等,也决定了校内外实训环境的实际条件。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也是人才培养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②财的要素。包括地方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社会捐助、其他办学经费来源等。高职院校并非赢利部门,自身也没有经营盈利的空间,因而,一定的财力支撑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地方财政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家要求高职生均经费向本科看齐,对生均经费不足的高职院校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成功校友对母校的捐助和企业的各种资助也是办学经费的有益补充。
③物的要素。主要是指教室、实训室、教学设备等物化要素。这是学校环境中转化为输入要素的一部分,这一环境的建立离不开财的要素的投入与支撑,更离不开人的要素对于相关建设要求、建设水准、建设流程等的理解与执行,也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转换要素的主要部分。师生接触的过程,就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转换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实施过程(如上课、实训实习、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其他教育活动等)以及校内质量监控过程(如考证、课程考试等)。在转换的发起和导向阶段,教师起决定作用,学生发挥配合作用;而在转换过程中,以及转换的最终效果方面,学生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教师只能是辅助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主观能动性,以及一定的自我学习动力和能力。高职院校的环境有自我表达的功能,学生与学校环境接触的过程,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转换的过程,这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转换过程,但这一过程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转换过程的小部分,对于不善于自我学习的学生来说,占比更低。
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转换要素能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是学校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和关键一环。
①学校。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以及学校因此获得的资金、项目等方面的综合收益。
②教师。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如培养出优秀学生、专业团队关系和谐融洽等,获得培训、进修等学习机会,打开职业发展空间(职称晋升、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升),收获物质利益以及一定的精神鼓励等。
③学生。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最重要但最不易测度、衡量的输出,因此,往往用直观的就业数据来表示输出状态,包括就业率、创业率、专业对口率、离职率等,这也是学生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的要求;竞赛成绩、科研与专利、创业体验、公益服务体验等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积累的宝贵财富。
④地方政府。高校发展得越好,就越能推动城市发展;同时,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高校质量的提升。借助高校,地方政府获得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撑,更易突破发展难题;获得优质人力资源的支撑,缓解地方用工紧张;此外,高校的发展还能直接带动城市科技服务业、商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增加高校周边房产的吸引力,促进城市建设。
⑤企业。如前所述,企业的收益效果主要取决于与高校合作的深度。调研数据表明,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程度越深,越容易获得技术、人才、用工等方面的支撑。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也是高校输出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收集、分析输出结果,并对再输入产生影响的过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能受到校内外环境的影响,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必然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通过反馈的方式不断优化系统输入和输出。反馈要素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反馈要素,高职院校才能不断审视教学过程,适时作出调整,促使高职人才培养系统才能在一个个人才培养周期(通常为3-5年)中不断进步。反馈要素包括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个方面。
①内部反馈。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内部所建立的质量监控体系,重点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督导评价、专业研讨、教学激励、教学事故认定、师生座谈会、毕业生走访、企业调研、内部监察、教学质量管控文件等。内部反馈能够比较直接、快速、有效的反馈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便于尽快做出调整。
②外部反馈。主要是指教育主管部门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价,如教学诊断、新专业评估、优势特色专业评审、毕业生跟踪调查等,行政力量往往给高职院校较大的压力,当然,也能更好的触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发展与改革;一些民间的第三方机构、社会组织等组织的高校排名、质量评估等,对高职院校也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此外,专家学者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方面所做的探索与研究,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也有一定启发。
就高职人才培养系统而言,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教师、学生、资金、硬件条件等输入要素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经过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思政教育等转换要素的作用,实现学生、教师等五个方面的有效输出,通过教学诊断、教学评估等反馈要素,不断优化系统结构和要素,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系统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输送。其中,我们认为,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核心关联点在于教师,教师是人才培养系统的执行主体,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教学工作,校内各部门提供教学管理、后勤服务,辅助教师发挥作用,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的目标。
所谓作用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作用机理,其实就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运行的规则。
