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奥数在国际上的定义指的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实践证明,奥数等竞赛的确为数学领域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为这个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 国外的匈牙利通过数学竞赛选拔出他们的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费叶尔(L.Fejer)和冯卡门(T.Vonkarman)。美国的数学竞赛获奖者后来成为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有米尔诺(Milonor,John Wllard)而在中国如今在奥数的训练上显得极为功利化了,许多地区都创办了大量的奥数培训机构,学生们的课外活动都被各种奥数竞赛占据了很多时间。
在设计这篇论文时,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章和期刊,《对小学生参加奥数的看法》里的王少芳老师说,“小学生学习奥数,有一定的意义,它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但是奥数热不可避免有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它暴露了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1]。但是这些文章都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分析了奥数的利与弊,没有具体实例说明,因此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该文在参考了多篇文章之后,认为奥数的确在选拔人才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的奥数成绩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也选拔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奥数大国不代表是数学强国这个事实。因此该文基于各种文献综述和实际的奥数案例,更好地分析了奥数所带给我们的利与弊,同时说明了要以正确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奥数在教学上的应用。
分析奥数竞赛对学生学习的利与弊的过程。
奥林匹克数学的前生,是来自于在1934—1935年的苏联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所举行的中学数竞赛。后来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称号,并在1959年的布加勒斯特举行了首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比赛[2]。由于数学竞赛和体育竞赛都推崇奥林匹克“更高,更远,更强”的精神,两者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这给了人们一定的启示和领悟。因此,苏联将数学竞赛命名为奥数。
奥数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速,最先是由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等老一辈数学名师发起的,从1956年起,举办了我国第一届中学数学竞赛,1979年,我国大陆上的29 个省、市、自治区全部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3]。此后,全国各地开展数学竞赛的热情空前的高涨。
奥数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能给我们带来促进作用,消极的一面却给我们带来阻碍作用,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在中国的教育界里,数学拥有着无比高尚的地位。在学生时代里,数学从幼儿园一直贯穿到高中,甚至在大学里也是很多学生的必修科目。就算是文理分科,数学依然是学生们所必须要学的,可见数学在生活中所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奥数其实与我们所学习过的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增加数学美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4]。
2.1.1 奥数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奥数题目有一定的实用性,涉及的范围很宽泛,思维跳跃性很大,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是不错的。例如以下这个题目:
例1:一天凌晨0:00 到正午时分12:00 之间,钟面上的分针与时针成直角度数有几次,一昼夜的时间,它们又重合了几次呢?[5]
思路解答 我们可以用假设静止法去解决,假如时针先静止不动,那么分针每小时就与时针形成两次的90°角,一次重合。从凌晨0:00 到中午12:00 这段时间有12h,分针就走了12 圈,因此在考虑时针不动的情况下,分针和时针形成了次90°角,另外时针它也刚好走了一圈,上就少了两次,因此,分针与时针形成了次的直角.一昼夜,钟表上的分针走了24 圈,时针也走了2圈,时针比分针少走22 圈,意思是重合了22 次。
这道题就充分体现了奥数的扩展性和创新性,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2.1.2 奥数能增加数学的美感
在很多的奥数题目中都对奥数的美有着集中体现,这些题目无时无刻从解法和结构上都充斥着艺术的魅力,奥数的题目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综合性、灵活性。有些奥数题目看上去好像很难,但是仔细思考就能想出答案。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能有种勇于尝试的感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曾有份统计表明,大概只有5%的学生可以学习奥数,这类人可能本来就具有较好的数学天赋,理解能力较高,善于理性分析因此这类人是能够学好奥数的。而其余大部分的学生都属于普通人,他们或许擅长的方面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奥数。疯狂地追求奥数,并不能一定能学好数学,有时反而会过犹不及。
2.2.1 奥数让教学变得功利化
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进入所谓的“重点学校”和“名校”去学习,不遗余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生学习奥数,这样导致了整个社会都趋之若鹜的追踪奥数。学校,家长让学生学习奥数的目的就不单纯,带有某种功利性。较为功力的学习奥数的目的无疑对学生来说,学习奥数会成为一种负担和枷锁。
2.2.2 奥数压抑了学习兴趣
如今,很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奥数无非带着攀比,追风的心理。有不少学生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过早的参加奥数班的培训,这样显得有点揠苗助长了。在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学者提出:“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学知识更重要,太早进行思维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这次奥数利与弊的浅谈,我们从了解奥数的起源与兴起,再到分析奥数对中国基础数学教育的影响,最后到我们要客观理性的对待奥数.奥数成绩固然很珍贵,但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扩展学生的思维更为重要.对待参加奥数竞赛不应该过于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