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洲
2018年以来,柑桔产业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抓住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开发等机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柑橘目前成为全镇第一大经济产业。
一、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现状
全镇海拔600公尺以下,23个自然村, 栽培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主要品种为:脐橙、碰柑。全镇现在发展柑桔专业合作社150多家,新建柑橘10300亩。官渡口镇是个柑橘大镇,原有柑橘面积2万多亩,2019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大力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又引进柑橘品种七个,其中:伦晚3480亩、沃柑430亩、红肉脐橙2935亩、早熟蜜柑350亩、椪柑650亩、纽荷尔1500亩、贡水白油650亩,涉及19个村(社区)共计10300亩,并新注册了“四季棚柑”、“绿烨林”品牌,拥有一批柑桔管理技术人员。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效益低,影响了果农管理柑桔的积极性,由于无核碰柑座果、稳果率低。大多数果农没有掌握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常规管理技术,少部分果农存在严重失管。
2.资金短缺,产业发展举步艰难。柑桔种植是一个周期长、高投入、见效慢的产业,由于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弃农经商,外出打工增多,缺乏管理技术员。
3.病虫害给柑桔产业发展构成威胁,柑桔红蜘蛛、花蕾蛆、叶甲、大实蝇等病虫危害相当严重。近几年,由于全年积温高,温差小,造成病虫猖獗。
4.果品销售流通不畅,我镇柑橘生产经营方式仍以农户小面积种植经营为主,缺乏能够把果农组织起来的流通合作组织和具有流通实力的果品企业。
5.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下,一是我县大多数果农仍然沿用过去的“卖青山”、统货鲜销等落后的销售方式,果品几乎没有进行商品化处理直接投放市场, 二是由于缺乏商品化处理的设备和技术,我镇柑桔主产区几乎60%的果品都是由外地商販在本地或运往销售地后再重新进行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其销售价格是农户收购价的2-3倍,有的甚至高达10倍。
6.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一是真正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由于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和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作保障,最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品牌效应。
7.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全镇没有一家正规的育苗机构,大多从外地调运,加上广大果农对优新品种、优质苗木的认识不够,苗木的生产、调运缺乏统一规范,管理混乱,乱调乱繁现象十分普遍,制约了全镇柑桔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8.实用生产栽培技术普及率低,由于近几年市场行情波动幅度较大,许多青壮年弃园外出打工或经商,导致劳动力成本逐年不断提高,留守农户为节约生产成本而采取粗放管理。加上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导致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在生产中运用推广。
9.政策性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我镇大部分柑桔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只有少部分果园是通过扶贫开发等方式建立起来的。由于财政困难,政府的引导性投入只能作示范,难以通过以补代奖或直补业主的方式带动基地的开发。
10.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果农缺乏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解决问题办法和建议
1.建立健全机制,优化柑桔管理。政府要将柑桔管理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优化柑桔、资金投入,风险防控、价格形成、利益分配、工作激励等机制,建立健全柑桔产业发展合作组织,加快形成一套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2.对座果、稳果率低的树,进行品种更换,科学制定本镇适栽品种,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3.搞好技术培训。建立一套合理的培训机制,包括柑桔物候期管理,培训人员、培训机构等。
4.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三峡库区后续管理规划(果园机耕道建设),建设果园道路、果园引水工程,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
5.强化采后商品化处理,计划现代化柑桔包装线一条,柑桔保鲜贮藏,引进打蜡生产线,从而提高果品档次。
6.政府重视,坚定发展柑桔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镇农村普遍都不算很富裕,但真正先富起来的还是那些搞土地流转来发展柑桔的规模种植户和大户。柑桔生产已成为目前官渡口镇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现存好项目。只要群众基础好,生产积极性高,只需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就一定能抓好柑桔产业,做出成效。因此,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柑桔生产作为振兴官渡农村经济的重头戏来做,把柑桔当作支柱产业来抓,高瞻远瞩,真抓实干,将柑桔产业培育成加速本镇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7.注重特色,调优品种结构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考虑生产发展的适应性、市场需求的风险性和产业效益可持续性,既要突出地方良种的主导地位,又要具有地方特色优势。总体目标是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通过调整品种,形成以椪柑、红肉、伦晚脐橙为主、品种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1)椪柑:现种植面积为1.3万亩,因不适宜加工,不耐贮藏,鲜销效益差,只有通过贮藏后才能提高果品售价。加上周边乡镇规模大,销售收入效益并不可观,因此不宜再发展,建议适当品改一些其它品种。
(2)脐橙:我县的温、光、热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很适合大量种植一些脐橙。加上我镇脐橙没有规模,种植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椪柑没有太大差别,有较耐贮藏,只是不少农户不了解市场行情,因此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动员发展栽种。
(3)早熟蜜柑、沃柑、贡水白油等特色品种:由于发展刚起步,物以稀为贵,种植面积小,目前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前景看好,可因地制宜适当发展。
8.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按照鲜销加工皆宜的发展思路,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合理布局鲜食、加工果园基地,实现柑桔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为柑桔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抓好西壤口、东坡标准园片区为主的基地建设,突出主导品种发展地位。①政府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切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专门用于扶持柑桔产业基地开发,加大对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给予直接补贴或以奖代补。 ②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投入柑桔产业。③设立奖励机制,制定奖励措施,对基地开发、示范引导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9.加大投入,改善产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我镇大部分果园处于“靠天收”状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为此,政府尽可能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 “打捆”,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以灌溉为中心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水、园、林、路自然条件,保留池、塘、库和成块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统,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和电力设施,确保柑桔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