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苦菜花》萃译比较研究❋

2019-12-27 02:29任东升
外语与翻译 2019年1期
关键词:苦菜花英译本文学性

任东升

连玉乐

中国海洋大学

【提 要】《中国文学》1962、1966年刊载的《红岩》沙博理译本Red Crag和《苦菜花》吴雪莉译本Bitter Herb是目前两部小说唯一英译本,迄今为止鲜有研究。本文运用定量统计、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对照两作品之原文与译文呈现差别,分别归纳两译本的萃取、删减、语篇翻译技巧,探讨其翻译效果,以期以“萃译”策略对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启示。

1.引言

《红岩》和《苦菜花》作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学术界对其原作和英译本的系统研究仍较匮乏。《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1961)讲述以成岗、江姐和刘思扬为首的共产党员在狱中与国民党进行奋勇抗争的故事;《苦菜花》(冯德英著1958)讲述仁义嫂一家奋勇抗击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两部小说的英译本Red Crag和Bitter Herb分别为沙博理和吴雪莉所译,于1962和1966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沙博理译本和吴雪莉译本是迄今为止两部小说的唯一英译本。两部小说的原文包含大量次要人物、次要情节和不适合对外传播的内容,译文均未予以呈现。本文拟从此翻译现象入手,探究该现象的翻译技巧及其效果。

2.两部小说英译本呈现研究

“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呈现的角色特征,直接导致了行文和译文的多样性”(周领顺2014:22)。沙博理、吴雪莉出生于美国,后加入中国国籍,熟知中西方文化,“实现了作者-读者-译者的‘一人三体’”(任东升、张静 2011:52),他们二人同是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制度化译者”(任东升、高玉霞2015:20),特殊的角色特征使得译文颇具特色。

《红岩》计30章,删减 23章,萃取7章(4、14、18-20、29、30)。第4章讲述江姐离开重庆前往华峦山,是小说情节开端;第14、18、19和20章为小说情节发展,其内容分别为江姐被抓、刘思扬被释放回家及逃离家中、刘思扬被捕入白公馆和小萝卜头及杨虎城被转移白公馆;第29、30章内容为渣滓洞、白公馆越狱及结局,分别对应小说高潮及结尾。译文萃取的几章保留原文的核心文本,即其英译本有完整叙事和整体性,对部分章节的删减不会影响读者对小说整体情节的把握。小说第4章为情节开始,5-13章是次要人物及次要情节;21-28章是越狱前夕的狱中活动,这些章节的内容与小说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联系不紧密,译文不予呈现,以给目标语读者提供精练读本。

《苦菜花》原文计20章,萃取计14章,无第3、9、15-18章。第1、2章讲述共产党处决王唯一,国民党王柬芝回村,为情节开端;第4、5章讲述日军袭击王官庄,村民逃难;第6-8章讲述德强参军、王柬芝杀死同伴宫少尼、姜永泉带领共产党拿下东山村日军据点;第10-14章讲述日军袭击村庄、星梅被杀、杏莉及母亲营救冯大娘,为故事高潮部分;第19、20章讲述共产党攻打日军碉堡、冯大娘中枪,为故事结局。译文萃取的章节构成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第 3、9、15、18章内容与作品抗日主题无关紧要;第16、17章为故事高潮前夕,译文均未呈现。

笔者通过定量统计方法,得出两部小说的原文字数,译文萃取原文字数及译文删减原文字数制成下图以体现沙博理和吴雪莉的翻译策略。

两部小说原文字数分别为37万和38.9万。由图1得出,两部小说的译者并未译出原文的全部字数,两部小说部分章节未在译文中呈现。在汉译英文学作品翻译中,英汉词字数平均比例为1:1.41(王克非2004:415),则两部小说的译文单词应分别为6.4万和14.9万,但我们统计得出两部小说实际译文单词数分别为4万和5.6万。下文通过对比分析两部小说的英译本,探究译者通过何种翻译策略使得两部小说英译本的实际译文单词数少于预计单词数。

