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燕
摘 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在整个农产品市场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的品质与产量,对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提升高产水稻的种植管理效率,有利于提升水稻的栽培效率,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质;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且水稻于我国不仅有着非常广的种植面积,且其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为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并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则有关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运用也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一、科学浸种催芽
为确保水稻的高产与高质,各地除了要迎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来选择优质的随到种植外,于种植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亦当引进种植者的高度重视。至于实际种植前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首先便是种子消毒,而消毒的具体流程则是将种子晾晒两天,之后再将其浸泡在适当比例的盐水或泥水之中,以去除其中不饱满的颗粒,之后便使用50%的多菌灵稀释1 000倍液进行为期两天的浸种,随后便可进行催芽。而催芽的具体工序则是针对已经浸泡了至少10小时的种子,通过将温度控制在38℃左右来促使水稻种子崔根。待崔根完成后,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过你场情况下,在冷末暖初的时节也是水稻最佳的播种时机。而在具体播种过程中,除了要对播种的时间及温度予以合理控制外,为提高秧苗的成活率,还可在播种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移栽,至于移栽对温度的要求则需在不低于15℃的日均温下进行。
二、稻田的基本建设
1.稻地选择
要想确保水稻的高质与高产,首要之务便是选择条件优良的土地。因此,在给水稻的高职高产奠定良好基础,针对稻田的选择需务必重视以下几点:其一,必须要有好的灌溉条件,以务必保证水质的清洁;其二;稻田的土壤中不能有残留的农药或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其三、稻苗在生长过程中,稻田能始终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即10-15摄氏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对稻苗生长造成影响;其四;稻田应面朝阳光,以确保阳光充足,如此方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2.整地备耕
在种植工作实际开战前,需做好前期的整地备耕工作,以便后续的田间管理。针对水稻地的整地,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平整、深翻、田埂修建。其中,深翻需在冻土育苗的前一年冬天开始施行,此举是为了消灭深藏于土壤中的害虫,以便较少来年的害虫基数。
三、注重高质量水稻品种
水稻种植是我国农户提高自身经济收入的常见粮食类型,故在我国亦有着极其广泛的种植范围,但要确保水稻种植的高产与高质,关键便需对水稻的品种予以合理选择。至于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首先需具备较强的抵抗与抗倒水平。其次便是要具有丰产性来为水稻的优质率提供保障。至于种植的具体过程,所需关注的要点则包含如下几方面:首先是在种植精度的控制上,最佳的种植规格应是25.6 cm×19.8 cm。而插植的形式则需选择2粒谷秧,以此确保苗架优势的充分发挥。其次便是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所需关注的主要事项包含有机肥料的施用、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提升栽培基地之环境。就肥料的施用而言,为维护栽培基地的可持续性,则需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因各地区气候环境存在差异,而不同气候环境地区在种植的水稻品种方面已有所不同,故在施肥方面均需基于不同的品质与前作差异性来对有机肥、基肥以及穗肥的施加形予以合理把控。至于正确的施肥顺序,首先施用的变数基肥,而基肥的施用并非是直接施加,而是可于水稻专用复合肥混加,诸如将1000-1500kg的农家肥与80kg的水稻专用肥混合,以此增添基肥的施用效果。其次是农家肥的施用,可在农家肥的施用过程中混入磷肥、氮肥以及钾肥等肥料,带至水稻进行抽穗期后再施用农家肥与磷肥,以此确保水稻生长有充足的营养。至于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的具体施用量则需将其施用比例控制在1:0.5:0.6的范围,亦确保水稻从抽穗到分蘖的过程能可充足的营养支持。至于最后的穗肥四家,则需视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而定。
五、优质高产水稻的灌水
处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其对水分方面的要求亦会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合理的灌溉亦是确保水稻高产及高质的关键。至于水稻对水分要求不同的具体时期,首先是在秧苗返青期,此时的水稻,其对土壤水层高度的要求需不低于5cm,因此,当种植地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后便需及时进行灌水。而在水稻的分蘖器,其对土壤水层高度的要求则需保持在3-5cm之间,且同样需要水分蒸发后予以及时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稻田的灌水处理,需采取适当的灌溉方法而不能直接将水分灌入其中,以免对水稻的生长根系产生冲击,从而降低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而适宜的灌溉方式则不仅能为水稻的生长过程提供充足的水分,且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以此提升水稻籽粒的饱满度,并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六、综合防治病虫害
有关水稻种植过程的病虫害防治。首先是针对病害方面,恶苗病当属水稻种植过程最常见的疾病类型,而有关此病例的防治,最优段的手段便是浸种,通过在浸种阶段添加二硫氰基甲烷与杀螟乙蒜素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虫害方面,为避免对周遭的升天环境造成污染,则最理想的方式当是选择物理防治,通过合理采用物理防治方式,同样能预防水稻生长过程最大的虫害威胁—潜叶蝇。但若情况紧急也不排除施用化學药剂,如针对稻瘟病,若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则可以喷雾的方式喷洒浓度为30%的稻瘟灵乳油。对于稻螟虫,则以30ml/亩的比例喷洒浓度为5%的锐劲特。当然,针对化学防治措施的使用,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在使用过程中,空空药剂的配比与用量,如此方能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实现高效环保的防治目标。
总之,保证水稻的高产与高质无疑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手段。因此,为确保新型种植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便需加大对新型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宣传。除此之外,水稻种植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亦当引起种植者的足够重视,如此方能降低影响水稻生长的各种负面因素同时为我国的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增效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伟能.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8.
[2] 王彩芬,安永平,马静.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5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9, 60(3).
[3] 杨建昌.水稻高产与水氮高效利用的栽培调控途径与技术[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0.
[4] 徐晓军.丘陵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新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v.12(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