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2019-12-26 01:51韦治
中文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识字少数民族汉语

韦治

摘 要:识字是刚接触学习的低年级教学任务,认识汉字才能进行后续数学、语文等课程教学。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以汉族居多,因此所有少数民族在学会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汉语,但对刚启蒙的学生来说,汉语无疑是很难的。鉴于此,本文围绕识字教学展开讨论,以壮族为例,总结识字重要性,分析当下教学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汉语 少数民族 识字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114-01

前言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母语自然是壮语。为使各民族能正常沟通,我国将汉语作为标准语言,在壮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学习壮语的同时也要学习汉语。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较大,这是儿童识字的难点所在,汉语启蒙最好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给儿童留足壮语学习时间,接着学习汉语,能起到开发智力的效果。

一、识字教学对学生的益处

1.启蒙学生的汉语思维

汉语与壮语区别非常明显,语序、发音等都有较大差异,如壮语中的“nohmou”,直接翻译过来是“肉猪”,这显然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让儿童在低年级就接触汉字,有意识让其练习读汉字、写汉字,有助于培养其汉语思维,儿童暂时不理解字义也没有关系。

2.开发学生智力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较难语言之一,是字音、字形及释义三者的结合。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将汉字拆分开来,让学生单独理解单个部分释义,再组合起来分析字义,识字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生大脑不断运转,对开发其智力很有帮助。

3.增强学生自信

由于是初学阶段,学生对汉语理解难免出现偏差,有的学生对汉语有抵触心理,学习效果差。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讲汉语期间可能会时不时冒出几句壮语,造成汉壮夹杂现象[1]。通过识字教学,学生能认识更多汉字,讲话时也充满自信。

二、探析识字教学难点

1.读不准字音

对壮语了解的人不难发现,送气音在壮语中是没有的,而汉语字音变化多端,很多汉字都有送气音,学生读字时很难改变说话习惯,送气音读着读着就跑调,从而闹出很多笑话。“口、跑”都是常见的送气音,掌握不住要领容易读成“狗、宝”。壮语发音是平铺直叙,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很多学生在读“X”拼音时,往往只能发出“S”读音,舌头翘不起来。若不从小纠正学生的读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会逐渐丧失汉讲汉语的能力。

2.字义理解困难

字形解读是汉族、壮族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字义理解困难则是壮族学生的问题,就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看到单词反应不出其意思,壮族学生正是这种情况。在交汉字时,必须对照着壮语进行解释,如“水”字,要对照“raemx”来教学,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字义。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相关对策

1.克服语音障碍

1.1多示范,多练习。老师必须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读汉字时的口形、舌形等,不同发音嘴部变化时同的,如在教“角”字时,重点落在“iao”发音上,老师反复读这个字,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舌头动作,尝试独立发音,发音成功后续多次联系,找到语感,否则时间一长又会忘记。重点讲解汉语与壮语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送气音是什么,最好能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嘴前放一张纸,联系送气发音,若纸张向前吹动,表示自己发音成功,反之就是发音不准确。将此方法作为自检标准,不用别人监督学生就能知道哪个是正确读音。

1.2对比法。声母和韵母是最后汉语拼音的要素,很多壮族学生是分不清楚韵母、声母的,因此在识字教学前,老师要让学生去区分开两种读音。“b、d、p、q……”声母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拼音,对比两种语言,发现壮语是丢掉声母后的发音,学生读字时容易将其变成另一种读音,再加上壮语没有翘舌音,学生直接将汉字读音拐到相近的汉字读音上,如把“小(xiǎo)心”,读成“咬(yǎo)心”。有些声母在壮语中有,在汉語中却没有,如“ng”声母,为区分两类读音,此声母在汉语中不发音,作为零声母使用,如“爱(ài)”,放到壮语中就变成“ngài”。对比完声母,再对比韵母,学生在读一些复合韵母时经常出错,带有iuü介音的拼音称为复合韵母,如“凶狠”“权利”等词都带有复合韵母,学生易错读成“xōng 蔓quán lì”。在拼音上进行对比,找到学生读字误区,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读音。

1.3做游戏。低年级学生在认识汉字过程中,若一直采用机械式教学方法,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为克服此难题,可将汉字编到儿歌中,将单个汉字串联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习惯,如将“清”字分解,按照其字形结构,编成“三点水,靠着青,清水哗哗真好听”儿歌,让学生记忆,汉语儿歌不仅包含所学汉字,还引入其它汉字,等于让学生提前熟悉其它汉字[2]。

2.突破字义困境

2.1借助母语,理解汉语。学生从小生活在壮语环境中,讲起壮语来无师自通,因此在教学生认汉字时,要将壮语当做“拐杖”,让学生将壮语和汉语一一对应起来,即使在读音上有所偏差,看到汉字后学生也能快速理解其释义,“花、鸟、虫、鱼”是汉字基础教学,可对应到壮语的“va(花)、bya(鱼)”上,教材也应该给重点词汇进行壮语注释,避免学生混淆汉字读音。

2.2直观教学。有些汉字描述的是某件具体的东西,为使学生更快的记忆,可直接给学生展示实际物品,如在教“乌鸦”这个词时,直接给学生展示乌鸦的图片,或者播放与乌鸦相关的视频,学生看到实物的第一反应是“roegga”,接着就会与汉语对应上。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直观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其联想更多汉字。

2.3联系实际。生活距离儿童最近,也是儿童最为熟悉的,将汉字教学融入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中展现汉语学习成果,学生的汉语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老师可带学生到周边汉民家中做客,去汉民聚集地游玩,让学生大胆用汉语和别人交流,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此外,讲课时可引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耐性有限,且思维跳跃性极强,对于一直生活在壮语环境中的孩子来说,汉语学习是非常被动的,认字也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很多汉语知识,但到实际生活就不知如何使用。为解决此问题,汉语识字教学必须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学生讲汉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建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速读(中旬),2017(11):3.

[2]韦荣芳.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2017(32):85.

猜你喜欢
识字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识字
追剧宅女教汉语
识字儿歌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识字谜语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