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下高职舞台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富强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安徽安庆,246052)
舞台美术作为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在舞台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以教学与实践互为助力,可以使舞台美术教育事业得到充足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渗入高职舞台美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师生、学校和社会。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舞台美术;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职舞台美术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改进,其自身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高职舞台美术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更为紧密。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现代高职舞台美术教育也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广泛影响。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下探讨与研究高职舞台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必然。因此,高职舞台美术教育更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用智慧、谋略和高视角,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舞台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中,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融会贯通。
舞台美术作为人类审美与造物活动之一,展现了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没有传承就没有根基,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就拿黄梅戏来说,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优秀的黄梅戏艺术一直是安徽省政府及地方政府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培养舞台美术设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安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舞台美术设计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停歇,舞台美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任务艰巨。舞台美术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职院校的任务之一,保护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舞台美术事业中的发展,并将其渗透到高职舞台美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出一大批新时代背景下有活力的创意性人才。
新时期的舞台美术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历史、精髓和创新。舞台美术作为文化的产物,其每一项变革与创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舞台美术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根据我国颁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创意能力和设计水平,繁荣影视美术创作。由此看来,影视美术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高职影视美术教育要以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载体,以此来培养出具有创意性的专业人才,全面思想传统文化走向市场的目标[1]。例如:黄梅戏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至今。由最开始的地方小戏发展成为中国六大剧种之一,舞台美术设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还在持续发力。今天的黄梅戏艺术也在寻求发展,也在不断地尝试扩大题材的范围。为了更好辅助黄梅戏的发展与传承,舞台美术设计也要同步跟进,适应发展要求。
在这个各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内涵也要不断得到提升,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舞台美术专业涉及到很多手工制作技艺,但我们当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对于手工技艺的历史文化信息,认识得还不是很透彻,还很肤浅。加强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强化舞台美术从业者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次,高职舞台美术专业应该注重自身文化的积淀,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品质,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国际的发展趋势与其进行有机结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等综合素养。
在高职舞台美术专业教育中大力推行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完善相关的校本课程,还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加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将传承文化的思想理念引入舞台美术专业教学。例如:装饰一新的现代居室里,摆上一件古代艺术品,比如一件玉器,或者一只寻常粗瓷大碗,就是结合了吗?人们欣赏的还是古代的审美情趣,还是以玉比徳的情操,还是清新朴实的美。春节是中国老百姓合家团聚的日子,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还是要吃饺子、吃年夜饭,而绝不会去吃肯德基。教师充分合理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使学生在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之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影视美术的兴趣,完善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2]。
多年来高职舞台美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轻文化重专业的现象。以舞台美术设计来说,教师往往更加注重专业技能技法的教学,而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判断力也不足,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结合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对舞台美术设计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艺的分析。虽然很多学校近年来一直大力宣传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其落到实际。再加上很多教师的文化积淀不足,并不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熟练灵活的运用到舞台美术设计教育之中,更加谈不上展开基本的科研能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种种原因,都限制了传统文化在舞台美术教育中的长远发展。
在绝大多数的高职舞台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依赖于教科书的内容,而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设计也十分单一,更加偏向于欣赏和评价、造型和表现这两种课型。
例如,针对舞台美术设计来说,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欣赏教学中,知识单纯的进行讲述和评价,并不能及时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和扩展,更加没有深入挖掘作品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了解不同舞台美术设计的特征,吸取当中的精华并加以借鉴,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并没有结合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思考和强化训练。
受外来影视、歌剧、舞剧及综艺作品的影响与冲击,再加上我们自身在视听领域的发展稍显滞后。在很多高职舞台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用国内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舞美设计案例寥寥无几,反而是外来作品作为案例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美国的迪士尼文化、电影艺术、欧美的歌剧舞剧、韩国的综艺节目等等。虽然,国外的作品对学生也能够起到提升知识和技能的作用,但是大量的国外作品的呈现也会造成学生对国外舞台美术文化的崇拜。而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这是要引起我们注意和反思的现象。另外大量高科技元素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致使舞台艺术失去原有特色,观众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在专业基础及文化素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在学习主动性及专业技能的把握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高职舞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惰性思想严重,只愿意简单的对各个舞台美术作品进行模仿复制,而对舞台美术设计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情况不仅使得每个学生完成的舞台美术设计作业的结果大同小异,并且缺少丰富的个性化表达和一定的作品内涵。
高职舞台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例如:很多学生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舞台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后,就能说出不少国外设计大师的名字,对于我国传统舞台美术设计文化的知识了解却很缺乏;从舞台美术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来看,学生对国外舞台美术技法熟悉和运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传统舞台美术。另外学生对高科技元素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运用的热情,也削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舞台美术实践教学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实践课程越来越少,加上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使得舞台美术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最终导致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和有关结合传统文化实践创新能力达不到课程要求。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人物,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高职舞台美术教学的质量的提高,一定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定期对教师展开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或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不断丰富教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一座舞台美术设计和传统文化联系的桥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提升职业素养,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开阔的眼界和专业领域的知识构架,还要具备融会贯通的本领,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反思精神,最终让学生不断提升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舞台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重要抓手,在高职舞台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提升高职舞台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变被动为主动,促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在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工艺品美术鉴赏课程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青铜器、彩陶、瓷器、石雕等传统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美术水平。在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中,让学生对这些工艺品进行欣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瓷器作为中国的象征,这种最具有东方民族风情的技艺加艺术的形式,也是千百年来在工匠及艺人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得以辉煌。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瓷器进行鉴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工艺品本身的美术形式,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工艺品蕴含的不同人文内涵和精神世界,进而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熏陶,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工艺品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将传统工艺品的元素融入到舞台美术设计作品中[3]。
