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枕小考

2019-12-27 03:21
文教资料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甘菊明目菊花

卢 璐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菊枕材料与药用功能

古人认为,通过呼吸和透皮吸收中药的香味,可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因此他们时常将药物填入囊袋,置于贴身之处。其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楚地爱好香料的风俗,因为地处潮湿,兼之巫风盛行,楚人常用熏香以除湿、辟邪、迎神,屈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就是楚人好香的一大反映。目前发现最早的药枕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长寿绣枕,内部填塞佩兰叶,应当也是受了楚地风俗的影响。

菊花入药其来有自。宋代史铸《百菊集谱》引《日华子》云:“菊花治四肢游风,利血脉并头痛,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 ”[1](卷三)菊花药食同源,气味芬芳,因此成为受欢迎的药枕材料。古书提及的菊花大致有两种,《百菊集谱》称“花大气香者为甘菊,花小气烈者名野菊”[1](卷三),清代宫梦仁《读书纪数略》说得更详细一些:“甘菊花花大,气香,茎紫,此日精也,其叶可羮,其花可釀,其囊可枕,其实可仙,野菊花花小,气烈,茎青,味苦,名为苦薏,非真菊也。 ”[2]明显把野菊花排斥在菊枕材料之外。考之文献,提及菊枕制作时,多用甘菊,如宋林洪《山家清事》“秋采山甘菊花,贮以红綦布囊,作枕用”[3](3),明高濂《遵生八笺》:“有菊枕,以甘菊作囊盛之,置皮枕凉枕之上,覆以枕席睡者,妙甚。 ”[4](332)等,虽然也有提到用野菊的,如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提到杭州城墙上生的野菊,“雍正初禁人采取,以充贡品宫闱以作枕”[5](246),但同时他也说明此种菊花虽为野生,却气香且甘,无寻常野菊的苦味,乃是一种异类,其功效应当更偏向甘菊,那么杭州城墙野菊制枕实是特殊情况,用作菊枕材料的,仍以甘菊为多。

古人有单独采菊为枕,也有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最常见的就是《本草纲目》给出的“明目枕”药方,“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6](794),这几种药材都有清脑泻火、透气安神的功用,搭配菊花效果更好。此外还有椒菊枕,宋代洪咨夔特作《椒菊枕》[7](186)诗歌咏之,称其不但缓解“细字窘晚节”的困境,令人眼目明亮,还“芬透顶寧頁爽,清祛脑脂热”,有非常显著的提神驱热的功能。还有与茱萸搭配使用的,如元好问《空山何巨川虚白菴二首》[8](122)所写“露菊霜茱荐枕囊”,古人常在九月九日采菊,而重阳节另一传统就是佩茱萸,两者皆气味浓郁,兼入枕囊,古人相信不但明眼,还能辟邪,同时,单用菊花容易生虫,茱萸防虫防蛀的用途更可与菊花相得益彰。

菊枕之药用功能,许多医书都有所记载。最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就提到“儿皆须着帽、项衣取燥,菊花为枕”[9](210),按婴儿出生,血气旺盛,而菊花正好就有去风、利血气、除烦热的功用,以此为枕,合乎常理。此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及菊花可治疗“风热,目疼欲脱,泪出,养目去盲,作枕明目”[6](149),由是可知菊花枕除了去风还可明眼。 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治头项强不得顾视方”有“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头良”[10](257),可见菊枕还能活血、舒缓肌肉以及调养经脉。

