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匡益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1)
中蜂采集勤,会采分散零星蜜源,少饲喂,能节省饲料。但是爱分蜂,怕巢虫,难养成大群。这分别是中蜂的优、缺点。现在要改善生态环境,还要创建森林城市,过“低碳生活”。政府很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公园道旁都栽种不少花草树木,这些花木有的是蜜源植物,适宜市民定地饲养少许中蜂。现在市民养中蜂都是利用房前屋后僻静地方,养几箱或放几桶,以此在休闲时增加一些兴趣及增添家庭甜蜜生活。可是中蜂性躁,受惊动会蜇人,分蜂时漫天飞舞,过路行人会遭蜂蜇,很不安全。市区蜜源有限,蜂不能养多,否则就无蜜可收。因此,城市养中蜂要量少、宜养强群,还要严格控制自然分蜂,这样在饲养管理方法上,与农村和山区及养意大利蜂略有不同。笔者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蜜源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把方法介绍给同仁参考。
3~4月份,蜂群繁殖达到4脾(郎氏标准框)以上后,多数中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会发生2~3次。分蜂时漫天飞,惊扰行人。为了防止分蜂飞跑及行人安全,要把蜂王双翅剪去1/3,使蜂王出巢飞不高也飞不远,只能飞落在低矮墙垣或灌木树枝上,就容易收捕,又方便安全。
春暖花开时,出勤蜂较活跃,工蜂有蜜粉可采,守卫巢就松懈,即使外群蜂进入也不会引起咬斗。此时强弱二群可在傍晚调换位置,让强群工蜂进入弱群中,一则可加快弱群复壮,二则可消除强群“分蜂热”。强群蜂减少后,如子脾上缺少蜂护脾,可抖蜂提1脾加入弱群,也可调入蜂多子脾少的群中。
强群蜂量达到4脾以上后,如子脾多,又未出现王台,可抖蜂提子脾调入蜂多子脾少的群中,并补入巢础造脾。如巢内脾上封盖蜜多,可适当提1~2脾出来摇。这样可延迟“分蜂热”,延缓分蜂,多产蜜。
蜂群中若有自然王台出现,是分蜂前兆。先把蜂王囚入笼内,吊挂在隔板内侧。并要随时检查脾上王台,如见到有处女王出房,而蜂群尚未分出,要立即把处女王剪翅,并把脾上所有王台全部毁掉。分蜂群飞出后,因空中无王,又无“王激素”,分蜂群在空中盘旋几圈,不久仍会飞返回巢或集结在处女王爬出停留的地方。把蜂团收回,仍引入原箱中,杀死处女王,傍晚把王放出。如脾上封盖蜜多,要提1~2脾出来摇,还要加础造脾。这样蜂群经过1次自然分蜂,又经过人为处理,可消除“分蜂热”,延迟分蜂,保住原来群势,还可多产蜜。
循环合并就是把自然分群,合并到原箱群中。此法要先准备蜂桶,还要改装纱盖和外盖。如无蜂桶,可用盛装环保胶水的塑料桶代用。
蜂桶材料用杉木,箍成高约45 cm、上口直径约20 cm、下口直径约25 cm,在桶中腰穿5根小指头粗的竹条,穿洞位置是:上根离桶口约12 cm,下根离桶下沿约15 cm,上二根相距约10 cm,下二根相距约12 cm,一根穿在中间。
把巢箱中的纱盖中档去掉,再把外盖板面上开1个圆孔,大小圆孔比蜂桶下略小,并要安装可拆卸的隔王栅,外盖内的二垫高横木要取掉,这样纱外盖可平合。
有蜂群分出后,先把这群巢箱上纱盖和外盖换成改装好的纱外盖,再把蜂桶罩上,桶内先要穿1块有蜜粉带虫的巢脾,然后再去收捕分蜂群。将收回蜂团引入桶中即可。
