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光强
近几年在国家极力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振兴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大力鼓励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匠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忙碌于各种博览会、交易会,展会不断、评比连连、作品依托商业包装,高价辈出;更有甚者,一些手艺人刚入门,就自诩大师,大肆宣传,夺人眼目,曝光频频,新闻不断,好是热闹。
国家为了造就一个有利于匠人成长的环境,一方面有意增设匠人的出路,如鼓励生产性保护,让手艺人投入市场,又从工商注册、税收等方面予以优待。另一方面,提高匠人社会地位,以敬畏传统之心,尊敬匠人,使他们与其他职业相比不至于相形见绌。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设有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制度,对于匠人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获得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更是无上光荣,这些措施都是国家优礼匠人的具体体现。
其实,匠人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他们要获得全面的技艺修养,并且将这些修养落实在自己的作品中,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
手艺人除了要品行好、尊师重教,有天资以外,还要踏实、勤恳,市侩性格、毛手毛脚、粗心大意、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的人成不了大匠人。好的手艺人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阔的视野。另外,还要有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善于思考、积极上进的品质。
传统匠人,不可说全是技艺精湛、博学通识的,但至少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谦卑知廉耻的、孜孜不倦求技艺之道的。我们可以去博物馆看看以往匠人留传下来的遗物,常会惊叹他们的巧夺天工,观之可激励后人,陶冶情操。當下匠人的诸多举止行为恰好与传统相反,这一点值得我们当下社会及匠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