2. 古建筑美术鉴赏课程
我国从古至今的建筑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综合实用性与美术性的社会文化产品。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建筑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传统建筑美术的影响一目了然。传统建筑知识作为舞台美术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学生到皖南写生实训期间,教师可以依靠当地明清古建筑群特色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展开介绍当地的人文历史及建筑的特色风貌。由此可以延伸出很多课题,如:徽商文化、宗族文化、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州篆刻等等一系列徽派传统文化。
再如:客家围屋作为客家民居经典样式之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客家围屋,其屋前必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屋后则是围龙屋,前低后高。中间则是方正的堂屋被两个半圆围绕着,有“天圆地方”的含意,整个家族群居于围屋中,表达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典美学内涵和哲学思想[4]。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客家围屋进行欣赏和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其建筑风格和围屋内的民风民俗,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建筑的寓意了解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客家围屋等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可以便于学习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而将建筑美学运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从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3. 古诗词评析课程
中国古代诗词的底蕴深厚,能够折射出几千年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在高职舞台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剧本分析课程开展古诗词评析活动,既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对于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让学生领悟不同古诗的韵律美,将古诗中的情感和寓意创新运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
例如,大词人辛弃疾写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被公认为“横绝天下、独步无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鉴赏评价这首词,充分结合郁孤台的建筑特色与周边山水景观的美学特点,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欣赏中,不断体验词中所包含的忧伤与悲悯,深切地体会辛弃疾的无奈和苍凉,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5]。通过学习借描绘具体景物来抒发情感这一传统的美术表现手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品味,激发舞台美术设计制作灵感,拓宽学生视野。
4. 古字画鉴赏课程
我国古书画作品源远流长,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技艺发展水平,具有极高的借鉴和审美价值。我国的古字画创作常常讲究有感而发,所以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字画作品中,不仅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还包含了作者自身丰富的情感和背后的寓意。教学中可结合《美术史》、《设计史》等课程,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优秀有代表性的传世字画,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不同的技法运用,还能够从中挖掘不同朝代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熟悉我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进而在传统文化元素之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课程作为教育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其不仅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还体现出了教师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过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关键点,教师应该积极地、有意识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设计中,并认真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明确要求,结合学会说呢过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行业的需求特点,构建完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影视美术课程体系,进而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课程化[6]。
例如,在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中,教师要首先收集多元化的相关资料,从中筛选出与舞台美术设计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其为中心开展相关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还可以建立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通过完善舞台美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灵活地运用于舞台美术设计中,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进高职影视美术教育和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
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发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职舞台美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人文性原则
舞台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是这门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该基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挖掘相关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高职舞台美术教育形式。
2. 开放性原则
随着全球文化的不断交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舞台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平台。我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舞台美术教育也展现出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又不局限于传统文化资源,给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 生活性原则
教师应当将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等,从中感受和体验舞台美术教育的内涵,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美进行再创作,不断发散创造性思维,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4. 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高职舞台美术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主旋律融合到立德树人的内容中。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进行开发和筛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原则,促使学生在舞台美术教育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师在高职舞台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课题中。这时专业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课程教学中,要将专业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元素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及课题时,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名学生。另外,适当安排一些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分析作业,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用讲解的形式展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传播。
以往高职舞台美术教育,不强调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重视学生对于相关的书画等富含文化元素作品的观摩学习,导致部分学生还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舞台美术设计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的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列入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从业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和任务,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而针对舞台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测试的时候,也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等内容融入测试内容当中,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加以重视,进一步提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地位。
伴随着我国舞台美术行业的兴盛与发展,在高职舞台美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应该针对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此不但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实际价值的创新型人才,还能够促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1]张怀强,李倩. 加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 艺术研究, 2015(4):132-133.
[2]陈玮. 影视艺术欣赏和高职生传统文化的传承[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10):73-74.
[3]秦洁. 浅谈影视艺术与民俗文化的互动[J]. 电影文学, 2013, 580(7):36-37.
[4]王毅. 传统文化数字化发展对动画影视产业的现代意义[J]. 美术大观, 2015(5):88-89.
[5]曾芸. 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21).
[6]孙艳红. 影视艺术与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2):38-40.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Stage Art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NG Fu-qiang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inheritance of arts, stage art has a unique posi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conducive to full development of stage art education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leading rol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raining of stage art professionals and make teaching and practice help with each other. It can provide better service to teachers, students, schools and society to carry forward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filtrate it into the training of stage art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tage art; talent training.
G718.5
A
1009-1114(2019)03-0008-05
2019-08-07
王富强(1968—),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三级美术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
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舞台美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SK2018A1021)阶段性成果。
文稿责编 承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