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金 王梦瑶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51)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离不开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是人类非凡智慧的生动体现。当今社会,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亟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铸造。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审美品格、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是实现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非遗”文化是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体与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反映出每一代人的经济和文化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得一定成就。据官方统计,至2013年12月,中国共有37项传统技艺和文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是最珍贵的文化财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更承载着华夏民族精神之灵魂。对如此丰富的“非遗项目”不断地进行挖掘、抢救,是大势所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作为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是目前中华传统文化最便捷有效的文化传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传承方面面临着连接断裂、部分“非遗”与学校教育的内容适应度不强等问题。
学校教育在各学习阶段之间因为缺乏衔接性,而出现“非遗”学习连接断裂现象。国家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各级各类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设定了明确的原则、任务与目标,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完美衔接、融合,不同层次教育系统所具备的非遗传承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对其掌握程度也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学生难以获得连续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2]。例如,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时期都开设了音乐课程,然而到了大学时只有音乐专业才会上音乐课。这种文化输送上的非连续性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缺乏延续性。因此,理清学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各层次教育系统齐心配合、协同并进,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关键步骤。
弘扬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拓宽学校教育对象的文化知识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然而,现实条件下,由于学校教育开展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很难达到持续性、组织性的发展状态,难以产生良好的合力作用。因此,“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难以真正获得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3]。
针对实际情况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手工艺、曲艺继承人做客校园;学校可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拟定具体实施步骤,抽调老师负责管理。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开设的“非遗课堂”,定期请不同的手工艺人做客校园,对有兴趣的学生开展课程实践,体验“非物”制作流程,学生学会之后还可以参加学校开展的手工类志愿者活动,到附近的社区教小朋友,这样就不断培养新的“非遗”手工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很广,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在校园宣传。如: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的适应性不强。因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主要依托亲缘、业缘或地缘传承的方式开展传承,其传承内容具有地域性、个性化等特征。因此,学校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趣味性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制作、戏曲、乡俗语言等增添学校教育的乐趣,从而使得“非遗”更加融入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和作品,更是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要支持“非遗”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和传承,并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6]。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围绕“保护、利用”这四个字,文化文物部门需把责任落到实处,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要使其“活起来”。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肩负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历史重任。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利于教育对象认识“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更能够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热情,是一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