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琛
同学们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学习。
15点,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六楼,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门外的“ON AIR”红灯亮起。
在这个被设计成小型新闻直播间的教室内,即将开始的是由邓惟佳教授开设的“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课。一番简明扼要的讲评之后,底下的学生被分成7个小组,每组选派代表走上主播台,进行了一场口播新闻的演练。
或许,你会认为这只是一堂普通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的专业课,但事实上,这不仅是一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新闻传播专业之外,该课程还拿出部分名额向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
在上外,类似打破专业、学科壁垒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在培养人才上,学校很早就开始“做加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偏语言、重技能、弱内涵,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上外传承创新学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逐步构建“多语种+”卓越外语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以来,随着“多语种+”战略实施不断深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 项,省市级和国家级课程190门,省市级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教改项目50项。
卓越学院通过整合全校的优势学科和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
今年,有关“新文科”教改的浪潮接踵而至。文科专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时代使命和新的时代挑战,急需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文科人才。
“外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姜智彬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新文科一方面需要开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要用新的范式去丰富既有文科专业的内涵,“新文科需要创新性地推进专业改革,从专业核心优势扩张到相邻的交叉性的专业领域,并反哺强化原专业的核心优势”。
在姜智彬看来,新文科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上外“多语种+”卓越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谋而合,“由此可以看出,上外的人才培养理念是非常有远见的”。
什么是新文科人才,上外的回答是——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
会语言,不仅强调基础的外语技能课程,更强调对人文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复语能力的培养;通国家,需要在家国情怀的基础上,打造国别区域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精领域,需要学生精通某类专业领域的知识,从而能够参与到全球治理中。
结束了90分钟的“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课,邓惟佳便匆匆赶往行政楼,开始准备18点30分面向卓越学院同学的平台素养课程“全媒体讯息设计与传播”。
2014年,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指出我国正在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人才”“国际组织人才”“优秀来华留学生”“国别问题研究人才”等五类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我国在非通用语种、国际组织等方面所面临的人才储备不足问题。
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2016年,上外成立了全新的卓越学院。邓惟佳是该学院的副院长。她对《新民周刊》表示,上外打造卓越学院,既是对接教育部加强上述五类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同时又通过整合全校的优势学科和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
据介绍,上外卓越学院设有4个核心人才培养平台 (即实验班)——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國别区域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以及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
“我们不光要打口号,还要做品牌。既然要做有内涵的课程,同时开设很多门课程也担心做不好,因此选择了上外最有优势的学科先开。”邓惟佳解释道,“我们坚持小班授课,每个班最多不超过25个人。”
由于实行“双院制”,为了协调所有学生和老师都可以上课的时间,卓越学院的上课时间一般从16点30分开始。目前除了平台素养课程,卓越学院还设置了博雅通识课程、英语强化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国际拓展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
邓惟佳表示,卓越学院的课程一半以上为全英文授课,“我们调整了学生的学分结构,同时也有一些学分转换的机制,为的就是提高每一门课程的含金量和针对性”。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晋继勇给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实验班上国别区域研究导论课。摄影/ 沈琳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学院还实行准入准出的“旋转门”式动态管理机制。新生中除了保送生生源外,卓越学院会面向所有新生开放报名,进行选拔考试。但每学年,学院也会根据综合测评,有10%左右的学生回归相应的专业学院,同时各专业学院推荐学生参加荣誉学院选拔考试,优秀者进入卓越学院学习。
可以说,卓越学院代表着上外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新探索,确实吸引了不少优秀毕业生前来。高中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润其便是慕名而来。除了是英语学院的大三学生外,他也是2017级卓越学院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的一员。
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润其坦言,在众多外语类院校保送推荐中,选择上外,首先是自己还想在英语领域继续学习,上外的英语专业在全国是非常有影响力。但最吸引他的正是卓越学院。
“相当于在语言专业之外,上外还提供一个领域‘专业。”李润其对《新民周刊》表示,可能用打开了“新的世界”来形容更为合适,“比如像我在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就会有跟国际组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课程,从最基本的国际关系理論,到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全球治理,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李润其还在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他说,通过两个学院的学习对他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语言的优势让我更轻松地掌握国外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我又学会了一些分析手段和政策报告写作的技巧方法”。
更幸运的是,在卓越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李润其还找到了未来人生的方向。“这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其实开始做研究之前没有完全想好。但有了跨学科的视野,让我找到了不同专业学科的融合点。之后可能会在经济金融领域继续深造。”李润其坦言,从卓越学院本身课程的设置,未来培养的目标,以及国际组织本身对人才学历的要求来看,“基本上都是硕士起步,如果说一些经济金融类的,如世界银行可能要求博士。客观来说,本科学历也很难满足于国际组织的用人需要”。
