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上市进程停滞1年之后,互联网教育公司沪江网迎来高层变更的消息。
近期,公开信息显示,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新增宋向伟为法定代表人、董事、董事长,同时,伏彩瑞仍担任董事兼总经理。
沪江管理层变更,并非突然之举。上市进程停滞、疑陷对赌协议、多次列为被执行人,直到最近的高层变更,构成了最近一年来沪江的生存写照。
沪江曾与新东方在线争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眼下却前景扑朔。沪江到底经历了什么走到如今的局面?
沪江曾与新东方在线争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眼下却前景扑朔。
沪江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沪江教育此次变更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是董事会围绕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正常决策,也是公司管理中的正常行为,对公司业务发展无任何影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管理层变更等情况联系沪江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正式上线的沪江网,经营主体为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2001年伏彩瑞创办的沪江语林BBS。
2018年7月,沪江在港提交招股书,并于当年11月通过上市聆讯,但此后,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今年3月,沪江否认了业界盛传的裁员95%及对赌消息,但7月份沪江股东皖新传媒披露的信息,却透露出另外一些蛛丝马迹。
2015年沪江与皖新传媒旗下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其回购条款显示,如果沪江网未能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发行,沪江网需对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进行回购。
2018年上市停滞后,这一协议开始带来连锁反应。
2019年7月,皖新传媒发布公告称,沪江教育应于2019年6月30日前向公司履行回购清偿义务,沪江教育实际控制人伏彩瑞承诺为沪江教育回购保理资产及权益提供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2019年,沪江教育先后3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总计18.02亿元人民币。11月,上海互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1.44亿元。互捷是沪江的第一大股东,沪江创始人伏彩瑞也是该企业实际控制人。
步步紧逼之下,目前沪江已将所持多家公司的股权质押给皖新传媒。一位投资业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现在创始人卸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说明通过股权质押和回购,创始人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主导权、控制权。”
在他看来,由于伏彩瑞以个人名义承诺了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所以未来仍然将承担清偿责任。
不过,因未获得官方回复,尚无法证实“出局”一说。
上市停滞给沪江带来连锁反应,管理层变更可能远非句号。
有媒体报道,沪江与其他投资方签订了更多对赌协议,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项条款是,如果投资者无法通过回购股份或股本削减的方式行使退出权,公司可能面临清算并解散的危险。
上述投资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没有这么严重,沪江要从回购股份、上市遇阻泥潭里走出来,也仍然需要后续资金支持,融资还是沪江生存下去必须要直面的事情。
但这绝非易事。2015年至2017年,沪江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及5.55亿元,连年上升,但开销也水涨船高,这三年沪江仅销售及分销开支就分别达到2.44亿元、3.92亿元、5.89亿元。
也因此,2015年至2018年8月31日,沪江亏损总额超过20亿元。而根据招股书的解释,亏损原因是“持续加大营销及宣传力度以配合品牌推广策略”。
“互联网概念公司,靠烧钱维持运营是常事,但暂时亏损的同时,还是要让投资人看到未来盈利可期,证明有持续发展能力。”上述投资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公司新晉决策层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亏损 2015年至2018年8月31日,沪江亏损总额超过20亿元。
就在沪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信息变更后几天,沪江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沪江留声机”发表《沪江教育连续5个月盈利,走出亏损泥潭》一文,提到自今年3月份内部亏损产线的优化减亏以及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沪江在5月份的累计用户量已经突破2亿,并于今年6月份实现盈利。
得益于节流举措,沪江盈利了,但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是,依靠架构调整和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的盈利,是否能够持续?
“断尾求生,只是短暂先活下来的办法,但不是长期的办法。”一位在线教育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沪江还是要找到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除了获客成本高企造成盈利难这个在线教育领域普遍问题之外,沪江在盈利模式上,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问题。
比如,尽管公司化运营多年,沪江网用户转化率并不高。招股书显示,2016年,沪江自有品牌的转化率为9.47%,到了2018年,仅有4.43%。
传统业务转化之外,新业务的盈利模式也有些尴尬。2016年沪江启动CCtalk平台,这是沪江搭建的在线教育开放平台,教师上传课程,沪江作为平台抽成。
为了搭建平台,沪江前后为CCtalk平台投入超过3亿元,为了吸引教师入驻,CCtalk基本没有从教师一方收取提成,招股书信息显示,2017年平台收入只有大约50万元。
这种大投入的平台模式未来究竟能为沪江带来多大收获,却是未知数。
“愿意在线花钱买教育的人,都看重教学品质,但仅仅通过一个平台就想建立课程高品控,难度很大。”这位机构人士说,平台需要流量,而平台最大引流因素是名师。“矛盾之处是,既然是名师,就会成为不同平台争抢的对象,流动性大。你既需要他,又无法掌控他,陷自己于被动。”
此外,高层变更带来的一些隐性问题,也将给沪江带来一些更深刻的影响。
前述在线机构人士认为,“大开大合、上规模、铺版图,高调扩张的背后,是沪江一直保持的往前冲的风格和文化,这种内在气质和外在品牌形象是统一的。”
未来,若力求从大举扩张变为“小本”经营,沪江上下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并在震荡中向市场输出一张新鲜又熟悉的面孔,也是沪江需要考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