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明 贾丽琴
苏州技师学院创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255亩,设4个专业教学系、1个基础教学部和13个行政处室,开设24个专业,在校生6000多人,教职工320人。学院以“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宗旨,坚持“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服务社会、塑造品牌”的办学理念,攻坚克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院先后获得“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国家职业训练院试点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
党建引领事业,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引领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技能立业、文化育人、技术强校。近年来,学院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万多人,其中高级工、技师占比95%以上,技师占比12.5%。社会化短期培训近4万人次,每年学生技能鉴定合格率中级工100%,高级工98%以上,技师70%以上。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事业,坚持把党对技工教育的领导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学院以“党建+”为抓手,把“党建+”模式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学院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党建+政治引领、党建+队伍提升、党建+教学改革、党建+竞赛突破、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学生管理全面融合的新态势,形成围绕教育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教学的良好生态。在创建国家职业训练院、省重点技师学院、建设世赛基地等重大项目中,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了学院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互促共赢的新局面。学院“党建+竞赛突破”成效尤为明显,学院两个项目被列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学院共有三名学生入围国家集训队。在江蘇省状元大赛中,学院成绩优异,先后三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打造高端平台,建设一流育人设施
学院建设了四大现代公共实训中心、147个实训室、123个标准化多媒体教室。教学设施设备集高端性、先进性、示范性于一体,满足技工教育、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技师研修的需求。
以仿真企业的理念建设实训场所。学院的四大公共实训中心建有147个高仿真校内实训室,仿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设计和布局,使用企业常见生产设备,能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设备,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如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实训中心,完全模拟苏州市城市轨交二号线工作场景,配备了一系列仿真实训设施。通过可操作的虚拟现实场景,配以实物实训设施的演练,营造可以直观地接触到的“真实的地铁”环境。
以前瞻性眼光配置高端实训设备。学院以前瞻性眼光,瞄准时代技术前沿,投资1.32亿元配置了与“四新技术”同步,与现代企业生产同步,与职业培训同步的各类先进设施设备,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实际需求。学院所用设备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瑞士等6个国家和地区,先进性突出。如学院同西门子公司共同建立的西门子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所用设备代表当今西门子最新自动化技术,自创建以来始终处于省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国西门子技术师资培训和高端自动化技术培训基地。
以未来的视野开辟实训空间。为满足学院未来发展需要,投资建设高端实训平台,学院新建综合实训大楼投资3.54亿,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楼内高标准规划轨道交通工程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传统工艺实训中心、国际技术技能交流中心等。
强化培育机制,促进教师团队成长
学院现有教职工320人,硕士以上占比33%,高级技术职称及高级职业技术等级教师占比44%,其中教授级讲师4人,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10名,江苏省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20名。
完善机制,打造区域名师团队。学院探索建立起了“新教师入门有人带,骨干教师成长有人推,品牌教师发展有人追”的师资队伍梯队发展机制。“新教师入门有人带”的实现路径是实施“青蓝结对”工程。近三年学院共引进青年教师41名,他们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各方面进步迅速。“骨干教师成长有人推”是学校建立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通过安排教学骨干参赛带赛,主持精品课程建设,主持课题研究,编写教材,制定专业建设方案,进企业参加脱产研修等,使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品牌教师发展有人追”氛围的形成在于学校的品牌教师和品牌班主任动态评选表彰制度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机制,激发了广大教职工赶超先进的热情,形成了能力提升的氛围。