对此,邓惟佳透露,今年卓越学院正式启动了国际组织人才的研究生项目。“计划三年毕业,这样一来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朝着本硕贯通的方向走了。第一届已经完成了招生,15个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有语言的,也有法律、金融方面的。”邓惟佳说,“对于国际组织来说,语言是刚需,上外输送的人才已经很好了。但不要以为外国语大学只是语言好,我们也有专业,并且想把专业做得更扎实,把学生的素养培养得更好。”
在松江校区东面连排小别墅区,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以下简称“欧亚班”)的同学今年有了全新的教学楼。刚入学的新生正在教室里进行自习,而他们的学姐马真骅和郭雨桐即将启程去往乌兹别克斯坦进行研二的学习。
邓惟佳教授开设的“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课。摄影/ 沈琳
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对于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需求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而在这一知识体系中,欧亚地区被视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地带。更为关键的是,欧亚地区因其和欧美、东亚和伊斯兰世界全部相互关联,并且保持着各种交流、摩擦、相互渗透的关系,而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潮流角力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基于此,上外于2018年启动以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协同创办的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欧亚班。据介绍,欧亚班采取“多点招生、共同培养”的模式,教学与研究并重,配备优质导师团队,且导师团队具备“跨学科、跨语种、跨专业、跨院系”的特点,指导方式为集体指导,采用“双导师制”或“导师+指导委员会”方式。
马真骅告诉《新民周刊》,欧亚班共开设了三门语言课——俄语、乌兹别克语和哈萨克语,“我们第一届欧亚班的六位同学本科都是学习俄语出身,大家除了继续学习俄语以外,有三名同学选择学习乌兹别克语,三名同学学习哈萨克语”。而川外毕业的她说,欧亚班虽然是个新项目,但被项目的课程设置吸引了,“感觉在这里,我们不仅加强语言能力,更能通晓语言背后的文化与底蕴,俄语是一个辅助工具,可以学习到更多国际关系,国别区域领域的知识”。
事实也确实如此。欧亚班课程的一大特色便在于丰富全面的基础课程,项目设置了一系列知识完备、跨学科、跨专业的理论课,涉及国际关系、区域国别研究、宗教研究、文明研究和政治哲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这些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世界的视野,也为我们更加直观理性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郭雨桐对《新民周刊》表示,由于分课程都采取了小班教学制,欧亚班的同学可以与老师直接交流沟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一科的老师都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尽管有时这些想法可能很幼稚。置身于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潜力和思考能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思考问题的视角逐渐成熟,看待问题也逐渐客观。
“15”:校内高级翻译学院的专业口译项目2005 年被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评定为全球15家提供会议口译教学的单位之一。
杨成教授是欧亚班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也是首届六名同学的导师,主要负责专项研究课程。在他看来,欧亚班培养的学生应该在“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整体框架内重新发现欧亚,瞄准国际前沿知识领域,在通用语言和特色语言、多学科和跨学科、历史和现实、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全球、地区和地方视角的多种平衡。
此外,与语言学相比,区域国别研究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跨语言与跨文化的多重视角,同时还要掌握人文社科知识。其中,在研究对象国开展田野调查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2018年12月,欧亚班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活动。其间,杨成言传身教,为欧亚班就政治学田野调查方法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今,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欧亚班已进行了一年多的尝试探索。两位同学都非常期待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也非常肯定能获得不同的收获。
近年来,随着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主动或被动撤销,外语教育界对高校外语专业转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语言始终是上外的底色。目前,上外不仅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还有1个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群,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基本涵盖了所有外语类专业。
而要说上外语言类学科有多强,两个数字显实力——“42”: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42种,除了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梵语、古英语、世界语等古典语言同样在列,更包括神秘的人造语言课程;“15”:校内高级翻译学院的专业口译项目2005年被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评定为全球15家提供会议口译教学的单位之一。
作为上外的金字招牌,现实中的高翻学院每年招考的火爆程度比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演绎得更甚,但始终坚持一套独特而严格的选拔标准——学员必须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按照国际组织要求设定口笔译人才培养标准……
据介绍,2016年该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口笔译)的全国统招考试吸引了1000多名考生报名申请,参加考试958人,而最终被录取的仅61人;其中,报考口译专业硕士的有近500人,录取29人。而这29人是否能进入会议口译方向,只有在经过两年的交替传译学习和“升级考核”之后才能决定——只有语言基本功和知识积累都达到要求的学生才有可能接受进一步的同声传译训练。每年能通过考试认证并拿到会议口译专业证书的学生均是个位数。
高翻学院院长张爱玲向《新民周刊》介绍,上外高翻学院目前已与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及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与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国际劳工组织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会议口译方向的学生,在读期间都能获得在国际组织进行高端专业实训的机会”。
为适应国际组织对翻译工作的新要求,最近这两年,上外高翻学院除了培养汉语和一门外语之间双向互译的译员外,正积极推行“多语种+”战略,探索培养出小语种加通用语言组合的译员。
张爱玲表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将需要大量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为此,上外正在对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提出更新的要求。以波斯语本科为例,要求专业学生除了能精通汉语、波斯语外,还需熟练掌握英语。
“外语的语言能力,在上外这样的学校,那就是来培养卓越的翻译人才。换句话说,未来的外语院校在高翻这个方面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