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晨,肖世扬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吉安 343000)
木叶天目盏始于晚唐,兴于两宋,古时极富盛名、享誉世界。现收藏于各国博物馆,被称为“世之神器”,其拍卖价格高达千万元一只[1]。其以天然桑叶入盏,取本土矿石配釉,有着“茶禅一味”的生命象征,更承载了宋代兴极一时的“斗茶文化”。
《庄子·盗邸》:上古之民昼拾橡栗,暮栖木上。这些记载描述了先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在华夏沃野千里、树木葱茂、花草繁盛的广域中[2],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植物说话”就是植物材质作为设计元素语言的视觉载体,传达出植物材料特有的艺术特征,并赋予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内涵。植物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树木、花草、灌木、藤类等,在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能够从植物材料的表层肌理、色彩和结构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缘起于南宋的一个秋季,刚刚打开的匣钵里出现了一只不可思议的茶碗,棕黑色的釉面上匍匐着一片金黄色的叶子[3],这片叶子深深地熔融于黑釉之中。窑工们发现是一片枯萎腐败的叶子偶然飘落到了刚刚蘸完釉的茶碗里,叶子被黏稠的釉粘住了。在窑炉里树叶被窑火烧成灰后,这些蒿灰成分在窑火的作用下成为了成色剂,叶子以原来的形状呈现在了黑色的釉中(见图1、2)。
图1 植物枫叶
图2 木叶天目盏·晨醉诚品
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和玳瑁盏,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韩国中央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4],木叶天目则被列为国宝;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黑釉加花蝶纹瓶和卷草纹加彩壶被视作稀世珍品;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馆,陈列着在印尼出土的中国古瓷,其中就有吉州窑的黑釉黄斑碗。吉州窑陶器作为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为促进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古朴的庐陵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木叶天目盏为吉州窑一绝,世上独有。能将普通的树叶烧入1 300 ℃的瓷器中,烧制后,树叶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出现在瓷器里。当注入清水时,宋代经典的斗笠器型底部的树叶像雨花石一般漂浮在水面上[5]。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成就了吉州窑木叶天目的神奇,也为木叶天目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普通的植物浴火重生呢?木叶天目盏在制作的过程中,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制而成。一般是将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两叶、三叶叠加的,这样经过加工的黑釉盏有一种质朴的野趣。
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成为吉州窑天目中的极品,亦是无数古陶瓷藏家梦寐以求的器物。木叶天目盏中的叶子多种多样。从叶子颜色来看,有金黄、浅黄、淡红、紫黑、银白色等。从叶片大小来看,既有大可布满盏心,亦有小如蚕豆;既有叶片经脉分明,舒展自如;也有只见淡淡叶片[6],叶片卷曲,漫不经心之作;从树叶取材来看,木叶以桑叶(见图3)、杨树叶为多,但亦有樟树叶、皂角叶、豆荚叶、桃树叶、柚木叶等。吉州窑的匠人们在利用植物作为设计元素时,大多数都运用了植物本身固有的色彩,更能体现作品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植物固有的颜色特征使得受众对其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和视觉体验。可以看出木叶纹是匠人们信手取来,取其“贝叶”之意境,而不在于形。可以推测,吉州窑木叶天目的产生与禅宗有一定的关系,而作为寺院僧侣专用的茶盏。
图3 植物桑叶
木叶纹盏中原生态材质突出了树叶纹路的质感美、生态美和禅意,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原生态的植物肌理装饰,使其具有独特的自然肌理特征。木叶纹盏将自然界中的树叶纹理烧入瓷器作品中,其陶瓷植物表面出现的纹理丰富多样,即使是同一种类型植物的树叶,表面肌理也会有细微的不同。很多树叶纹理呈现轻松自由、无规律的姿态,并有光滑细腻的表面和丰富的纹理细节(如图2、3)。陶瓷黑釉表面产生光线的反射,使之更加明亮。
时间更迭,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木叶天目盏复烧成功,自1982年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后,吉州窑的名贵产品逐步得到恢复,仿古瓷、陈设瓷相继进入了美、英、法、日等国。木叶天目盏烧制于吉州窑,吉州窑也是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民间窑场之一,吉州窑生产的产品有黑釉瓷、青釉瓷、乳白釉瓷等。木叶天目盏呈黄色、褐色或者蓝绿色,植物茎脉清晰,倒入茶水后,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现代吉州窑的一件创新作品《芝兰》以植物中的中草药“大青”作为设计传达媒介(见图4),运用天然中草药材进行吉州窑创新作品设计,重塑了吉州窑木叶天目瓷的创新设计视角。其独特的植物材料开拓了新的艺术创作空间,拓宽了设计师多视角、多层次的创作灵感,“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作品传达出女性坚毅、纯朴等情感寓意,“大青”这一核心元素象征了生命力、活力、朝气和希望,作品整体风格质朴、自然兼具素雅。其系列作品分别有《火焰》《稻花香》《烟火》等,都是从植物元素转化而来,形成一种迸发力强的自然形态,使得植物语言向设计内涵延伸,让观者有亲近自然朴实之感。?
