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波 李传鹏
【考点透视】
文学常识是语文中考必考内容之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考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解答文学常识类考题,要以课本为依托,做相应的知识积累,必要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新课标与教材对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了解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了解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
文学常识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教材中涉及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名著范围是每册书课后的名著导读内容。该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识记内容要紧紧围绕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文体知识进行。识记的范围,一是课本里出现过的,二是有代表性、知名度高的,三是新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的情节、人物及形象特点等。
文学常识考题常从四个方面设题: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4.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旨。
【知识复习】
文学常识的识记与复习训练应以课本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中的作家作品为重点,以中外文学的发展史为线索,以“重要”为标准,识记一些重要的文学体裁常识。
一、文体知识
1.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由于近年来,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涉及面较广。有文体知识,如: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计划、总结)等。有文学常识,如: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还有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2.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⑴诗歌。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其特点是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
⑵散文。古代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为散文,现在散文的概念与之不同,它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外,还有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这些都归于此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⑶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⑷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通常讲的戏剧实际上是文学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供戏剧舞台演出的底本,也称为“脚本”。
3.古代特殊的文学体裁。
初中课文涉及的有:表(如《出师表》)、说(如《马说》)、记(如《醉翁亭记》)、铭(如《陋室铭》)、序(如《送东阳马生序》)、赋(如《赤壁赋》)等。
二、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常识
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上起《诗经》,下至清代末年,以先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为重点。先秦主要有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魏晋有司马迁、曹操、诸葛亮、陶渊明等人及其作品。唐宋有诗(王勃、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等人的诗作)、词(李煜、晏殊、李清照、辛弃疾、范仲淹等人的词作)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明清有宋濂等人的散文和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等人的小说。
2.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指“五四”运动以来鲁迅、冰心、茅盾、叶圣陶、郭沫若、老舍、朱自清、魏巍、闻一多、艾青、杨朔、贺敬之、余光中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和课文选文。
3.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课文所涉及的外国作家主要有:英国的莎士比亚、培根,法国的莫泊桑、凡尔纳、艾芙·居里,丹麦的安徒生,俄国的普希金、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美国的欧·亨利、海伦·凯勒、让·乔诺、埃德加·斯诺,奥地利的茨威格、康拉德·劳伦兹,印度的泰戈尔等。
三、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
散文作品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长篇文学名著有吴承恩的《西游记》、老舍的《骆驼祥子》、傅雷的《傅雷家书》、法國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法布尔的《昆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施耐庵的《水浒传》、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四、文化常识
主要包括古代的称谓、官职、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古代地理、天文历法、科举等方面的常识。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常识要了解并熟知。如称谓中的尊称(如:子、夫子、令尊)、谦称(如:鄙人、不才)、年龄称谓(如:垂髫、弱冠、古稀)等;天文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月亮的别称(如:玉盘、玉兔、婵娟);古代地理中的山水、阴阳、江河、中国、中原、九州、四海、五岳、江东、山东等;风俗礼仪中的春节、元宵、七夕、中秋、重阳、十二生肖、祭祀、牺牲、再拜、弱冠礼、讳称等;文史典籍中的四书五经、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史书编写体例等。
【真题解析】
例1.(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解析】
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分三步走,一是解读题干要求,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二是在平时熟记积累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最后筛选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或“正确的一项”填在答题区。亦可采用选项排除法解答,先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然后得出正确选项。本题中C项《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史记》。
【参考答案】C。
例2.(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名著阅读。
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黃土高原为背景,全景式地表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作者)的代表作,获第三届 文学奖。
⑵关于这部小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村民的命运为中心,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B.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C.孙少平因不懂技术,办砖窑蒙受了巨大损失。
D.田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作品作者的识记和重点作家作品的填空。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平时应熟读教材以及课标推荐的名著、名篇,对作品中提到的典型人物有深刻的认识。⑴考查《平凡的世界》名著的基础知识,作者路遥,曾获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⑵题C项小说中是孙少安因不懂技术,办砖窑蒙受了巨大损失。
【参考答案】⑴路遥、茅盾⑵C。
例3.(2019 年贵州省毕节市)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多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 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 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 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 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 “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⑴做生意自有做生意的门道。祥子才刚入行,似乎就摸到了门道。他的“门道”是什么?
⑵祥子外表憨厚诚实、实则明白且小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名著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真正的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读好文章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⑴本题考查的是名著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语段内容可知,“拉车的主意”是“多留神,少争胜”。“讲价争座”的门道“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可以从容地讲价”。⑵本题考查的对名著选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语段内容可知,祥子的“小有心计”表现在“有时候不肯要价”,“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参考答案】
⑴示例:祥子的“门道”是拉车时“多留神,少争胜”,这样不会出毛病;知道自己“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短处,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有时候不肯要价”让“人们只好信任他”。⑵示例:祥子的明白且小有心计的个性特点体现在:①才刚入行,就摸到了门道;②明白自己的短处,不大到“车口”上去与“老油子们”争高低;③有时候故意不肯要价,让人家摸不着底,“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例4.(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
B.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D项有误,《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
【参考答案】D。
【复习策略】
在复习备考时,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那么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本人综合多年的经验,特归纳如下:
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外国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孔子——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屈原——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离骚》。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茅盾(原名沈德鸿)——现代杰出作家——“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外国主要作家作品:巴尔扎克——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人间喜剧》;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英国戏剧之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另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二、网络法。即对某一个作家来说,将其篇名、人物形象、名句,联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进行分类罗列,对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三、列表归类。一般来说,重点课文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名言,作品的发表年代、背景意义、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作家的代表作等等。列表时可按三条线来分类,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各类所列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同一类里可按年代或事件的方式排列。 对一些文学巨匠则应作专题的归类。比如:鲁迅的作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就有多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做了这种归类,同学们就会纵横地对鲁迅的生平、思想、创作等方面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归纳整理的过程,也是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的过程,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四、求同辨异。就是在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各自的区别,具有一举多得之功。比如:在外国文学这条线上,契诃夫、莫泊桑、都德、欧·亨利都是19世纪的短篇小说家,这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国籍又是不同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思想感情也是有区别的。同学们如能在求同中进行辨异,对系统记忆有关的作家作品知识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