①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转换要素作用机理。某一特定专业的人才培养通常是在专家团队(或称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实施主体来进行的。专业师资团队的实力决定了转换要素的实力,专业强,则能在实训基地、荣誉、教改等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多资源,也更利于获得校内外的发展平台,进而产生更多的教研、科研成果,实现有效转换,并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因而,在高职院校普遍形成了强专业愈强,弱专业愈弱的现象,甚至由于缺乏相对优势而被淘汰,此时,为了确保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各专业的均衡发展,学校内部环境应做适当调节,并制定专业发展与淘汰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②以社会贡献为核心的输出要素作用机理。在上述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产生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等输出要素,某一专业的就业好、地方服务项目多,可以使该专业获得更多外部资源,不断改善专业发展条件,为专业团队增加培训机会、拓宽发展空间,从而使专业团队获得服务能力的提升,使该专业获得了更强的输入要素,优良的输入带来更好的就业创业、更多的项目,进而改善输出要素。
③以评价机制为核心的反馈要素作用机理。优良的评价机制促使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个要素更好的服务系统目标的实现,满足评价条件的过程,也是要素改善、提高和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评价过程也伴随着淘汰,包括对教师、学生、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淘汰。就学生而言,如果违反了校规校纪,可能面临处分;对教师而言,如果违反教学纪律,可能面临转岗、离职,如果专业发展或教学技能存在瓶颈,还可能面临专业撤并所带来的重新学习和定位。总的来说,评价机制要能发挥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奖优罚劣,使学校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励师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评价机制既是这一轮人才培养系统输出要素的果,也是下一轮人才培养系统输出要素的因。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的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接洽,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合作路径、尝试合作项目、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密切合作接触点,以获得更多外部环境资源,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促进合作程度的加深,不断促使外部环境资源转化为输入要素。如积极吸纳行业、企业资深人士进入兼职教师库,扩大师资范围、优化师资结构。
对学校内部环境而言,学校管理制度应有收有放,对于教学基本规律和原则、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要严格坚守,收紧行政权力的栅栏,防止权力滥用,同时为人才培养过程松绑,在严格把控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对于微观的教学细节,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则应充分放权给教师,激发教师的活力,不断释放教师的教学创造力。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从环境要素转化为教育系统输入要素的过程也就是从管理观念到服务理念的转换过程,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管理主要看结果,服务不但要看结果,还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结果。企业用工环境、用工要求,本来是系统的环境约束条件,如果企业能够在人才培养的输入阶段就开始介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兼职师资、项目案例、校外实训场地等,共同培养人才,就可以将环境要素转化为输入要素。
从人才培养的特点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系统也可以分为专业建设子系统、课堂教学子系统、实习实训子系统、就业子系统、教师培养子系统、行政运行子系统等,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但也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这就意味着,改进其中的关键子系统,就有可能产生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最终实现系统的全面优化。
这就需要明确何为关键子系统。我们认为,教师培养子系统可以作为关键子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既是人才培养系统的源输入要素,是系统转换的主要施动者,同时,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是高职培养系统的重要输出要素,可以说教师关系到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运行效果。
在优化教师输入要素时,可以通过教师节表彰、树立“名师”榜样、开展教学研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开展培训等方式,在广大教师中营造教学反思、持续学习、奉献教育事业的氛围,使教师真正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同时,逐步解决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薪资待遇、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等深层次的问题。由于教师子系统关联了其他各个子系统,因此,这一子系统的改进,将极大的促进其他子系统的改进。除上述工作方式外,还可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教师提供课程资源以及可操作性的工具支持,为教师赋能,给教师减压,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
如前文所述,师生接触是系统转换的主要途径,创新转换要素,就是创新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就要在师生接触的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常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接触点主要是课堂,与此相关的因素为授课方式、授课地点、授课内容,也就意味着这些方面都可以创新。如能否突破过去灌输式教学的“一言堂”,适度应用“翻转课堂”,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能否变换授课地点,将课堂搬进企业工作现场,实施现场教学;能否优化授课内容,更新授课的教学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最新、最热的实际案例;开设“在线课堂”,设立讨论区、交流区,打通师生沟通交流的瓶颈等等。这一方面的突破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加强学情研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教学的实效,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实施过程。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在面对教师的教学创新举措时,不应以“制度空白”、“麻烦”、“缺少规范”等为理由轻率否定,而应当予以鼓励,变“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必要时可组织一定范围内的教学研讨,总结经验,适时推广,使更多的教师加入教学创新的行列,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转换的效率和效益,更好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具体实施反馈时,可以考虑使用前馈、正反馈、负反馈等方式。
前馈是指在系统可能发生偏差前,根据预测结果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偏差,以尽可能达到较优目标。比如,在设置新专业时,应充分论证;在实施教学改革时,尽可能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并做好预防措施;在开设新课程时,应做好一定的准备,等等。前馈对于优化输入要素有直接作用[4]。
正反馈主要以鼓励、激励为主,比如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知识更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实践技能;鼓励教师实施教学创新与改革,等等,只要取得一定输出效果,均应以正反馈的方式进行强化,同时,应允许师生试错,并配套一定的激励措施。
负反馈指的是系统目标差不断减少的过程,伴随着一定的批评和指导。高职人才培养系统优化时,应根据负反馈的内容,删减部分输入要素,纠正不恰当的转换要素。人才培养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负反馈能减少和解决好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