图4 芝兰盏·晨醉诚品
作品《花影》结合植物材料传递出静谧、独欢的美感,赋予艺术设计作品天然的氛围,将大自然中娇嫩的花瓣运用在细腻光滑的黑盏上,充分展现了植物自身的娇态美,并且将人们的心境带入一种惬意的状态,给观者以清新自然之感,亦是将花朵的艳丽柔弱与瓷器的粗犷大气结合在一起,见图5。不同的花朵有不同的形状,花瓣有厚薄,经脉有疏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器物活化石。植物语言自然的表达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加强作品主题的思想传达,而且能够获得最佳的审美体验。
图5 花影盏·晨醉诚品
作品《火焰》多次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画面效果,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向人们传递着植物材质艺术美的魅力,人们在被感染产生共鸣的同时,从精神层面获取了美的享受(见图6)。火焰纹最早由印度引入中国敦煌莫高窟,代表着佛、菩萨及弟子的灵光和法力,从古至今常用于佛像背光的装饰处理,与吉州窑木叶盏所代表的“茶禅一味”十分契合。追溯这段历史渊源,最终呈现出《火焰》这一系列作品,将宗教信仰以特殊的方式呈现,使中华古代经典纹饰重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品《五谷》将食物的形式呈现在黑釉瓷器上,以中国最古老的瓷文化承载人类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不仅是将植物魅力呈现在瓷器上,包含于瓷文化的底蕴中,更使黑釉瓷表现出食物气息,是人们辛勤劳苦一年收获后的喜悦,在致敬劳动者汗水的同时,也在时时提醒我们谨记祖辈们粒粒皆辛苦和勤俭节约的美德(见图7)。
图7 五谷天目盏·晨醉诚品
吉州窑历史上就十分重视创新设计,现阶段吉州窑坚持走“传承+创新”的设计路线。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吉州窑在现阶段可以依托庐陵文化和井冈山红色内涵,借助青原山禅宗道教文化、白鹭洲书院文化、新干县青铜文化等,提升其产品文化内涵,打造一条“庐陵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吉州窑古瓷文化”的产品开发路线,利用全方位的产品营销推广,注重产品高质量所带来的好口碑的流传,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
晨醉诚品是一家专注于非遗工艺木叶盏传承与创新开发的企业。2016 年3 月,政府、学校为晨醉诚品提供了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和生产工作室,携手吉州窑大师共同进行研发和创新。团队利用已有的技术,基于木叶盏仿古瓷制作,结合现代设计进行创新,发掘了木叶盏高端定制行业蓝海。经过3 年的不断尝试,成功开发出五谷系列、花朵系列、五彩木叶等。晨醉诚品率先将黑釉升级为五彩釉。传统木叶盏以黑釉为底,历经高温将植物融入盏内,现经过不断实验调配,研发出了五彩木叶釉,这种全新的釉料同样能将叶子展示出来。此外,古法只能将桑叶烧入瓷器,晨醉诚品团队打破了这一单一模式,成功将五谷、花朵、果实、中草药等植物元素融入瓷器中,打造了植物永生陶瓷(见图8)。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稳定了6大系列产品,赋予每类产品不同的寓意,如“芝兰”系列寓意女性坚韧,针对女性消费群体,植物与釉面的紧密融合,形成了如琥珀般的实物活化石,延续了宋代木叶天目盏纯朴的艺术境界(见图9、10)。
图8 瓷与海木叶天目盘·晨醉诚品
图9 粉色木叶天目瓶·晨醉诚品
图10 粉色木叶天目盏·晨醉诚品
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以其独有的创新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幻化出新的生命力。制陶是与大地之壤、涅槃之火亲近对话的生活方式,是从无到有的缔造。制作木叶天目盏是把植物的形态抽象、变异带到陶艺创作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植物从有限通向无限之美的旅程,使一个有短暂生命周期的植物变成永恒;亦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创新手法,创作者和欣赏者均可以有更多自由的发挥。承古创新,精益求精,是吉州窑木叶天目亘古不变的制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