二、文人笔下的菊枕

菊花枕制作方便,人人得而用之,上可进贡宫廷,下可入寻常人家,使用既广泛,文人歌咏便数见不鲜。文人笔下所提及的菊枕,多侧重其两方面。

一是歌咏菊枕作为药枕的功能。最常见的就是称赏菊枕明目之效。既为文人,不可不读书,而齿龄渐长,目昏眼花,则成为众多文人一大烦恼。菊枕既能缓解目力不济的困境,得到文人的欣赏追捧也是理所当然。如宋代林亦之《奉题林稚春丰菊花枕子歌》[11](114),便提及“闭门读书二十年,眼睛损尽生空花”,用眼过度,满目空花,而采菊为枕之后,眼界渐清,已能“解把檐头小字读”了,此功效不可谓不卓著,也使得诗人由衷感叹“乃知妙物通神仙,一切药里应弃捐”。与此相似的还有元代邓雅《菊花枕》一诗,“读书未老双瞳暗,得尔全胜服食功。”[12]称赞菊枕比服食金丹草木药还要有用。有时,连治疗眼疾的金篦术与菊枕相比,也要相形见绌,明代秦夔《和奚进士元启目疾在告》[13]就称“凭君不用金箆刮,菊枕秋香自可医”,这当然不排除艺术夸张的因素,但菊枕因明目之效而得到诸多文人的喜爱,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是描述菊枕去头风的功效,清代吴铭道《人以菊枕索诗应之》[14]就称“鼻息温黁梦亦香,头风愈更胜萸囊”,明代周之夔在《为嫡母蔡宜人九十寿乞言小引》[15]中还特地提及他受头风病所苦,其母手制菊花枕,盼望疗子之症,使他十分感念。再次是描述菊枕安眠定神之用,在睡眠的过程中,菊花的有效成分能挥发而出,进入人体,活血行气,使人醒时精神饱满,无有疲态,明代郑真《咏菊枕用吴先生韵》[16]就说,“幽花包裹御袍黄,一枕齁齁卧石床。老觉形神安晚节,静通鼻观溢秋香。”将菊枕上的一夜好梦写得十分生动可感。

二是描写菊枕作为清雅的寝具的功用。菊花本是花中君子,枝头抱香,凌霜傲寒,可谓是高洁隐士的象征,因此以菊为材料的菊枕,也就成了文人雅士所喜爱的陈设。宋代林洪《山家清事》[3](2)中“梅花纸帐”一节,就写到安床置物,只用布单、纸衾、菊枕、蒲褥,可谓清寒之至,也风雅之至,置身在此的也浑然是一身傲骨的山间隐者。元代马祖常《菊枕》诗“东篱采采数枝霜,包裹西风入梦凉。半夜归心三径路,一囊秋色四屏香。床头未觉黄金尽,镜里难教白发长。几度醉来消不得,卧收清气入诗肠。 ”[17](193)所勾勒菊枕在榻,四屏幽香的容身之所,使人浑忘俗务,不觉床头金尽,只觉满腹清气,不染浊尘。如此,菊枕在文人笔下已成为雅士山房的一个可喜的点缀,也足堪映衬其主高风亮节的出众品质,爱好风雅的人士甚至给菊枕另起了一个名字,明代王路《花史左编》就提到,“彩英尝种菊数亩,秋日采花囊□,曰幽人枕。 ”[18]显然在其眼中,菊枕非同金玉之枕,既不富于华美之质,也非王孙贵胄所用,菊花本为幽香之花,枕菊枕的更是逍遥林泉下的幽隐之士。不单菊枕本身是清雅的陈设,采集菊花制枕更是清雅的举动,明代孙一元特有《收菊花贮枕》一诗,谓:“呼童收落英,晨起晞清露。满囊剩贮秋,寒香散庭户。夜来梦东篱,枕上得佳句。 ”[19](210)显然制作菊花枕的过程令诗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翩然风姿。陶渊明以爱菊著称,后世文人凡写菊的往往受其流风余韵所及,常在笔下提到“东篱”“彭泽”“陶家”之类词语,以表示对此位前朝贤士的心向往之,咏菊枕诗同样常见陶渊明的身影,如清代方芳佩《菊枕》“醉中往往魂疑蝶,只记东篱是旧游。”[20]马惟敏《制菊枕》“在周栩栩南华蝶,飞入陶家篱束束傍。”[21]更有趣的是毕沅的《菊枕》诗:“白发无从添鬓上,黄金长得在床头。北窗昔日陶彭泽,也解高眠制此不?”[22]直接问当年那爱菊闻名,风流蕴藉的陶彭泽,是否也知道制菊枕高卧安眠呢?文字间洋洋然有胜过古人之意了。同样被拿来今夕对照的先贤还有屈原,他在《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影响深远,可谓是食菊第一人,而其卓然不群的清高品质也与菊花十分契合。杨公远“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23],将菊枕与荷衣相对应,显然是取自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与毕沅《菊枕》诗异曲同工的是清代汪如洋《咏菊枕限五歌韵》,其中说“灵均可是清忘睡,佩只秋兰带女萝”[24],与前作一样,都是一副诙谐语气,当年的屈原是否因举世皆浊我独清,而忘却了睡乡之妙,既不将菊花佩戴在身,更不知道菊枕的好处,以今度古,十分富于巧思。