3.两部小说英译本翻译技巧对比分析

笔者通过对比考察两部小说的原文与译文,发现译文均萃取部分章节,再现原文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由此考虑译文均采用“缩译”、“合译”和“编译”的策略,对原作篇幅进行删减,但保留原作主干内容。此外,两位译者在翻译时,既删减萃取文本中的次要人物、次要情节以及不符合对外传播内容,又根据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语篇进行翻译,使得小说有机性、文学性增强,也更符合国家的外宣要求。

3.1 次要人物的删减

萃取的章节中,次要人物的删减主要体现在对次要人物的部分删减。如《苦菜花》中长锁叔的出场被删减不译和《红岩》中华子良的形象删减。译文对这两人的部分删减并不会给读者造成情节缺失感。下例为《苦菜花》第4章16-20段,主要描写姜永泉偶遇王长锁(王柬芝的长工)。

例1 ①民兵不去打掉身上的雪,因为打掉又下上了,反倒容易化,还不如任凭雪一层层披在身上好些。②这时,村外走来一个人,走到民兵前停住一刹,马上又朝前走了。

③姜永泉好奇地站着等那人走过来。④渐渐看出那人背着个白包袱,只顾埋头走路,没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⑤走到跟前,姜永泉认出是王柬芝的长工:

“这不是锁叔吗?上哪去了?”

⑥“哦!是你。”⑦王长锁略有些吃惊,接着笑笑说,“唉,好冷啊!走!走亲戚才回来哩。”

⑧王长锁拐弯向南走了。⑨姜永泉看着他的背影朦朦胧胧地消失在大雪里,⑩就向七子家走去。(冯德英1958:664)

①In the distance he looked like a snowman,for he had not taken the trouble to brush the snow from his clothes.He preferred to keep the thick layer as protection from the cold.

⑩Chiang Yung-chuan set out for Chi-tzu’s house.(Wood 1966:37)

原文共10小句,译文对应原文中①⑩两句,中间句子描述王长锁的出场及其与姜永泉的对话,而后姜永泉前往七子家。此处译文采用“摘译”策略,对原文进行“段中摘句译”(黄忠廉1999:57),未译出长锁出场以及二人对话轮描写,此处理方法并未造成原文信息缺失,再者,王长锁属于次要人物,对其出场的删减不会影响读者对原文主要人物主要活动的解读。

《红岩》原文第20章的47-49段(192字)中华子良(地下党)外貌描写被删。原文在描述成岗、刘思扬和小萝卜头狱中生活时,插入了对华子良外貌描写,译文删减此部分,不会使得原文主要故事情节中断,译文情节反而更加紧凑。

值得注意的是,《苦菜花》译文除删减次要人物外,还对其做替换处理,如原文第11章讲述杏莉母亲与玉子一起设法救冯大娘,兰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此处译文直接将玉子译为兰子,译本则变为兰子救大娘,使原文人物简洁,减轻读者阅读障碍,更突出了革命人物的高大形象,与我国外宣要求相符合。类似地,原文第19章德强受命侦查道水据点,译文用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娟子代替德强,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3.2 次要情节的删减

《红岩》和《苦菜花》在分别讲述国共内战和抗日这两个主要情节以外,还涉及大量次要情节,这些次要情节与两部小说的主题及主要情节关联不大,译者选择不予呈现。

《红岩》原文第14章74段描写江姐被抓时泰然自若的神态,在第15章的开始,描写江姐被国民党人抓到渣宰洞。因此原文第14章的75-113自然段描述的以华为妈妈为首的革命党人奋力救江姐的过程对整个情节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译文删除此段,情节更加紧凑。

《苦菜花》第1章94-98段描写村里闺女媳妇上山采野菜时,在山岗上嬉闹,上下文描写她们已到山岗和王竹出现调戏她们,译出嬉闹过程不免累赘,译本删去此处描写,精简原文。

