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邵 爽 姚淋尹 杜 娟 赵亚利▲
1.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全科医学与管理学系,北京 100069;2.北京市东城区王家园社区卫生站全科医学科,北京 10002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29
嗅觉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识别气味、增加食欲、预警危险、参与记忆等功能。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主要包含嗅觉减退、嗅觉丧失,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1-3]。大概有120 多种物质和200 多种疾病能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头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4-5]。目前研究发现,嗅觉障碍与衰老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具有高度相关性,并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可以作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早期预警信号和敏感性识别指标[6-1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嗅觉障碍呈现增长的趋势,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我国嗅觉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局限于临床探索阶段,缺乏社区层面的相关报道。随着嗅觉功能与衰老等疾病相关性研究的深入,有必要了解社区居民嗅觉功能的自评情况及对嗅觉功能和嗅觉障碍的认知情况,探索普及相关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今后在基层开展嗅觉功能预测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可行性提供研究依据。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体社区60 岁以上常住居民550 人,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4 月进行嗅觉功能知晓情况的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 岁,意识清楚,能与研究人员有效沟通。所有居民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自设问卷,由调查员对抽取的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调查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②嗅觉功能的知晓情况调查表:嗅觉对日常生活各项功能的影响程度,嗅觉障碍及相关疾病的知晓情况等。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无能力者由调查人员代填。
调查前,对问卷调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统一调查口径、询问方式、问卷填写方式;在调查现场对已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核对,及时查漏补缺;数据整理阶段,采用Epidata3.1 背靠背平行双录入数据,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共发放调查问卷5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06 份,有效回收率为73.8%。被调查居民最小年龄60 岁,最大年龄95 岁,平均(71.07±7.74)岁。其中女232 人(57.1%),平均年龄(70.43±7.55)岁;男174 人(42.9%),平均年龄(71.90±7.99)岁。
在406 人居民中,有头部外伤史17 人,占4.2%;经常感冒/流感/流鼻涕89 人(21.9%);既往有鼻息肉病史11 人(2.7%);有鼻窦炎问题28 人(6.9%);有过敏性鼻炎95 人(23.4%);患有糖尿病126 人(31.0%)。自报有嗅觉障碍80 人(19.7%),其中自报嗅觉减退76 人(18.7%),嗅觉丧失4 人(1.0%)。在自报嗅觉障碍的居民中,26 人表示经常感冒/流感/流鼻涕,39 人患有鼻或鼻窦疾病,6 人有头部外伤史。
315 人(77.6%)认为嗅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或重要。认为嗅觉的报警作用对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309 人(76.1%);285 人(70.1%)认为嗅觉会影响食欲;183 人(45.1%)认为嗅觉会对消化功能有影响;而仅97 人(23.8%)认为嗅觉会对视觉有影响;185 人(45.6%)认为嗅觉功能对情绪没有影响或不清楚;259 人(63.8%)认为嗅觉功能对认知能力没有影响或不清楚。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对嗅觉功能有影响的居民最多,分别为351 人(86.5%)、288 人(70.9%)。其次为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萎缩性鼻炎。认为吸烟、挖鼻孔对嗅觉有影响,占比分别为34.2%和30.5%。94 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症(AD)会对嗅觉有影响,88 人认为帕金森病(PD)对嗅觉有影响,92 人认为头部外伤可影响嗅觉功能。见表1。
表1 疾病对嗅觉功能影响程度的认知情况(406 人)
290 人认为嗅觉减退属于嗅觉障碍,306 人认为嗅觉丧失属于嗅觉障碍,257 人认为嗅觉缺失(先天)属于嗅觉障碍。认为嗅觉敏感、嗅觉倒错、幻嗅属于嗅觉障碍分别占32.8%、55.4%、50.7%。见表2。
表2 嗅觉障碍的知晓情况(406 人)
调查中仅27 人(6.7%)曾关注过嗅觉相关知识,其中20 人是通过报纸或电视广播关注过,6 人通过网络(含微信),1 人在陪家属看病就诊时有关注过。27 人均认为有必要获取相关知识。379 人(93.3%)从未关注过嗅觉相关知识。其中认为有必要获取嗅觉相关知识244 人(60.1%),认为一般52 人(12.8%),83人(20.4%)认为没有必要获取嗅觉相关知识。
被问及如果出现嗅觉减退时是否会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有192 人(47.3%)表示会去就诊,184 人(45.3%)表示不会,30 人(7.4%)表示不知道。如果在出现嗅觉丧失的情况下,有290 人(71.4%)表示会接受治疗,71 人(17.5%)表示不会接受治疗,45 人(11.1%)表示不知道。
近年来研究显示,嗅觉与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记忆相关[11-12],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嗅觉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普及较少,嗅觉功能和重要性容易被人们忽视和误解。调查中发现,嗅觉的预警作用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共识,而诸如影响食欲、消化、认知以及调节情绪等功能,一半以上的居民表示不认同或不清楚。
头部外伤、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鼻窦疾病是临床上引起嗅觉障碍最主要的病因[13]。在本研究中,居民对病毒感染可影响嗅觉功能的知晓率最高,其次是鼻-鼻窦疾病,而外伤、神经系统病变知晓率较低。调查发现居民对嗅觉障碍这类疾病还比较陌生,多数人只通过字面意思进行分类,如“嗅觉减退”“嗅觉丧失”等比较易懂和常见的医学术语时,能够正确判断属于嗅觉障碍。而对于“嗅觉倒错”“幻嗅”这类患病率较低,不常出现在公共视野的医学术语,只能凭借感觉进行选择。此外,调查发现90%以上的居民表示从未关注过嗅觉相关知识,部分居民表示如果患有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不会到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对嗅觉功能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慢性病。
目前研究发现,AD、PD、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往往存在嗅觉障碍[14-15]。嗅觉障碍可作为PD 的早期预警信号,且嗅觉减退程度与PD 严重程度成正比,而部分AD 更是以嗅觉障碍为首发症状[16]。嗅觉障碍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已存在[17-19]。由此可见,嗅觉障碍可以作为PD 和AD 具有特征性的可靠体征。如能够早期通过嗅觉测试及时发现并确诊PD 和AD 患者,通过各种干预手段减慢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势必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本研究中,了解这些疾病会引起嗅觉障碍的社区居民仅占20%左右,不排除大部分因家属、亲友患病而知晓。与嗅觉功能相关的疾病中,社区最常见的是糖尿病。2013 年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超过20%[20]。本研究有部分从不来社区医院就诊者拒绝回答,前来就诊者中慢病患者居多,因此调查中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远期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1-23],是否早期也会出现嗅觉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通过基层医疗、媒体、网络等手段普及嗅觉障碍的相关知识,引起社区居民的重视。改善可能引起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重视嗅觉功能异常的早期发现,在充分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积极治疗,综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