注重实效,建构立体培训机制。学院在教师培训规划上,确立了“标准要高,水平要高,层次要高”的理念,邀请全国职业教育专家、全国知名培训机构以及全国知名企业的高层技术专家开办讲座,传递新理念,推介新技术、新工艺。每年组织中层干部赴知名高校参加能力提升培训。每年组织教师赴国外培训,共有64人次前往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访学研修,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每年组织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队伍业务水平和学生管理能力。每年组织教师进企业研修,安排教师脱产进企业学习研修,做项目、学技术,了解掌握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大师引领,提升技能层次。学院把以技能大师为引领的企业教学咨询官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聘请了一批企业的技术能手担任教学咨询官,他们承担着来校授课,开设技术讲座,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研讨等工作。其中,有14人是来自苏州各行各业的大师和名师,他们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代表性传承人王金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蒋雪英,江苏省机加工大师顾星等。他们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参与学校教学和技能实训,融大师工作室、技能实训室于一体,开启了现代学院培养和传统师徒培养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训环境与企业环境对接。在校企合作中,除了技能培养合作,也重视企业文化的移植,使学生在校学习就获得身临其境的生产环境体验,学生在学院技能训练犹如在企业上岗,操作前有班组会,进车间有企业口号,墙上有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图标,设备上有维护记录、6S挂图等,实训空间贴近企业环境,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企业快节奏、严管理、重实效的要求,在无形中得到职业素养熏陶。
探索国际合作,开创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
2016年,学院启动中德合作办学,引入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埃尔福特培训中心、莱比锡经济技术学校合作办学。目前中德班共开设3个专业、8个班级,在校学生218人。
引入德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引入、吸收、推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为宗旨,合作举办4+1+1中德班。学生在国内按照德方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技能知识培养,按照德国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和考核。德国专家每学期来校,对中德合作班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及学生操作素养等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学生最后一年赴德国学习,由德方按照德国教学要求制定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教学、集训和考证。
培养师资队伍国际视野。中德国际班配备了优良的师资团队。学院通过邀请德国专家来校进行教学法培训及每年组织15名左右专业教师赴德国培训,促进教师团队系统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标准,吸收了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
建设先进的实训设施。中德班实训场地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德国技能训练标准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建成德国模式的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其中模具制造专业实训场所1200平方米,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和钳工工作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场所约1000平方米,设备包括学习工作站、基础电工实训室和电力拖动安装调试实训室,给学院带来了实训理念和标准化提升。
引入高质量的教学组织。通过中德合作,吸收德国高质量的教学规范和标准。一是按照德国标准,组织授课、教案的编写、学生工作页的制定、实习耗材的招标及采购、教学场所布置、教学管理规范体系的建立及完善等工作。二是全程督导,中德双方建立督导协调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细化了任务分工。德国专家参与全过程督导,三是严格考核。中德班的期末考试实行考教分离,由德方委派专家到校出题、监考、测评,学院予以配合。德方严格按照德国考试的流程和要求进行考试,考核学生的德语及操作技能。
多措并举,技能竞赛取得新突破
近几年学院在市、省、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共有56人次获得第一名;在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选拔赛中有3名选手入围国家集训队;在第八届全国数控大赛上有4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在第四届江苏省技能大赛上有1名选手获得青苗组状元。学院先后有3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21人次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称號。
完善技能竞赛制度。2018年修订了《苏州技师学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强化了竞赛的组织管理,细化了技能竞赛工作组、项目组的职责,优化了选手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提高了对教练团队的要求,设立明确的竞赛成果目标,加大了对优秀竞赛成绩的奖励力度,组建青苗班。
创新技能竞赛机制。建立以赛促学的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调动了广大学子比学赶超的积极性,激发带动全体学生的技能学习热情。建立以赛促教的机制,从政策上、时间上、待遇上大力支持带赛教师。组织教师把带赛作为课题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转化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组成带赛教练组进行教学研讨和攻关。建立以赛促改的机制,反思、寻找学院在带赛理念、培养模式和训练方法上的差距,以赛促改。
强化世赛基地建设。学院CAD机械设计项目、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被列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学院为基地配置了先进的竞赛设备设施,出台了基地管理办法,组建了苏州技师学院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管理机构;引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进入教练团队。
拓展世赛基地服务。世赛基地先后接待了俄罗斯专家及选手、伊犁技师培训学院师生、国家集训队选手、教练、专家等100多人次来校训练、交流、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