3.3 不适合对外传播内容的删减

革命小说中通常会有血腥场面的描述,以反映日军和国民党的暴行,也凸显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此外,为了使得革命英雄人物形象丰满,小说中也镶嵌着情爱故事的叙述(周志雄2006:35)。但过度的血腥场面及情爱描写会缩小小说的读者群、有损革命人物的高大形象,违背国家翻译机构组织译者翻译革命历史小说的初衷,译文需要对其删减或者雅化,使其更适合对外传播。

《苦菜花》原文第1章100-108段描写王竹和王流子调戏德贤媳妇,译文删去此处描写,仅翻译后面德贤媳妇和娟子奋力挣扎过程,凸显中国女性不甘被欺侮、奋力抗争的精神,第2章66-90段描写姜宣布永泉娟子和兰子担任妇救会和青妇队的队长时,村民们议论纷纷,认为此举不符合伦理纲常,这些描写揭露了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于村民心中;第4章中2、3段描写“天上下白面”的具有封建神话色彩的故事,译文选择删掉这两部分不适合对外宣传的文本,弱化部分封建、落后农民群体的形象,较符合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3.4 语篇的翻译

语篇是由句子构成,但语篇翻译不仅仅是句子间的转换,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考虑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因素”(任东升2003:33)。两部小说的内容包含一些血腥、暴力场面描述,比如刻画被虐的革命者形象以“表现其承受暴力后不屈不挠的高贵之美”(余岱宗2004:94)。但是过度的血腥暴力描写会弱化“红色小说的叙事目标———崇高”(海力洪2005:21-22)。译者结合语篇翻译策略,对该方面描述翻译得当。下文分别从两部小说中各选取一例进行分析:

例2 余新江觉得有一股滚热的液汁,从身旁的班长头上涌出,直喷在自己烧焦了的脸上。回头看时,原来是一颗子弹穿透了年轻的班长的头骨,前额破裂了,血水和脑浆不断涌流。(罗广斌、杨益言1961:567)

Beside Yu,Wang silently melted to the ground,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shapiro 1962:79)

例3 天哪!儿媳妇仰躺在炕上,全身赤裸裸的,肚子胀得像鼓一样,身上青一块紫一溜,头发蓬乱,眼睛愤怒地瞪着,血把炕席都染红了。母亲用手摸摸她,已经僵硬了。(冯德英 1958:103)

Chu-tzu’s wife was lying sprawled on the blood-spattered Kang,her body a mottled mess greenish-purple spots.Mother touched her hands.They were cold and stiff.(Wood 1966:548)

例2描述王班长在越狱过程中受伤情况,其包含血腥描述“液汁喷在余新江脸上”、“前额破裂,血水和脑浆不断涌出”。译文仅用“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作伴随状语,进行“去腥化”处理(海力洪2005:21)。例3描写日军袭击村子时,柱子媳妇遭受日军猥亵惨状。译文仅用“blood-spattered和greenish-purple”描写惨状,原文中“头发蓬乱,眼睛愤怒地瞪着”并未译出。译者对这两例的翻译既考虑原文的情景语境,简洁描述血腥场面,传达原文精神实质,又兼顾文化语境,达到“雅化”、“净化”原文的效果,扩大译文的接受度。

4.萃取翻译策略及其效果

上文着重分析了两部小说原文与译文呈现的差异,并将两部小说的英译本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部小说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既不完全属于中国学者所谓的“全译”(黄忠廉、李亚舒2004:3)、“变译”(黄忠廉 2001:35)、“瘦身翻译”(thin trans-lation)(冯全功、侯小圆 2017:110),也不属于外国学者所谓的“丰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Appiah 1993:817)。此翻译策略正是“萃译”策略!指“在长篇小说翻译中个别次要人物、次要情节以及不利对外传播的内容被删减不译,但原文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核心文本转换完整,包含萃取、合译、雅化三个过程”(任东升2018:20)。同时译者对两部小说的语篇有重写痕迹,即萃译中包含了译者写作。“萃译”策略的运用,使得小说整体性、有机性、文学性得到增强,叙事结构得到优化。