菊枕既是如此得到文人之青睐,也就不奇怪会有诗人为此一咏再咏。刘克庄就十分喜爱菊枕,诗作中不时可见提及,如《卫生》[25](54)中的“采下菊宜为枕睡”,《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七的“已设葛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25](538),都是对菊枕的安眠之效称赏有加,其所作青词“瞻复明初,不烦于菊枕”[25](4382),可见对菊枕的明目之用也深为认同。此外陆游对菊枕也十分赏爱,其卧寝“甘菊缝为枕,疏梅画作屏”[26](1733),十分雅致古朴,而对于菊枕的作用,除了安眠,他还格外看重祛风的效果。其《老态》诗便说“头风便菊枕,足痺倚藜床”[26](1550), 他于老年时期应当颇受此两种症状烦恼,而菊枕也该为他的好转提供过不少帮助,否则他不会在《示村医》里说“玉函肘后了无功,每寓竒方啸傲中。衫袖玩橙清鼻观,枕囊贮菊愈头风。 ”[26](1432)显然在他看来,菊枕比许多医书中记载的方剂都要好用且见效。菊枕的使用只是两位诗人生活习惯的一个方面,由此看来,他们应都十分注重养生,颇有心得,而他们也的确十分长寿,到了耄耋之年方与世长辞。

另一位与菊枕缘分匪浅的人物是晚清爱国诗人丘逢甲。他早年也曾与同侪共赋菊枕诗,抒发幽怀,追思古人,但之后时事变迁,他的心态发生改变,菊枕也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它已不仅仅是一种疗愈疾病的药物或者清怀逸兴的承载,而变为诗人寒泉之思、桑梓之情乃至于爱国之志的寄托。对于这种心态的转变,丘逢甲在两首《菊枕》诗中描述得十分详尽。 他怀念“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27](11)的无忧时光,并追思母亲采菊缝枕,“祝儿蠲宿疴,祝儿好容光”的深情,但之后人事更改,故园沦为战场,自己也四处奔走,忙于抗敌保台,甚至连为母亲哭墓尽孝也难以做到,想及此,不由涕泪沾襟。同时他也追忆往年与诸公同赋菊枕的情景,彼时满园彬彬济济,文士风华正茂,但一夕“夷氛海上来,倚枕闻惊鼙”,同聚赋诗的才俊便如秋风过后百花杀,零落衰败,而当初被他们意气风发歌咏着的菊花,也“昔为称意花,今作断肠枝”,令人望之伤情。诗人慈母亡逝的伤痛,知交零落的惆怅,离别故园的苦楚,甚至家国倾危的悲愤,都凝聚在九月九日小小的秋菊,和秋菊所制的菊枕之上,在他笔下所书写的菊枕,已非散发着淡远的清芬,而是浸透了血与泪的蓬勃刚烈之气。

三、反面看法

菊枕药用价值前文已多有描述,但在获得广泛认可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菊枕发出质疑的声音。如宋代周守中《养生类纂》就引《琐碎录》说“不可用菊花为枕,久之令人脑冷”[28](44)。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清《广群芳谱》,针对服用甘菊可延年益寿的观念提出反对,“甘菊香烈,虽能燥湿袪风,亦能助火泄气,宜酌而用之,变白延年之说,不可贪也,以菊作枕者,头痛至不可救,《德善谱》有戒。 ”[29](1219)菊花性凉,使人“脑冷”“头痛”,确有可能,而谨慎采之,不可滥用的道理,不单单是菊枕,对其他药物也是适用的。

另一种反对意见则来自清代曹庭栋 《老老恒言》,“放翁有‘头风便菊枕’之句,菊花香气可清头目,但恐易生蠧虫。 ”[30](67)菊花雅则雅矣,却易生虫,这也是许多爱菊人士的苦恼,所以后文也提出一个与艾叶混合使用的方法,当然,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时常更换内容物,保持干燥,以避免生虫以及霉变。

四、小结

菊枕既富于药用功能,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千年来深入古人生活,常伴卧榻,疗愈他们的疾病,也舒缓他们的心灵,无怪会有许多咏菊枕的诗歌流传,宋代田锡与明代文德翼甚至为菊枕作赋,称赏它的馨香美质。现在人们虽很少有在重九日采菊缝枕的闲情雅兴,却也能很容易地在各种场所购买到制作完成的菊枕,卧于枕上,品味幽香,也能有如古人一般“夜如何其,思悠悠兮”的悠然神往。

猜你喜欢
甘菊明目菊花
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明目养胃食荠菜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
菊花赞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可爱的德国甘菊
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