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立
(重庆市渝北区气象局,重庆 401120)
21 世纪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为全球各行各业的智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智慧地球”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赋予交通、能源、医疗、城市管理等行业智慧化运作的功能,让科技信息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促进世界可持续地智慧发展[2]。在智慧体系建设思潮的指引下,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气象行业,也在为拓宽气象服务探寻一条智慧化发展的道路。从气象的观测、预警、预报、服务、社会管理基本业务,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再到智慧气象等,都是不断发现、深入钻研、持续创造的过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逐渐让观测更加智能、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敏捷,实现气象行业的多元化与开放性[3]。
重庆市渝北区气象局(简称:渝北局)为提高城市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高早中期预警能力及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立灾害风险预警机制,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组织有力、机制完善的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根据渝北局业务情况调研发现,在工作流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天气预报、气象灾害资料、设施设备监控、数据传输、气象预警以及移动办公等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未能达到便捷、高效、协同、及时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利用气象大数据作为基础,云计算作为核心,“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智慧气象平台,达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渝北局工作效率的目的。
渝北智慧气象平台模型是一款专为渝北局打造,集辖区内多测点综合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气象服务、移动协同办公于一体的智慧化业务平台。它的主要内容:以列表、地图等方式显示各类观测站的实时数据;对各类历史数据进行组合查询,并支持导出和打印功能;对所有观测站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当发生设备故障、观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和向指定的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并对异常数据提供校正、补缺方案和指导;快速浏览产品概览,确保产品信息正确;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并提供数据对比功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建议;同时,平台还包括强大的移动办公功能,使领导可以通过手机APP 及时了解各类数据以及气象产品,并且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会商,实时指导工作。
本平台按照每次10 min标准,采集渝北局46个观测站所有数据,达到气象数据实时查询,使各类气象产品更及时、更精准。存储过往历史气象数据,建立渝北局自有气象数据库,便于随时提取相关数据、文档及气象产品,为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有效数据来源。建立关联预警计算模型,通过单一阈值达标,自动计算其关联项数据,达到从点到面的气象全方位预警机制。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平台实时观测相关气象数据,在出现突发、重大气象灾害时,平台会第一时间在显示屏全屏闪烁警示。
现阶段,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在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综合运用下,让气象业务平台逐渐升级为能够提前感知、研判、分析、决策、处理、自我优化和深度学习的智慧系统,从而实现了业务、服务、流程全面的智慧化[4-5]。
智慧城市利用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来感知、预测、融合城市发展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生产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安全、公共事业等行业的需求进行智慧化分析并做出响应,创建一个宜居、畅通、绿色、平安、健康的新型城市。本文所探讨的智慧气象平台及其提供的服务,就是智慧城市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气象工作的核心,从本质上讲,就是对气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需要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气象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气象相结合,从而在气象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智慧气象。
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连接自动气象站、中心平台、信息发布端。一是构建气象数据收集网络,利用互联网、WIFI、4G/5G,连接自动气象站与中心平台,实时传送原始气象数据。二是利用互联网、WIFI、4G/5G 发布气象预报到各个终端,比如:电视电台、网络运营商、短信微信等。三是向国家、省市、区县三级气象局传输、交换气象数据。
物联网:气象数据的收集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基础。能否更多更快更准地收集原始数据,是做好气象预报业务的重要前提。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自动气象站、气象雷达等探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达到如下要求:一是自动化,能自动收集相关气象数据;二是网络化,能通过4G/5G、WIFI、GPS/北斗连接中心平台及时上传数据;三是多功能化,能收集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降雨量、辐射、图像等;四是模块化,根据不同的任务相应地增减模块。
大数据:大数据是气象服务不断创新和完善的重要支撑。气象大数据平台是一款集辖区内多测点综合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气象服务、移动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业务平台(图1)。
人工智能:建立分析处理气象大数据的相关数学模型。
图1 智慧气象大数据平台构架Fig.1 Framework of intelligent platform for meteorological big data
根据我国气象单位以行政区划设置的实际,渝北局为全国三级气象网络的第三层级,即端口,负责将传辖区内各自动气象站、观测场(站)的气象数据收集、上传到作为节点的第二层级(省、市、州气象局)和作为中心的第一层级(国家气象局)。渝北局气象智慧平台建设将围绕“所司其职、所负其责”进行布局,避免超标建设、重复建设、厉行节约、提升效率。
图2描述渝北智慧气象平台的主要功能,功能区位于一级菜单标记处(图2 红色虚线框内),其中包括:气象产品、气象监测、站点信息、预警功能、在线会商、智慧农业、大数据和综合管理等功能。当点击对应的功能按钮,将在页面上出现对应的内容。除此之外,在图2左下角和右上角处,还能分别在卫星地图和2D 平面图之间进行切换(本文均以卫星地图作为背景展示),以及在地图上进行区域间的放大或缩小。
图2 智慧气象大数据平台功能Fig.2 Functions of intelligent platform for meteorological big data
预警系统,是智慧气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不能对临近灾害性天气及时实施预警的情况,在智慧气象平台上,建立一套能综合天气模型和一些阈值判断模型,基于预报员经验、客观降水物理条件等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同步分析和计算,自动生成并发布预警产品的预警系统(图3)。
图3 预警系统Fig.3 Early warning system
在预警系统里,通过对阈值进行设定,可以自行启动预警信号“预启动”。系统自动推送预警信号的流程是:先将信号推送至值班员手机,初审后,到达台长手机;台长二审后,到达带班局领导手机;局领导三审后,以APP推送、短信等方式发送到各负责人或相关单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效率。例如区域内出现暴雨、雷电、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时,就能及时生成并发布预警信号(图4)。
图4 预警信号Fig.4 Early warning signal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蓄电池,在停电之后,用于给业务电脑和服务器设备提供备用电力。针对UPS 运行不及时,因而影响预警信息发布的情况,实时监控UPS(图5),及时获取其供电情况,在电量不足能及时报警。
图5 UPS实时监控Fig.5 UPS real-time monitoring
在评估灾害发生的因素时,难以及时、完整地查找该天气过程的相关数据,影响了预警信号的发布时效。因此,建立气象数据库,可以随时查看和抓取实时、历史气象数据,如:风向、风速、降水量、气温、湿度、气压等内容(图6)。同时,还可以在Micaps(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Combin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即: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雷达等平台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同步分析气象资料,制作预警信号,达到了一个平台多种数据共享、共使用的目的。
图6 数据查询Fig.6 Data query
建立移动办公系统方案,渝北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在户外随时查询各类数据、制作气象产品、领导审核并发布。
同时,在智慧气象平台上还建立了一套气象应急会商系统,实现能够与全区所有气象灾害联防单位的视频会商,并同步分享相关资料和传达信息。手机APP 软件直接连接会商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人员不在单位时的加密会商。
渝北局智慧气象平台模型的出现,是气象行业的一项创新工程,它以气象大数据为基础,云计算为核心,物联网为支撑,“互联网+”技术为履带,提高了气象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了气象预警预报的及时性和精准率,加强了全区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智慧气象平台的不断建设,将继续推动气象观测、预警预报、公众服务、应急管理等深度融合,让社会、科技与生活,相互交织在一张巨大的智慧网上,为进一步扩大气象行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做出贡献[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