4.1 增强小说整体性、有机性

有机整体论思想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Phaedrus)中,苏格拉底认为“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文学作品要表现完美就应具有结构完整、大小适度和部分与整体及部分与部分和谐等的审美特性”(见李国德2007:73)。即小说的结构要完整、篇幅要适度以及情节之间的关系要紧密。

《红岩》涉及人物众多,不能集中笔墨描述主要人物的相关活动,故事情节衔接不连贯(Yeh Chun-chan et al.1962)。《苦菜花》叙述松散、拖沓,包含大量不必要的次要情节、次要人物,其整体性和有机性不强。译文首先萃取原文中包含核心文本的章节,再删减萃取章节中次要人物和次要情节,使得小说核心文本转换完整、整体性和有机性增强的同时,也满足当代社会快速阅读的要求,为读者提供精炼的文本。

4.2 增强小说文学性

文学翻译中的文学性再现问题,历史悠久,与文学翻译息息相关。关于“文学性”的定义,学界一直众说纷纭。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 1891-1982)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Reis 1965:107)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东西。两部小说文学性稍弱,译文使用编译策略,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

《红岩》的艺术化叙述时间明显长于情节时间,其正符合黄忠顺提出“长篇小说的半部杰作现象的第二种类型:一部长篇,前好后差”(黄忠顺1992:119),这就意味着了《红岩》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未达到汉语小说的规范,文学性稍弱。因此,沙博理在进行翻译时,选择删掉大幅章节。其译文以19章为分界线,前部分的艺术化叙述时间与后部分的情节时间是相等的,这样就变成了“完整杰作”。

《苦菜花》一书语言直白,较符合汉语口语的表达习惯,但文学性不强。原文部分章节话题背景论述位于话题内容的中间位置,虽符合口语化表达,但并不适合文学作品,也使得文中话题衔接不自然,译文调整话题背景论述的位置,使得话题没有中断感,是对原文小说的雅化。此外,原文中男女情愫的描写,语言虽形象生动,简明易懂,但不免落入俗套,译文仅用一个动词,给读者传达画面感,更凸显出情感的炙热,但译文也删减了男女间的情色描写,达到雅化原文的效果。

4.3 优化叙事结构

莫娜·贝克(Mona Baker)提出翻译建构策略总共有四种: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其中文本素材的选择性使用是翻译中最常见的策略,主要指译者对文本素材进行的增删,以此强化或者更改叙事的某一方面,进而实现译者的叙事目的(见刘珍珍 2017: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政府设立国家级翻译机构,执行对内加强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对外宣传国家形象的翻译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对外翻译,尤其革命历史小说的外译,所承担的政治功能,极可能进一步决定译文呈现的方式”(倪秀华2008:12)。外来译者沙博理曾受聘于外文出版社,吴雪莉接受外文出版社邀请翻译《苦菜花》,他们属于国家翻译机构的译者,以国家意志为最高服务目标,在文学翻译中主要通过更改译文的呈现方式达到此目标。译文删去或者编译不适合对外传播的内容,这也是“一种文化自我过滤的行为,避免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内容流传出去”(倪秀华2013:39)。萃译是国家翻译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此策略的使用,帮助译者更好地达到叙事目的。

5.结论

国家翻译实践背景下,沙博理和吴雪莉选用萃译策略处理《红岩》和《苦菜花》。一方面增强了译文的文学性、整体性和有机性,另一方面也使得译本符合外宣要求,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借鉴。萃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方法,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从理论层面而言,萃译充实变译理论的内涵。其过程体现了变译的具体手段——摘译、编译和缩译;从实践层面而言,萃译为双语对照出版提供理论参照,对翻译教学提供指导,有望对当下中国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走出去的翻译策略提供启发。此外,该研究在进一步揭示国家翻译实践本质的同时,有望充实变译理论的内涵。

猜你喜欢
苦菜花英译本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张慧娴的诗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卡勒与伊格尔顿的“文学性”理论对比研究
苦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