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刚?杨波
摘 要:我国是林业大国,但是人均森林资源却相对较少,森林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丰富森林资源并提升森林质量,积极贯彻落实了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为现代林业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措施
一、森林抚育经营的意义
1.是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要。为实现森林抚育的目标,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进行伐木,这也是森林抚育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方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保留木生长,有效缩短成熟期,对森林卫生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对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加强林业资源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抚育伐木工作还可以获取一部分的木材,所以该项工作不仅可以达到有效培育森林的目的,又是一种获得木材的重要手段。
2.是充分发挥森林各功能的需要。我们根据相关实验以及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发现,林分生态效益存在一定的不同,不同林分有较大的差异。森林类型、森林结构以及森林公顷蓄积量等森林的质量指标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有直接影响,为实现对森林结构以及森林类型的有效调整,必须对森林抚育工作进行一定的改善,这种措施可以与有效对林木生长环境进行改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林分质量。对森林整体效能的增加有促进作用,最大限度的促使森林多种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3.是解决目前和今后木材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林业资源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其合理进行开采还可以促进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中幼龄林进行抚育工作不仅是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一种改善,也是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促进林木生长,对提高林分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4.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以及人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充分开展,绿化造林以及林业工程建设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果,我国森林资源覆盖面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是虽然在不断进行深化与改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造林绿化的成果有一定影响。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造林保存率太低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实际进行林业工程建设一定要对该项问题重点注意。在进行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时间,应在加强更新造林的基础上对森林实行科学的抚育改造,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高造林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保证绿化造林工程不失去本来的意义,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是强化森林管理的需要。在实际进行林业资源管理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经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不高,这种现象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森林经营是林业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所以一定要促进林业部门对该项工作进行充分认识,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不仅对森林资源的发展有意义,也对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有一定作用。
二、新时期森林抚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森林抚育工作中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人数较少,科研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匀,这导致了很多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而森林抚育工作管理体系是做好森林抚育工作的前提,只有将森林抚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做好,才能迅速、高效地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目前我国的森林抚育工作管理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有很多不足,造成森林抚育工作不够彻底、全面。
2.生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目前虽然我国对于森林抚育工作在不断加强,但是核心问题在于许多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对生态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游客破坏生态系统的案例不断发生。国家缺乏对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造成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有效、快速修复。有些森林工作者虽然有生态保护的意识,但是没有具体的生态环境发展方向,只是对森林进行盲目地保护,没有合理的计划,这就使生态的恢复以及发展不能有效进行。
三、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1.用材林抚育经营技术。在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用材林抚育经营技术。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注重培育珍稀树种,并有针对性的对中幼龄林的立地条件展开研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科学的制定补植改造、定向抚育等措施,对非目的树种进行一定程度的伐除,以免其对珍贵树种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而针对珍贵树种来讲,应定期科学的展开修枝、除萌等工作。如果林场经营过程中,某珍稀树种株数在总体比例中低于10%,那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植,直到这一比例高于30%为止。在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有助于对珍贵树种生长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将林冠下造林法应用于珍稀树种的培育中。
2.公益林抚育。在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部分森林资源产生较高的病腐木率,在将抚育经营技术应用于这部分特用林中时,就会形成公益林,公益林不会对生态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在公益林抚育过程中,可以对以下措施进行应用:
第一,定株抚育。营养空间竞争是幼龄林生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工作人员在积极进行公益林抚育的过程中,应在这一阶段来临之前,有效对树种的结构进行调整,即提升定株的合理性。在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将非目的树种进行伐除,同时伐除的还应当包括病害木和过密幼树,同时将目的树种通过补植的方式种植于稀疏地段,由此可见,定株抚育是封山育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第二,生态疏伐。如果林分拥有良好的立地条件,同时坡度不高于25度,在对有害木进行伐除的过程中,应保证主次林层都能够接受良好的阳光照射,同时严禁对有益木、优良木造成破坏。通常情况下,总株数的15%~20%是一次疏伐的强度,在伐除施工以后,严禁产生低于0.7的郁闭度。
第三,卫生伐。如果防护林拥有高于25度的坡度,那么在进行伐除操作的过程中,应以卫生伐为主,将受害林木进行有效伐除,最终为林卫生情况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森林抚育要从地方林业的现实情况出发,本着生态原则与经济效益原则兼顾的理念,创新使用森林抚育经营措施,着力提高森林整体质量,有效及时解决森林抚育中的具体问题,达到高效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殷成武.森林抚育经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意义与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15,17(18):12-12,72.
[2]高振岭.森林抚育经营的综合生态效益及其存在的不足[J].农技服务,2016,33(3):167-167,206.
[3]张海英.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J].中国农资,2014(4):139-140.
[4]徐高福,余启国.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