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喜景
摘 要:近些年我国对于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多,园林工程施工数量也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园林施工的环节中依然存在着管理漏洞,不仅影响着园林施工的效果同时也严重影响园林施工的质量,新时期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园林施工的管理和改进,以此来切实保障园林施工的有效性。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管理;解决对策
园林施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城市绿化环境,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支持。园林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不仅要落实城市绿化栽植、假山以及园区道路的修建等,同时承担着对园区排水以及建筑的修复等任务。近些年我国对于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多,园林工程施工数量也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园林施工的环节中依然存在着管理漏洞,不仅影响着园林施工的效果同时也严重影响园林施工的质量,新时期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园林施工的管理和改进,以此来切实保障园林施工的有效性。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权责关系不明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具体管理权责不明晰,这也导致无法较好地解决很多管理事务,施工管理资源也很容易出现闲置和浪费的情况。究其原因,思想意识层面对施工管理的认识带有局限性为主要原因之一,缺乏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时,施工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自然较为低下。不仅如此,虽然施工管理本身较为重要,但很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主体并未确立出基本的施工管理制度,缺乏基础性制度的指导和规范时,具体施工管理活动在开展上则无法得到有效指导,施工管理的权责关系不明晰也成为了一个必然现象。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在施工管理制度缺失,施工管理权责关系不明晰的状态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有效性也会处于较低水平。
2.施工管理全面性不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本身涵盖很多具体的管理事务与内容,理论上来看,施工管理活动开展中需要兼顾各项管理事务,但在实际施工管理活动开展中,施工管理全面性不足这一问题较为显著。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主体并没有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预测和分析,施工管理在开展上偶发性特征十分显著,整体管理的系统性特征并不明显。此外,受经验主义影响,实际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以及工期保障等往往会成为具体的管理核心,施工管理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其它层面施工管理需求很难得到有限满足,这则导致整体施工管理活动开展中存在明显的“短板”,管理上的全面性不足也真真切切的成为了施工管理中一个明显的问题。
3.施工管理缺乏评价与监督。相关评价与监督机制缺失也是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个显著问题,通常来看,只要涉及到了施工管理活动开展就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动态管理上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很多管理问题的产生也带有不可预见性。此外,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主体本身缺乏完备的管理经验,主观上存在的不足也很有可能引发一些具体管理疏漏或问题的产生。一旦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存在缺位或不完善,施工管理主体很难对施工进程,施工管理方式方法的实际有效性,施工管理成效取得等进行有效感知,施工管理策略选用与施工管理需求间的不对等现象也十分明显,缺乏监督更会使得很多施工管理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并堆积在一起。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施工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活动需要一个具体制度予以较好指导和规范,这也是明晰施工管理权责关系的基本要求。例如,某绿化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十分注重施工管理相关活动的开展,其不仅确立出了基本的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了施工管理权责关系的明晰,更加会结合不同绿化工程施工状况,施工管理实际状况等确立二级施工管理制度,并将施工管理的内容,基本原则与预期目标等在制度中进行较好细化。借助制度建设层面进行不断努力与完善,形成一个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施工管理活动在开展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其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也要认识到施工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施工管理较好地纳入到制度化管理框架下。
2.构建全面施工管理体系。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点或某一个层面的管理,构建全面的施工管理体系也十分必要。例如,某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总结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施工管理体系。即在进行具体的施工管理时,其首先会分割一般性管理事务,将不同的管理事务交由不同施工管理人员予以负责。与此同时,为了凸显出施工管理中的重点,该施工企业将预算管理作为了整体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借助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法以及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较好实现了全面施工管理的预期目标。其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借鉴这一成熟经验,即分清管理主次的基础上,构建全面施工管理体系,力求有效兼顾各项施工管理事务,避免施工管理中产生明显的“留白”问题。
3.确立施工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不仅需要一个基础性制度予以较好指导和规范,同时也需要一个具体的评价与监督机制予以保障和支撑,借助评价与监督机制的运转,施工管理活动也能够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中。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可以抽调核心管理层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施工管理评价与监督小组,在细化出了施工管理评价与监督标准后,开展施工管理评价与监督工作。通过常态化的评价,施工管理主体应当较好感知施工管理的实际进程与状况,特别是分析施工管理策略的实际有效性,并在后续施工管理活动开展,以及策略选用层面进行一些跟进式的调整。借助常态化的监督,施工管理主体需要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对于各种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施工管理实际有效性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
三、结语
近阶段,我国的园林绿化项目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也是日益壮大,但这个上升空间较大的行业内随之而来的就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发展条件下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园林设计水平,并且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园林施工进行有效管理,这一点可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对于高质量的园林设计来说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促进优化配置所有资源并有利于施工过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刘艳龙,李爱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7(2).
[2]崔新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國房地产业,2017(26).
[3]郑书博.浅谈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0).
[4]杜娟,王志.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