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昆
(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其产生时代的社会思想、语言文化,所蕴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无疑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伴随数字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明显。针对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竞争加剧、快餐文化盛行的情况,创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不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构建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措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阅读方式、学习模式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更便捷的阅读方式、更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优质的中华经典资源,并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中国经典中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会更为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诗教美育思想、谦德思想、义利观等,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发掘经典蕴涵的巨大价值,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崇敬心理和高度认同感,并以此方式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显然,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前提就是学生要阅读经典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典籍的载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古至今,主要的载体形式包括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和电子。在当代社会中,文献的载体形式以纸张和电子两种为主。纸张,物美价廉,是文献载体的主导形式。电子,作为文献载体与其它载体最大的不同就是“无形”,需要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的运行和转换来实现阅读。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各有优长,特别是新兴的电子文献以其存储量大、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特点在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于文献典籍的阅读、使用、收藏方式。怎样使日渐习惯于“读屏”的学生们自觉亲近那古韵幽香的历代文献典籍呢?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顺时而为,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的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献阅读并体悟其中的精神内涵。
第一,课内纸质文献为主与课外电子文献延伸。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仍是纸质文献。它们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虽然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会有所区别,但仅就某一学校而言,师生会共同使用同一作者、同一版本的纸质教材和作品选。这种同一性使教师的传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权威的、指定的纸质文献教材与新兴的、尚在逐步发展的电子文献相比更为准确,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规范化知识体系。电子文献具有的便捷性则提供了阅读的广泛性与丰富性,使学生能在课堂以外依据教师的指导、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阅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能保证学生获得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一方面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
第二,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仍具有网络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的学识见解、人生阅历、个性特点、教学风格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在每次课内讲授时会因时地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与学生互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精彩。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内引导学生对经典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将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人生经验融入到对经典的讲解当中,学术前沿性与人文精神合而为一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典籍文献的深刻理解。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碎片化阅读,丰富阅读内容。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的阅读方式,将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数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经典文献。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经典诵读实践活动。除了探索新的阅读方式以外,还要注重突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3]这一指导思想在强调经典诵读工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尤为重视突出活动的“实践性”。2019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下发了关于举办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4]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在课内教学中进一步灵活地开展以诵读、书写、讲解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自觉亲近中华经典、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为先秦至“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学,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同时,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某一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那么选修课则更易于通过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解析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3]通过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这种公选课既是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深入浅出的国学知识普及课。以《<左传>人物选讲》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在选读《左传》原典、分析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人生的体悟,对学生进行别有特色的学习指导,使其能更为自觉、更为深刻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九重三殿君王事、衣香鬓影女人心、乱世之臣自枯荣、人间悲喜众生相。从君王、女性、臣子、小人物四个视角去分析《左传》中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观照众生百态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左传》中所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第二,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加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材、读本等基础资源建设,便于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学习领悟中华经典精髓;重视对中华经典的研究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中华经典的内容和传播方式。”[3]在选修课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积极开发中华经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使令人心生敬畏的经典作品以平易近人的面目生机勃勃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结合时代发展、现实人生对中华经典进行研究阐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得到进一步挖掘诠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华经典精髓的同时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的《〈论语〉人生课堂》为例。《论语》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典籍,孔子则是万世师表。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论语》中的男主角孔子,既是令人敬仰的“圣人”,又是熟悉的“陌生人”。主讲教师刘冬颖在讲解中跨越了《论语》的篇章限制,将教学内容分为10个部分:孔子的相貌气质、孔子的家世渊源、孔子的求学经历、“圣人”的成长之路、孔子重视服饰礼仪、孔子的饮食之道、孔子的教育智慧、孔门弟子的成材路、孔子的生态理念、孔子的音乐观,突破了语录体散文逻辑性匮乏的缺陷,采取“一以贯之”的方法,把孔子的思想整合起来,重新做了系统性编排和创新性的阐释。作者以《论语》这部经典为基础,并与古今相关文献相互印证,结合经典与考证,还原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魅力孔子,使《论语》的智慧不仅是在文化典籍中熠熠生辉,还成为我们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最佳指引。这样生动的阐释更容易唤起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从而起到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普及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前的教育形态。2018年4月,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文中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1]在新形势下,要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只有切实推动高校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才能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关键时期,以引进新技术为基础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教学创新更具重要意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便是顺应“互联网+教育”需求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互联网平台介绍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在学生充分理解之后,再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习题、案例、视频等强化学习。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带到课堂上讨论,对理解不充分的理论进行探讨,对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2]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配合来实现。第一,学校要逐步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将学校已有的网络课程与逐步引入、设立的慕课课程有机整合成为线上教学的主要基础。第二,通过有的放矢的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既要开展校际合作,向慕课、微课建设已取得丰富成果的高校“取经”学习,又要开展校内合作,如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为人文学院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指导,人文学院教师为计算机学院教师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文理互助、共同进步。通过有计划的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第三,通过建设学分银行和电子学习档案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逐步建立个人电子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同时,被认定的学分,按照学校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凭证。与线下课程相比,线上课程的评分标准更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性。以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的《中华诗词经典吟唱》为例,该课程的分数权重为: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共占50%;课程讨论占10%;考试占40%。在评分标准上突出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发掘经典蕴涵的巨大价值,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崇敬心理和高度认同感,并以此方式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当前,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取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优质的中华经典资源,并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中国经典中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