若有蜂群脾上造出王台,即将自然分蜂,可先把这群蜂王囚入笼内,待蜂群分出结团后,先查看巢箱脾上有多少处女王出房,再查找巢脾上是否还有处女王和王台,如有王台要毁掉,有处女王要捉入笼内,再去收捕分蜂团。收回后引入蜂桶中盖上桶盖,工蜂可从外盖板上桶下沿小孔出入,然后把笼中处女王也引入桶中。如桶中还有1只处女王,则二处女王会斗杀或被工蜂淘汰1只。
引入桶中的分蜂上脾安静后,傍晚把巢箱中蜂王从笼内放出。待蜂桶中处女王交尾成功产卵后,可抽出纱盖,让箱桶上下二群工蜂互通,这样就组成箱桶结合双王群。
待箱桶二群王都产卵正常后,可抽出纱盖,从巢箱中提1脾有蜜粉带老王的脾另放一箱,并把巢箱中所有虫卵脾换成良种虫卵脾。因巢箱中无王,不久工蜂会造王台再育新王,待王台成熟,可介入交尾群中,这样可培育几只良种王。
秋后强群大都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如箱桶中蜂少,要并成强群,可杀死其中1只劣王,把隔王栅取出,用熏烟器对准上桶口喷烟,把蜂驱赶到巢箱中即可。如群势强,二王都优良,想要合并成大群,那就抽出隔王栅,让蜂王上下自行在脾上产卵。如二王相遇斗杀或被工蜂淘汰1只,则不必可惜,因养大群,主要是蜂多,不是王多。
用继箱同样可以合并分蜂群,只要把继箱加高约2 cm,再在继箱下沿开一小巢门。在隔王板边沿钉一宽木条作巢门板即可。不过用继箱比不上用蜂桶容易饲养,原因是蜂桶适合土法饲养中蜂的习性。
巢虫是造成中蜂露头蛹的主要原因。笔者做过多种防治试验。用有露头蛹的蜂群,把蜂抖落到无露头蛹的虫、卵脾上,放入消毒清洁过的巢箱中,晚上用铁纱制的罩,罩在巢门口,不让蜡蛾进入巢箱中产卵,连续罩半个月,检查封盖蛹,结果没有露头。再把有露头蛹的巢脾,将蛹一一挑出,发现房底有小巢虫,因而确认中蜂露头蛹,是巢虫所致。对巢虫防治,若用药物喷熏,空脾有效,但用在蜂群中,对蜂及虫蛹等都有影响,造成伤害得不偿失。因此对巢虫要先防,后治。下面提供几点供参考:(1)要蜂多于脾,不能让蜡蛾有空隙产卵;(2) 隔4~5 d清除箱底蜡屑及巢虫茧衣等;(3)箱底不要与巢箱连接,清扫箱底要方便;(4)春夏到秋冬,对弱群晚间要用铁纱罩住巢门,防止蜡蛾进入产卵;(5)不用的巢脾,可放冰箱保存;(6)从冰箱中拿出的巢脾,不要立即加入蜂群中,先要放在密封的巢箱中,在气温升高到25℃以上,放半个月,查看巢脾上是否有巢虫和茧衣,若有就要放太阳下暴晒,将巢虫晒到爬出巢房为止,要连续放1周,查看没见到卵化虫时才可加入蜂群,否则脾上有巢虫卵,又会出现露头蛹。
中蜂群巢箱脾上有贮蜜,外界又有零星蜜源,奖喂促繁,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在无蜜源时,补助饲喂才有效。因此中蜂只有补喂,没有奖喂。越夏期,外界蜜源稀少,可用稀糖水装在塑料瓶中,在瓶盖钻一小洞,晚上喷在框梁上。喷糖水的目的,是提升巢箱中湿度、降低温度,并可提供幼虫所需水分。秋后外界粉多蜜少,不管巢内脾上贮蜜多少,要及早补助饲喂,糖液比例1∶1,一直喂到巢脾边角贮满蜜为止,并要在晚间进行,还不能喂多,要当晚吃完,以免引起盗蜂。补喂应在尚有粉源时喂,不要拖延到无蜜粉可采,发生盗蜂时才喂,否则各群互盗就麻烦了。
喂糖,最好用白砂糖,不要用低级价廉来历不明的蜂蜜或糖。因这种蜜(糖)带有病菌,喂后易发生幼虫病,要慎之。
包装不能与意蜂抖蜂缩脾,脾上有蜜有蜂就不抖;包装物不能包得太严。笔者用装水果的塑料泡沫箱,将盖底锯切成大小与巢箱隔板那样,包装时把巢脾移到中央,插2块泡沫板夹紧即可保温。气温下降到0℃以下后,在泡沫板外空间塞点保温物,巢框上盖1张报纸即可,气温升高后,工蜂会咬破报纸散热。如气温太高,就适当取出点保温物。适时调温,蜂群就能顺利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